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塊螢幕”的遠端回音:命運改變了沒

冰點今天推送的這篇文章有點特殊,是“你”寫的,無數個“你”。

前幾天,我們發表了《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截至目前,僅在這裡就有400多萬人閱讀。

這次,我們只是搬運了後台收到的一些留言——留言太多,由於微信設定無法全部顯示。在這裡,要向那些留言沒有被放出的朋友道歉。這次我們推送時,此前放出的就不再挑選了。

後台有人一直在問,自己用手機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字,怎麽不放出來?還有人執著地留了很多條,一條比一條長。謝謝你,手機螢幕另一端的你。

不再選取那些讀文章讀到流淚的例子,諸如看完一遍“哭了10多次”,或者“舍友問我為什麽突然哭了”,或者“要不因為地鐵上人多,我就哭出來了”。這些留言已經證明,本文引起了大量的共鳴與思考,引起了難以計數的讚成或反對。

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推送的文章裡,編輯隻修改了瀏覽留言時看到的明顯的錯別字——我們甚至連錯別字都不想改,希望盡量保持原貌,並且相信大家都會看懂。還是會感到抱歉,即使如此,仍有大量的留言無法選中。我們盡量隻挑選那些經歷過直播班或有類似經歷的朋友的留言,並且盡量挑選講述自身經歷而不是單純發表評論的留言,因為這些留言者的感受會比較直接。

“大道不孤,應有濟世之心。”一位名叫“湯奕”的大學教師留言說。

一個大學生說:“現在我也是光源了,未來的夢想是照亮更多人。”

最後,祝那些正在準備各種人生考試的留言者,考試必過。“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只是“可能”,真正改變命運的是我們自己。

以下均為冰點讀者在《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下的留言。很長,你可以挑著看。同時,繼續歡迎留言。

全文約23000字

預計閱讀時間60分鐘

@cancan

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我幾年前也在這塊螢幕前,不過我隻學了一年(因為我是複讀生)。中考時我是全縣前幾名,那時還沒有網班,我考去了市裡的重點中學的普通班,因為我們縣城的中學已經十年沒有一個考上一本的學生了,但是我後來不滿意第一次高考剛上二本線的成績,回去複讀,進了網班。這一年我提高了幾十分,經歷過兩種學習,我更知道其中的區別。在這裡,謝謝網班的老師們。打字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哭了,眼淚滴在手機上,打字都打了好久。

@與有榮焉

記得高一有一次在學校門口碰到兩個剛剛考上大學的遠端學生,從很遠的地方過來問我可不可以帶他們進去,想跟老師道謝,當時真的特別感動。為七中驕傲。

@因為了解

突然點開,本想只看一下,卻忍不住默默看完了,才發現自己已經忍不住哭了起來。我恰好是其中一員,感觸真的太多太多了,中考完,以我的成績完全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去,但由於一些條件的限制,沒有去,而正好到了這麽一個直播班,回首,也很慶幸來了這裡。回想剛上高中那會兒,英語,物理,化學等等都不及格,只有數學,語文擦著及格線。即使是學校最好的班級,平均分也離及格線幾十分,然後跟著螢幕另一端,自己一點一滴地成長。到了大學後,我也好幾次跑到七中門口,可惜沒能進去,但也期待能在某個偶然間見到“我的老師們”。

@only you

看到(文中)照片時,感覺熟悉無比,但是不確定,看到後面的內容後,心中五味雜陳,那間教室我待過,那個老師教我們物理!充滿了回憶。

@子遊

我依然記得我的遠端數學老師,祁祖海!一個小個子卻擁有大能量的男人!

@Anne

我也是網課的一員,七中的老師很好,我們本部的老師也很好,感恩。

@懸懸|·ω·`)

作為成都七中前端直播班的一員 為母校感到驕傲。

@檸檬醬

看哭了。我就是成都七中網端一員。

@張先生

很感謝,我們都是直播班走出來的孩子。

@粥餅魚

高中是平行班的,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半年。當時看到螢幕裡溫柔堅定自信的同齡人,下決心要考出去。

