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裝劇裡的極品昏君,奠定晚唐最後的輝煌時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遠

要說中國封建史上最有國際範兒的時代,那肯定是盛世大唐,那幅國富民足、萬邦來朝的盛景,無疑是無數中華兒女心中最為憧憬的圖卷。

然而,一場安史之亂,揭開了大唐隱匿的軟肋,帝國輝煌直接從神壇墜落。雖然有德宗、憲宗難得的奮發兩下,出現了短暫的元和中興,可是隨後的穆宗、敬宗又迅速敗光家底。

外部,吐蕃、回鶻這些當年的小弟,紛紛跳出來禍害中原;內部,則是皇權旁落,太監集團強勢崛起,這幫太監執掌中央權柄,想殺誰就殺誰,連皇帝都得看眼色辦事。

這麽說吧,安史之亂之後的半個多世紀,大唐皇族逐漸向窩囊靠攏,什麽天可汗的神威,正在逐漸成為笑談。這個局面,直到唐武宗李炎的時代。

對,這個唐武宗,就是《宮心計》中的那個窩窩囊囊的極品昏君,但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卻是大唐余暉中最絢爛的那一抹雲霞。

一、天降皇位

唐武宗,原名李瀍,當皇帝之前就是一個逍遙親王——潁王。此前的小日子過得那是真逍遙,什麽軍國正事,什麽爭權奪利,統統不問,仿佛這李家的末日黃昏跟他全無關係,大唐的江山更是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煉丹。老李家崇信道教長生,科舉都可以道科取試,親王煉丹,在那年月太正常了。

他是唐穆宗的第五子——庶出,是唐敬宗、唐文宗的異母弟,按順位,這皇位本來還真輪不到他,可是拜“甘露之變”所賜,他哥哥唐文宗被太監集團給嚴格控制了起來,最後抑鬱而終。

在選接班人的問題上,仇士良和魚弘志等太監們思想高度一致:選個老實、聽話的。於是這個人人趨之若鶩的皇位,咣當一聲砸在了李瀍的腦門上。

二、知人善任,硬懟太監

新皇繼位之後,太監們就以宰相李玨不聽話為理由,貶黜李玨,更換宰相,唐武宗便說:那就用李德裕吧。

在掌握中央軍權的太監們看來,只要控制了皇帝,誰當宰相都一樣,於是李德裕順利進京出任宰相。

宦官把持大唐國政已經幾十年了,掌管朝政、控制皇權,作威作福,那比後來明朝的魏忠賢牛掰了不知道多少倍,從沒把宰相看在眼裡。不說別人,前任皇帝唐文宗就是前車之鑒。

但是太監們高興的有點早,擁立李瀍是太監們犯下的第一個大錯,而同意李德裕進京則是太監們噩夢的開始。

李德裕是誰?如果別人是官二代、富二代,他就是“宰相二代”,從他爹開始就是大唐的宰相,到他這一輩,官場權威那是娘胎裡帶來的,太監——就是個蟲。李德裕上任不久,就跟唐武宗說:不能讓太監繼續指手畫腳、乾預國政。

李大宰相的這種“黑狀”,立刻傳到了仇士良耳朵裡。仇太監這麽也是有手腕的人:鼓動禁軍造反。仇太監這麽多年之所以能夠作威作福,就是因為掌控了禁軍兵權,這一次的危機,他還要故技重施,打壓李德裕。

仇太監的具體操作是:假傳聖旨裁減軍費,而且宣稱這是李德裕搗的鬼。要說仇太監這一招可真狠,這是要在皇宮裡重演馬嵬坡之變,當年能逼死楊國忠、楊貴妃,現在同樣能乾掉李德裕。

只不過這一次,經驗豐富的李德裕卻看穿了一切,趕在嘩變之前求見唐武宗。面對即將發生的暴亂,喜怒不形於色的唐武宗下了一道真聖旨:裁減軍費這事,就是我乾的,跟宰相沒關係。有種就衝皇帝來!想造反嗎?(原文是: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爾渠敢是?)

面對兵變,皇帝能說自己被架空了?或者說收回成命嗎?這些做法只會讓禁軍更加無法控制,而唐武宗,他相信大唐皇室的威嚴還在,他就敢正面硬剛亂兵!

除了給唐武宗鼓掌叫好之外,也只能點讚了!這樣霸氣的君王、這樣機敏的臣子,他們這對“黃金搭檔”,注定要攪動風雲。

從此,仇士良最強的依仗——禁軍,不靈了!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沒過多久,掌控朝政二十多年的大太監仇士良就“告老”回家,走向人生末途。

三、平衡藩鎮

解決掉仇士良,唐武宗不僅是為大唐皇室出了一口惡氣,也爭取到了久違的皇家尊嚴,內政算是得到了解決,接下來就是大唐的頑疾——藩鎮!

