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7大餵養誤區,均會導致寶寶便秘,寶媽們不可大意了!

一般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便秘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用奶粉或者添加輔食之後發生便秘的可能性就大一點,那麼寶寶為什麼會便秘呢,便秘應該如何調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如何判斷寶寶就是便秘呢?首先,寶寶便秘不能只看次數,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消化較好,可以數天才排便,這就不能稱之為便秘,有些寶寶即使一天拉幾次,但是每次只有一點也可能是便秘了。寶寶便秘的表現一般是排便困難還有大便乾硬。

如何與"攢肚"相區別呢?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攢肚,多發生在2~6個月的寶寶,而且多為母乳餵養,在此期間,寶寶的大便次數減少,但是仍為稀糊狀,如果是便秘的話,大便就比較乾硬,這是二者最明顯的區別。攢肚是一種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大便性狀正常,其他表現也正常,就不要過於操心。

寶寶發生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1、吃東西太少。

吃東西太少消化後的殘渣也就相對較少,大便就會變的少而稠。

2、輔食添加不合理

6個月以上的寶寶添加了過多較為精細的食物,而很少甚至沒有增加粗糧膳食纖維的攝入,就容易導致便秘。

3、過早添加固體食物或者一次性添加太多食物。

4、鈣攝入過多

常見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同時還補鈣,這樣容易導致體內鈣過多與腸道內的脂肪結合形成一種容易導致便秘的物質。

5、生活環境影響

有些孩子奶奶爺爺帶幾天,姥姥姥爺帶幾天,爸爸媽媽帶幾天,這樣容易破壞孩子的生活環境的穩定性,不能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也更容易導致便秘。

6、寶寶的餵養過於乾淨

人們常說寶寶的飲食要注意衛生,但不知道過於乾淨也可以致病。如果家長過於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比如母乳餵養前要清潔乳頭等,都可能破壞孩子腸道內的正常菌群,菌群失衡從而引起便秘。

7、母親的不良飲食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的飲食也可以影響到寶寶,比如媽媽吃的多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寶寶發生便秘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寶寶發生便秘的時候要如何調理呢?

1、母乳餵養

對於寶寶來說最好的食物便是母乳,母乳餵養有助於寶寶的吸收和消化,出現便秘的情況也較少,因此有條件的媽媽要儘可能給寶寶提供母乳。

2、改善飲食

如果添加了輔食寶寶,要注意多增加水果、蔬菜、粗糧的攝入,均衡精細食物,促進寶寶消化。

3、多喝水

喝水有助於寶寶的腸胃蠕動,增加排便。

4、多運動

鼓勵寶寶多爬或多走動,促進胃腸蠕動。

5、如果是補鈣引起的要停用。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隻補充維生素D,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基本可以不用補鈣。

6、按摩腹部

適當的按摩有助於胃腸道的血液循環,促進胃腸道蠕動。媽媽們可以在寶寶洗完澡後,用手在寶寶肚臍眼周圍慢慢按摩,左右手交替,每次50~109下。

7、按摩肛門口

家長可以用手指按摩寶寶肛門口,也可以用蘸水的濕毛巾輕輕按摩,這樣做可以刺激寶寶的排便。

8、人工通便

如果寶寶便秘較嚴重,可以用甘油、開賽露或者肥皂條等幫助其通便,但這些方法較為少用,問題嚴重還是應該及時就醫。

9、注意預防

如果寶寶可以接受馬桶,每天讓他在馬桶上坐一會,開始可以用它喜歡的東西來滿足他,讓他放鬆,知道他產生便意。

寶寶便秘了家長不要過於著急,找清楚原因再對症處理,這樣才能讓寶寶儘快恢復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