@徽少

在直播班高一真的是最苦的時候,但是如果高一堅持了下來,後面就有無限可能!上了三年直播班的我今年也如願以償地進了top2(大學)。學弟學妹們加油。

@你是我不願錯過的風景

那時候的我們也一樣,三年都盯著螢幕,高一一開始時就像看稀奇 ,後來慢慢的找到了學習的感覺,幾萬人異地同堂,想念那些日子,付老,祁老,謝老,劉老,饒老,鄭老,殷老,李老,作為一名2016屆的遠端學生,我很驕傲自豪,三年的網校生活讓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生活。

@祺

我是早年直播班的“天才”中的學渣之一。有幸在三年前七中110周年校慶時返校看到了網絡班現在的發展,比我們十年前硬體進步太多了。比較遺憾,自己沒有機會參加去遠端班參觀的活動,無法切身感受他們得上課環境,比較遺憾。不過和很多遠端來直播班的同學有過交流,也收了一些文中所說的信,至今保留。

@南承向挽

我大一,高中三年聽成都七中的直播課,七中是我的第二個母校,那些素未謀面的學生和老師一直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在日益發達卻差距大的今日中國,教育資源共享既是創舉又是智慧,我們高中自己的老師也對我們盡心盡力,相比之下我們享受的資源只是雙倍而已,並非只有螢幕。我一直都銘記七中老師的話:七中沒有超人,七中只有超人的意志。永遠想念螢幕那端的老師同學們——我的朋友們,願君安好!

現在我也是光源了

@奧列斯托維奇·黎

作為直播班的一員,我想說說我的感受。我是13年四川高考畢業的,分數600出頭。不能說我的成績沒有直播班老師的心血,也不能說因為直播班我就能考600多分。說實話,這種模式和難度不適合每一位直播班學生。和我一屆的兩個班,過半是在埋怨老師講得快等。生源素質在那,沒有辦法跟上。我還比較開心,勉強可以跟上。可是,我以前是重點初中的班長,參加數學競賽獲全市第一名,中考全縣第十名。我進入大學後,仍有很多學弟學妹家長問我還在想去直播班,這樣好處大還是壞處大?我不敢給出確切答案。七中直播班不僅注重分數,還注重能力。有基礎,有格局,有拚勁的學生在裡面會如魚得水。想著進了直播班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家長和學生,勸你們止步門外,優秀的東西不適合每個人,好成績需要付出辛勞。我現在已經工作,體制內,不留名,有感而發。祝願各直播班學生成績蒸蒸日上。

@不棄

作為文中祿勸一中2006網校班的一員,看著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能通過這塊屏接觸到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而感到高興,雖然自己就是劉校所說的當年20多個一本一員之一,只能感慨當年我們是從高三才和成都七中這樣的國內知名高中接軌。希望更多的學弟學妹能更好的利用好這塊屏。只有教育走上去了,家鄉的脫貧摘帽才能從根本解決。教育興則國家興。

@皮卡奇

看完深有感觸,因為我就是那幾萬人分之一,前端學生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激勵。

@赤途

曾經坐在遠端的我,學到睜不開眼也跟不上七中的節奏,有些科曾考過十幾分,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想哭。

@阿哈

我就是網班的,當年都睡覺了……英語老師當時講的我們都還是覺得挺簡單的。線上線下,其實主要都是靠自己。

@努力再努力

高中也是三年直播課,本來成績還可以,從上了直播課以來,自己的老師完全不講,只聽直播,完全跟不上,很後悔,這種課在村裡還是不行。

@太然

我就是直播班的,我也沒想到最後我會考上大學。

@wyx*^_^*

三年的直播課堂,雖然很累,但因為這一塊小小的螢幕,讓我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讓我一個山裡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感謝!

@zou

我也曾是網校學生,可以說七中這一舉措成就了我們很多人。現在唯一的遺憾就是在七中旁邊上學卻不能進去看看,很想看看曾經給我們講課的老師怎麽樣,很感謝他們,感謝網校。

@8W

這塊聖神(應為“神聖”)的“螢幕”,把我送上了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希望能推動更多的遠端孩子進入大專院校學習。

@團團圓圓圈圈~

幾次熱淚盈眶,教育改變生活。記得十年前我們學校也開始了第一屆直播班,當時全是我們學校成績最好的學生所在的班級。我當時理科文科都還行,因為所在班級要辦文科,直接被老師忽悠下來選了文科。在以後很久都不能釋懷,每天都是分析題,各類文字瘋狂答題,很想念理科計算的快感。

