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值班必備:警惕這4大心電圖危急值,生死一線!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乾貨滿滿,收藏!

文 | 人間世

來源 |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準確解讀心電圖是每一位醫生的基本技能,但是心電圖內容錯綜複雜、博大精深,想深入掌握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工程。因此,對於年輕的一線醫生而言,了解能夠危及生命的心電圖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心電圖常見危急值的識別和處理原則。

01

可疑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的特徵性心電圖表現包括病理性Q波、損傷性ST段改變和缺血性T波改變。另外,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Wellens綜合征、de Winter綜合征和新發的左束支阻滯改變

圖1:急性前壁心梗

圖2:Wellens綜合征

圖3:De Winter綜合征

急性心梗的治療包括再灌注治療和藥物治療兩方面。再灌注治療可分為急診冠脈搭橋、介入治療和溶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調脂、抗心肌缺血和改善心肌重構等。

圖:4: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再灌注治療流程圖

02

嚴重窄QRS心動過速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經典的陣發性室上速包括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RNT)、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VNT)等,其共同的心電圖改變為節律規則的窄QRS波心動過速,當其心室率≥200 次/分時需警惕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可能。其與其他窄QRS心動過速鑒別診斷流程可見表。

圖5: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圖6: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

圖7:窄QRS波心動過速的鑒別流程

陣發性室上速的處理原則是:

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可直接電復律;

2)血流動力學穩定,可選擇迷走神經刺激、腺苷、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食道調搏等,可見圖8。

圖8:血流動力學穩定的陣發性室上速處理流程

■ 快速性心房顫動

房顫典型心電圖改變:P波消失,可見不規則低振幅的顫動波,心室率絕對不規則。房顫並不少見,但是當心室率≥200 次/分需要格外小心。

圖9:房顫

快速性房顫的處理原則是:

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可直接電復律;

2)血流動力學穩定,需考慮抗凝、節律控制或心室率控制,見圖10。

圖10:快速性房顫的急診處理流程

03

嚴重寬QRS波心動過速

■ 心房顫動伴預激綜合征

房顫伴預激的心電圖改變

QRS波群節律明顯不等,出現正常QRS波群與不同程度預激的寬大畸形QRS並存或交替。

圖11:房顫伴預激

房顫伴預激的處理原則

其血流動力學常不穩定,應首選同步電復律,復律後建議行導管消融術,同時禁用洋地黃類、β受體阻滯劑和鈣通道拮抗劑。

■ 室性心動過速

室速的心電圖改變:

QRS波寬大畸形,時限≥0.12s,ST段和T波常融為一體不易分辨,T波多與QRS波群主波相反。QRS波群可分為單一形態(單形性室速)和多種形態(多形性室速)。

圖12:單形性室速

圖13:尖端扭轉性室速

單形性室速的處理原則:

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可直接同步電復律;

2)血流動力學穩定,可首先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同時積極糾正可逆因素,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電解質紊亂等,擇期可行導管消融術,必要時植入ICD,見圖14。

圖14:單形性室速的處理流程

多形性室速根據QT間期是否延長可分為普通的多形性室速和尖端扭轉性室速,其中普通的多形性室速處理原則處理流程可見圖15。

而尖端扭轉性室速的處理方法有其特殊之處:

停用一切引起QT間期延長的藥物,靜滴硫酸鎂、快速臨時起搏等,擇期評估ICD適應證。

圖15:多形性室速的處理流程

■ 心室撲動、心室顫動

室撲的心電圖改變:

P波、QRS波、ST段和T波無法分辨,僅見相對規則、振幅相等的正弦樣波,多於數秒內蛻變成室顫。

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現形態、振幅和間隔絕對不規則的震顫波。

圖16:室撲

圖17:室顫

室撲、室顫的處理原則:

多為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積極心肺復甦、儘早電除顫,並糾正可逆因素,擇期評估ICD指征。

04

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

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

1)嚴重心動過緩、高度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率≤35次/分;

2)長RR間期伴癥狀≥3.0s,無癥狀≥5.0s。

圖18:快速房顫終止後竇性停搏

圖19: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處理原則:

1)積極查找並糾正可逆性誘因:肺栓塞、急性心梗、心肌炎、藥物過量、電解質紊亂、低溫、酸中毒等。

2)首選起搏治療:植入臨時起搏器或永久起搏器。

3)藥物治療:可選擇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等,但藥物治療副作用大,效果不佳,多不推薦。

簡單而言,心電圖危急值可分為可疑急性心梗、嚴重心動過速、嚴重心動過緩三方面:對於可疑急性心梗,需要積極評估再灌注治療指征;對於嚴重心動過速,需要注意血流動力學是否穩定;對於嚴重心動過速,需要注意有無臨時起搏器指征。

參考文獻:

[1] Page RL, Joglar JA, Caldwell MA, Calkins H, Conti JB, Deal BJ, Estes NA, III, Field ME, Goldberger ZD, Hammill SC et al: 2015 ACC/AHA/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Heart rhythm 2016, 13(4):e136-221.

[2]Ibanez B, James S, Agewall S, Antunes MJ, Bucciarelli-Ducci C, Bueno H, Caforio ALP, Crea F, Goudevenos JA, Halvorsen S et al: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39(2):119-177.

[3]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 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 2016, 4(20).

[4]黃從新: 心房顫動:目前的認識和治療建議(2018).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 2018, 4(22).

- 完 -

還沒結束!往下看↓↓↓

零基礎Meta分析流程及軟體操作

SCI雜誌審稿人,手把手教你

限時優惠,掃碼購課!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