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資退出、阿里入股、董明珠接盤?格力停牌浮現三大猜想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昨日早間,家電龍頭格力電器突然停牌,宣稱擬籌劃控制權變更。根據深交所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證券於2019年4月1日開市起臨時停牌。

對此,媒體議論紛紛,有傳聞稱,格力集團將以混合所有製改革、國企退出競爭性行業的名義,公開拍賣所持格力電器的部分股權。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及核心經銷商,或是最有實力的“接盤者”。

另有市場傳聞稱,阿里巴巴將收購格力電器5%的股份。對此,阿里昨日回應: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

看到這個新聞,小巴去翻了一下格力電器當前的股權結構如下圖

對此,小巴好奇的點有:

1.究竟誰最有可能接盤?格力如果真擬將控股權部分轉讓給格力管理層和一級經銷商,是否意味著格力的權力更加下放到董明珠為代表的管理層,在格力現行的銷售模式——經銷模式條件下是否會構成特定的利益安排?

2.如果引入了阿里巴巴作為戰略投資者,是否可以有利於格力擺脫對空調單一產品的路徑依賴,實現產品多元化振興?

帶著問題,小巴去問了幾位大頭,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如是金融研究院副總裁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

如何實現多元化增長

如何完善激勵機制

將是董明珠急需化解的兩大難題

從格力目前的股權結構看,進行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增加管理層持股是很有可能性的。

珠海市國資委於去年9月印發的一則《珠海市國資國企質量提升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提及要“穩妥實施混合所有製改革”,以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為目標,以產權多元化、引進戰略投資者為突破口,推進市屬企業混改工作。

所以,一來符合混改意見,二來符合格力集團近些年的核心——四大支柱的戰略性布局,而不僅僅是依賴格力電器。

當然也不排除,引入其他高級別的國資部門的可能,格力是中國的明星企業,一年盈利兩三百億元。

而中央層面的國資接手,亦有利於產業布局的展開。去年,董明珠曾一度表示,要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

我認為可能性較大的是管理層和經銷商的接盤,這是對格力目前所在競爭市場的一個最有效的行為。其實早在今年1月,董明珠高票當選新一屆董事,順利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比原定於去年5月底的換屆時間,推遲了超過半年,就能看出一定的端倪。

董明珠提出自己第二個任期的目標是,2023年格力電器的營收將衝擊6000億元。今年1月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她介紹:今後格力電器將形成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板塊。

格力電器如何實現多元化增長、如何完善激勵機制,將是董明珠新任期內急需化解的兩大難題。

這次格力電器籌劃控制權變更,能否激發這家空調巨頭的內在機制活力,值得期待。

無論如何,格力這次股權轉讓的籌劃,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格力帶來發展方向的變革,格力已經具備面向多板塊布局發力的基礎,打破原有的束縛,完善激勵機制,給予更多市場化的主動權。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

專欄作家

會不會出現“野蠻人”

也是一個看點

格力集團轉讓控制權,可能主要源於兩個方面:

1.國企改革的需要。按照混合所有製改革要求,近兩年來,混改的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混改力度更大。此次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股權,毫無疑問是廣東混改步伐加快的標誌之一。

2.靚女先嫁,實現國有資產最大限度增值。雖說格力電器發展前景不錯,效益也較好。但如果能在發展比較好時進行國有股權轉讓,不僅可以使股權轉讓獲得較高價格,也可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還可能增進就業和稅收增長。

據傳,阿里巴巴可能接盤一部分股權,這可能意味著,一直對互聯網平台不是很感興趣的董明珠,也開始重視互聯網行銷工作。

此前已有董明珠利用網店銷售格力手機的消息。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再出現阿里巴巴的名字,說明董明珠更加擁抱互聯網了,不再像與雷軍打賭時那樣對互聯網行銷方式不重視了。

另一方面,如果將股權以公平公正的價格轉讓給管理層一部分,從國有資產管理角度來看,只要公開轉讓、價格合理,是可以,不存在著特定利益問題。

至於經銷商,也可以到市場上去公開競拍,公開受讓。但決不能私下交易、暗箱操作。轉讓價格需經過相關機構評估,珠海市國資委審核批準,公開轉讓,不然不可操作。

不過,國有股權轉讓並不簡單,資產評估、公開轉讓等程序必須履行,也必須規範。且不能設置轉讓門檻,不能設立對“意中人”有利的特別條款。否則,就是暗箱操作。

那麽會不會出現“野蠻人”挑戰此股權的公開轉讓,也是一個看點。

此外,格力產品單一是事實。董明珠一會做芯片,一會做手機,一會造汽車,恰恰說明沒有在擴大產品和產業方面定好位,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格力要走多元化很難,不如走專業化,在以空調為核心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而不是發展其他產業。

知名投行人士

資本市場觀察家

對於格力來說培養接班人很重要

要減少對董明珠的依賴

目前,格力公告尚未告知具體結果,現在不宜太過武斷地下定論。

有傳聞說,董明珠等管理層及經銷商或接盤,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如果真的如此,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換作其他的控股股東,也要慎重考慮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是否接受和配合。

如果最終的結果是格力不再由國資控股,那麽很有可能是踐行去年劉副總理提出來的“國企與民企分工論”,也就是競爭性領域中,國資主動退出。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國資主動退出格力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國資控股競爭性領域公司啟動國資退出程序。

從格力這家公司來說,這幾年發展壯大,更多體現的是管理層的努力,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國資委扶持和政策傾斜的結果。就算換了控股股東,國資不再控股,並不會因此而降低格力的競爭力。

相比於格力的控股股東,格力的未來接班人話題更值得關注。

市場很關心“董明珠會不會退休,什麽時候退休”,假設董明珠真的退休了,對格力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很可能格力需要調整一段時間。

這意味著,對於當前的格力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接班人,減少對董明珠的依賴,關注如何保障持續發展,這也是整個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光格力存在,很多大企業都存在,也有一些企業已經提早做了準備,比如馬雲已經退休了,任正非其實也在二線了。

在企業發展的某一個階段,需要核心帶領;但企業要走得更長遠,還需要梯隊和機制。

本篇作者|李夢清|姚佳祺|當值編輯|李夢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