後來直播班的學生好像都考(得)很好,絕大多數都是都是一本線。而我在文科混了個二本,想起來還是會後悔。

@楊卷卷Abbey

作為曾經的“後端”學生,跟著成都七中2013級學習了三年,三千多個學子同時在線看直播,受益匪淺,最大的收獲就是眼界打開了,原來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七中的老師是真的厲害,這是小城市裡面任何一個老師都不能達到的教學高度。但是弊端也是有的,英語課只能聽懂前三分鐘,物理課數學課很容易打瞌睡。我們整個班跟上這個全過程的大概也就是三分之一吧。很慶幸我是跟上了的那一批,雖然時間過去五年了,但是看到直播課老師的聲音,他們上課時的那種風格,或真實,或有趣,或嚴肅,都是我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感謝成都七中給我們這些“後端”的學子一個逆襲的機會。

@田田田

幾個月前的我也是坐在這樣一塊螢幕面前,思索著自己的去向。而現在,命運帶我來到了我該來的地方。

@不煽情

高中看了三年七中的直播影片,深有體會。感謝。

@唐詩++++++

我當初也是7.2萬分之一,文章裡的點滴於我猶如回憶重演。

2016,我高一,天天睡不著,頭髮脫地可怕。晚上我熬夜看課外書,想安慰自己

2017,我高二,基本適應了成七的模式。我擠出一切可能的時間去追趕。零診時,我得到了網校第十的獎狀。我當時想:我不比他們差。

2018,我更好地掌握了如何規劃學習,彌補短板。我沒有忘記以前看過的書,我想報考北大中文系。2018.7,高考成績出來了,我沒有考上北大。不過因為貧困專項計劃,我去了R大的新聞系。我很滿意,因為當年高一時老師讓我們寫高考目標,我寫的是R大。如願以償,也好。2018.12.13,我坐在教室裡,等著上課,突然看到了這篇文章,潸然淚下,假裝打哈欠來抹淚。此時窗外的天黑的早,藍黑的夜幕就像當初那個螢幕亮起時投在每個同學臉上的光。

我的命運似乎真的被改變了,可是更多的人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挫折也好,打擊也罷,有個光亮總比一片漆黑強。感恩一路上所有遇見的光源,是你們照亮了我和像我一樣的眾多平凡學子,現在我也是光源了,未來的夢想是照亮更多人。

@XI_ANG_ZH

我也是通過這個螢幕改變命運的人。成都七中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王正可老師的語文課),想要去往更好的地方,有了學習的動力。原來同齡的人他們那麽優秀,優秀得想要模仿,那種從容和自信是我們這些縣中孩子沒有的。

@魚人國度

含淚看完,我和我妹,我表哥都是看這成都七中直播課考上一本的,我們縣是國家貧困縣,我高考那年,隻算我們學校30個班,2000多人,文科加理科一共隻考了52個一本。

@余?

我父親在文中祿勸中學這樣的縣級中學工作。我初一初二在我父親中學組織的所謂“精英班”就讀,初三及高中在重慶市重點八中就讀。總體上,八中的重本率比我父親中學的三本率還高。我初一初二所在的這個縣中“精英班”,系因極偶然的原因組建,類似文中直播班級,在當時沒有先例。本班畢業生,保守估計五成以上後來進入985高校。這幾十人,是本縣戶籍985畢業生的絕大部分,這些同學(含本人)也僅僅是融入了表面與“縣城”遠離的生活。但,只有幾十個人。而本縣,戶籍人口一百萬。

高考分數,也許才是兩校學生一生中最小的差異。命運或許會被偶然扭轉,但變量有限,恆量沉寂。即使是變量,也不過是搖擺的塵埃。

多一些直播課堂這樣的變量,大概會多一些一廂情願的希望。教育問題很多,皆是現象,並非根因。

感謝這塊螢幕讓我在成都安家

@Ice Bear

我也是遠端之一,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活在螢幕裡的那些人。我雖然放棄了去看他們的機會,但我找到了自己的螢幕,我現在很好,但仍然感謝我會有機會在遠端去接觸(雖然是單方面,但我真的很羨慕你們)螢幕裡的你們。

@Zhang.xy

11年夢寐以求上了七中,一直不知道“網班”有啥,畢竟學生都是入學隨機分配的,就只是不在一棟樓,時不時會有雲南和貴州的學生過來一起上課。8年過去了,長大了,慢慢明白啦!