藩鎮,這是大唐既愛又恨的“寶貝”。說愛,大唐不容侵犯的百年威嚴,與藩鎮有著密切聯繫,有了戰力強悍的藩鎮府兵,大唐才能打出赫赫天威,甚至於對不聽話的小弟可以犁庭掃穴、連根拔起;說恨,因為也正是這些日漸強大的藩鎮,最後反噬了李唐王朝,導致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氣息奄奄。

大唐有理想的皇帝都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德宗、憲宗都想複興大唐,德宗和藩鎮打得一塌糊塗也沒成功只好自己服軟,憲宗恩威並施,可也沒根本上解決藩鎮。

面對這一世紀難題,唐武宗和李德裕的做法是:區別對待,分步消藩。

第一步,對於最牛的也管不了的河朔三鎮,這三鎮實力太強,互相串通而且還愛鬧事。每次中央想收拾地方藩鎮,這三鎮就經常橫叉杠子亂摻和。而這一次中央給三鎮放權,承認你們獨立,給你們想要的東西,起碼可以做到暫時性的相安無事。

第二步,對其他不聽話的藩鎮,那就不客氣了,不聽話的,就揍到聽話為止。

這一次,坐不住跳出來的澤潞鎮節度使劉稹,對於河朔三鎮的獨立狀態,這個劉稹是非常的眼紅加崇拜,一心想學習榜樣,所以在他叔叔死後,就想玩一把獨立,向榜樣靠攏。但劉稹既高估自己了,也低估了中央朝廷,河朔三鎮動不了,你澤潞鎮也動不了嗎?中央果斷的大軍征伐,劉稹身死,家破族滅,從此再無澤潞鎮。

這是對天下諸藩敲山震虎,連帶著河朔三鎮也從此開始聽話。雖然唐武宗沒有從根源上消滅藩鎮,可從此,中央與地方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四、擊敗回鶻

對於回鶻,大唐從感情上十分複雜。平定安史之亂,回鶻立了大功,對於大唐有救命之恩。可同時,也是這個小弟從此無法無天,趁著大唐的衰落,不但在長安、洛陽大肆劫掠,“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而且此後還多次對大唐秀肌肉、發淫威。

多年以來,大唐與回鶻,早已是貌合神離,如果沒有吐蕃,兩國估計早就兵戎相見。

公元840年,回鶻被北方黠戛斯人擊敗。北邊打不贏,回鶻人就想欺負下“軟弱可欺”的大唐,首領烏介可汗甚至寫信給唐武宗,要求把陰山南麓的河套天德城給回鶻人,用以休養生息。

對於這種請求,唐武宗一邊人道主義的送錢、送糧食,安撫回鶻人,一邊則是霸氣回應:兩個選擇,要麽返回漠北,和黠戛斯決一死戰,要麽打散歸降,成為唐朝普通編戶。

“有骨氣”的烏介可汗憤怒的拒絕這倆要求,並與公元842年,興兵三十萬要和唐朝決一死戰。

但是,這邊的李德裕早已看穿了一切,早在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的時候,就已經全國總動員,就等著撕破臉決戰了。漁陽、殺胡山兩戰,早有準備的唐軍,擊潰、收降回鶻二十餘萬人,志大才疏的烏介可汗這才驚恐的發現,這邊比漠北還難惹。

從此,曾經不可一世、縱橫大漠的回鶻,徹底成為歷史傳說。

五、嗑藥早逝

從公元840年——846年,7年的時間裡,唐武宗、李德裕這對黃金搭檔,從內政、外交到軍事,對晚唐來了一次大換血,大唐的威勢和雄風正在逐漸振作,天可汗的神威似乎正在覺醒。

可是公元846年,32歲的唐武宗突然就死了。暴死的君主大都死因不明,但他的死因卻很明白——嗑藥吃死的。那是對長生的不懈追求啊,為了這個追求,唐武宗從王爺時代到駕崩,已經兢兢業業的嗑藥十幾年了,亂吃藥還能撐到32歲,或許就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客觀的說,此時的大唐,沉珂日久、積重難返,他也束手無策。可是在短短的7年時間裡,如果不過分苛責的話,唐武宗已經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了最好,他交給後世的,是揚眉吐氣的“會昌中興”,這正是大唐強烈的回光返照。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東亞大陸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