@木卯

寒假去了四川甘孜州走訪,瀘定縣中學也是和成都七中搭配網班。透過小小的螢幕,看到的卻是更大的一片天。有人習以為常,有人卻視為珍寶。反觀飲食,著裝,生活,出行……何嘗不是如此。這樣的螢幕,還需要很多。

@水墨

我們學校從2003年開始引進成七中的遠程教學班,現在已經15年了。我曾是兩屆遠端班的英語老師。陪著孩子們一起慢慢成長,見證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是我的快樂和榮幸。

@xDflowers

高中三年跟著成都七中直播班上過課的同學。那年我們班80%以上的人都考進了一本

但是痛苦嗎?也是痛苦的。第一次物理模擬考18分,班裡平均分40分。相比之下七中的同學平均分是80多分……可現在也懷念那些日子,發著困也站在後排努力聽講的自己,和那些一直在奮鬥的青春。

@小風車車兒

我也是遠端的一名學子,幽默的遊老師,數學康老師,化學阮老師。到現在上課的場景我還歷歷在目。

@許垣結衣·Y恩惠·菲

我就是遠端教育“落後”地區的一名受益於成都七中的學生,一路從重點醫科大學到了現在211研究生。相信以後的人能從螢幕的這頭得到更多,不僅僅是知識。

@idle板磚

2009年開始,上了三年直播班,現在有幾個特別優秀的七中同學名字還刻在腦子裡。三年的歲月,我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新的世界。

@大吉嶺SAMA

我也是一個遠端班成員,只是並不像七中同學一樣優秀。當初進這個班有過後悔,但是我不後悔有過這樣一個用汗水拚搏出來的高中!

@別來無恙

我也是成都七中網校遠端的一個啊,剛開始特別難,但堅持下來總會有收獲。

@周少平

我曾經就是“遠端”的幾萬學子之一,成都七中的優秀老師的確傳播了優質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理念。讓處於相對閉塞環境下的我們有了更多和外面接觸的機會,再加上本地老師認真負責,三年直播課下來受益頗豐,最後如願上了一所全國排名前列的211大學。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也一直鼓舞我前行!

@夏青松

2012年畢業的直播班的一名學生,雖然高考高一本線去了一所二本學校,但是現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究生,感謝當初去成都七中遊學一周,讓我開了眼界,努力吧,少年!

@petrichor

很開心能夠在大學看到這篇文章,作為曾經的一位遠端學子,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文章中描寫的真的是遠端學子的狀態。曾經也到七中去過幾次,但是給我最大的震撼不是我們之間的差距,而是七中學子的學習方式以及幕後技術人員的辛苦。

@笑笑

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大約十年前,坐標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學,對當時物理老師羅清紅羅老印象深刻。感謝這塊螢幕讓我在成都安家,在某大型國企上班,坐擁城南多套房產。

@In

我也是遠端的一員,我們那一屆,在我們那個小地方出了清華西交人大,一群985、211,本科上線率90%,沒有網班就沒有現在的我,211畢業,現在來到了曾經高二最想來的地方讀研,這塊螢幕讓我看見了外面的世界,感恩。

@博Alpha

作為2007年幾乎是最早使用成都七中網校課程的學生,十一年過去了,我現在回頭看,那依然是我們校長官做的最英明的決定。

@鏐

12年前,我也是遠端學生之一,這篇文章勾起了我遙遠的記憶,當年七中各科老師的樣子,現在都還能回想起來。

@丸子

那三年的自卑絕望和拚命,三年後再想起依然想哭,高中畢業前最大的願望是親眼去成都七中看看,後來去了成都很多次,卻始終沒靠近,因為膽怯,也不知道害怕什麽,想著那就讓它活在記憶裡吧,依我想象中的樣子。

@正版疏華

當時高中學校只有一個理科直播班,作為文科生,也做過不少七中的題。現在在985學校讀研,雖然比起他們仍有很大差距,但我相信未來已經沒有那麽艱難了。

@Phylei

我當年也是網班的一員,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初那3年沒有上七中課的經歷、沒有七中學風的激勵、沒有七中老師的教誨、沒有與高考接軌的試卷……我至今恐怕都沒有出川的機會。 我現在在中科大。

@77

作為一名互聯網直播的老師,深刻體會到互聯網教育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也非常開心自己成為改變的一員。兩年前一位四川雅安的家長在電話裡非常激動地對我說:我們好幸運呀,在這麽偏遠的地方就可以上北京優秀老師的課。是的,希望互聯網教育造福更多有潛力但是缺少資源的小同學。

@Evenyin

直播名校真的有很大的阻力,各個方面都能扛過來真不容易,辛苦老師更學生,推翻重建學習方法和理念真心不易。

我在高三用網校的時候,家人和學校全都不看好,不僅要應付上一本錄取屈指可數的學校教育,又要銜接好直擊全國卷新高考的新東方學而思,像個漢堡,我就是夾在中間的肉餅,恕我無能,最後兩邊都沒應付過來,沒能讓自己在高考戰場上成為Burger King。

來說一說另一面

@Kremlin’s

我就讀的這樣的網教班,沒記錯的話是和成都七中08級12班一起上課的。這樣的軟文看看就好,如果教育能通過螢幕裡冷冰冰的畫面和毫無互動的場景就能提高的話,那教育水準提高簡直太容易了。

@拈花一笑

我是一個遠端學生的家長,2017年底有幸帶孩子到林蔭校區留學一周。對七中和網校有一種特別的感激之情,能讓孩子在教育資源比較落後的偏遠地區,不用背井離鄉到處求學,就能同步分享七中的優質教育,真的是太好了。為七中和網校點讚,分享什麽都不如分享知識!

@tea

當時讀“七中附屬大學”時,知道我是七中後,來自康定的同學激動的說他讀的是七中網校。

@娜姆

我也曾經是遠端教育工程的收(受)益人之一,很感謝在初中三年時間讓我快速成長,那仿佛是我人生扭轉的開始,也塑造了自己堅韌的性子。感恩教育資源共享,感恩七中。來自一位曾接受三年直播教育的藏族姑娘(姑娘)。

@馬老虎

我們高中就有直播班,來說一說美好的另一面吧。坐標四縣小城甘肅天水,不算教育強勢地區,但也比文章的中學應該還好不少。直播班16年7.6萬人出了88個清北,但更多的人呢?其實並不適用這種教學。很多時候沒有針對性,不能因材施教,成都七中的教學那麽好,是建立在上成都七中的學生底子就好的基礎上的,不是適合所有人的,但七中的教學又在向所有人推廣……我的同學們本來基礎不算太差,但被打擊了積極性,好多就不好好學了,再加上學校的老師也沒下功夫去適應這種模式,結果就是好多人寶貴的高一一年時間試錯……對於我們那裡的孩子來說,人生其實還是有退路的,但農村的同學呢,如果因為不適應的模式沒有走出來,這成本太大了。

@古七

我的高中就是那248所學校之一,足夠優秀的學生去市高中和省高中,被挑揀剩下的學生,再從中選擇優秀的學生,組合成兩個理科網絡班,跟著成都七中上網課。他們或許比我們更有壓力,但或多或少能強烈的感受到,我們與七中的孩子差距太大太多。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關於知識鴻溝到資訊鴻溝再到數字鴻溝的剖析。經濟地位高的資訊富有者與經濟地位低的資訊貧困者的差距拉大並無上限擴大。總結:先賦的社會經濟地位對個人的發展影響顯著,所以,這就是我人窮志短的原因。

@Unicorn

我們學校也有直播班。就英語教學來說吧,上高中之後,跟七中的課,一直都是全英語上課。開始肯定有人不習慣,但自己老師,七中老師都鼓勵我們都說慢慢會變好。後來真的情況有了改善。直到某一天,認識的一個剛上大學的姐姐她說,英語課全英文有點吃力啊。根本不習慣,我才明白原來大多數高中並不會全英語上課。其他的語文會有很多實踐活動,教雷雨會讓大家自己演話劇,大家會跟著螢幕裡面的七中同學一起哈哈大笑,教詩歌七中老師會組織詩歌比賽,大家一起寫詩歌。政治課老師會用很多現如今的熱點切入課題,而不是像自己老師一樣乾癟地念著書。

其他老師也都很棒!然後外教很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高一的外教還是那個比較有名的(啥名字忘了),還上過“外國人在中國”這個節目!高二的時候好像就退休了來著。超級喜歡高一的外教啊!

@fqclll

我是一個前端的成都七中的學生,對我而言,七中網校是只不過是一個平常每天上學的地方。今天才知道,對遠端的某些同學,這是一道光,一道可能照亮生命的光。

@phyllis彩

畢業許久,作為最早一批成都七中遠程班的同學,告訴你一種隔著螢幕埋下的緣分:大學遇到了同時遠程班的同學,工作遇到當時直播班的網紅同學。

@王曉波

五味雜陳,深有感觸。十多年前湖南長郡中學的直播課受益頗多,更有幸去感受了直播現場,淚目感激。雖然鴻溝存在,但這塊螢幕不是可能,而是確實在不斷改變命運。希望這樣有意義的直播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發揮更大的作用。

@calvin

我應該算是第一批直播班的學生,當時是2005年。長沙長郡中學的直播授課,現在回憶起來感慨良多……當時學校是篩選了中考成績前一百名左右的學生組成的兩個直播班,起初我們在別的班級面前特有優越感(感覺自己就是傑出人士生了就是學霸了)。後來透過直播才發現原來世界真的很大、原來自己不是學霸是學渣。螢幕裡面的同學個個成績優異,他們國語居然如此流利,他們居然可以跟英語老師隨意的交流,他們除了成績好居然還有其他的很多特長。慢慢的從開學的優越感漸漸演變成自卑感,因此大部分同學也認清了自己開始加倍努力學習。但好景不長,很多同學反而開始跟不上節奏了。

問題原因:1、兩方同學的學習基礎本身存在很大差異。2、當時的硬體設備以及網絡不夠完善,時常出現故障不能及時處理。3、部分同學開始把上課當成了看電影還開始影響周邊的同學。4、部分老師也開始把上課當成了觀光旅遊了。

雖然後面課余老師在幫學生補習遺漏的課程以及之前不懂的課程花了大量的時間,但差距卻越拉越大。因為總是在不斷補習直播以前的課程,新的課程還在繼續直播。老師和同學也越來越著急、考試成績一次不如一次、放棄的也越來越多。最後高考第一批小白鼠以失敗而告終了。

希望以後我們從事教育項目的朋友們,請您務必在保證基礎軟硬體比較完善的情況下開始實施。因為大山的孩子他們真的當不起小白鼠。讀書高考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全村人民的希望。

@Summer Zhang

2009~2012年,成都37中,上成都七中直播班。

高中的歲月是最累的,心理上的,腦力上的,每天從七中飛來做不完的試卷,我們從高一的基礎就不如人家,但是卻要被拉到一個水準線上面去,看到文章裡面說打瞌睡的我就笑了。以前羨慕我們班一個女生打瞌睡不會雞啄米,後面我也會了,後面乾脆放棄英語課,用英語課來睡覺保障我其他課能稍微清醒一些。

教室裡面永遠彌漫著咖啡味道,不是麥斯威爾就是雀巢,我們班是喝水喝得最多的,大概英語大腦用的太多吧。冬天出太陽就要被老大攆出去曬太陽,出去了不想進教室又要被老大趕回教室。

我在上課的時候哭著對老大說,我再也不學物理了,但是一診複習的時候,自己的複習冊厚了很多。

直播課上多了就覺得老大在黑板上寫題講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畢業後常常想,我是不適合這樣的環境的,太壓抑了,每天都很累,如果換到其他班,或許最後高考結果會好很多,但是自己也並不後悔,因為從七中的同學到老師再到校長,見識了優秀可以有多優秀。

七中不乏優秀的的人,但是七中並不是一條坦途,因為選擇七中就是選擇一條艱苦卓絕的奮鬥之路。

@遺憾客

說出來可能比較扎心,被廣大網友同情的雲南昆明祿勸第一中學,其實已經匯集了整個祿勸縣最優質的教學資源,很多教師,在鄉鎮中學教出成績了,才能從鄉下被調到縣城工作。所以你都想象不到鄉鎮中小學的絕望。被問我為什麽知道,因為我的中學母校的老師正式因為我們那一屆成績出色,後來才被調到祿勸縣一中的如果真如文章所說的那樣就太好了,有了希望,同時也多了期望,期望這樣的善舉能夠更深入,深入到鄉鎮中學,小學,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希望,感恩。

@Ren

從大一開始一直在做網絡支教,做到了江蘇省最大的小學網絡支教平台,今年又開拓了新的小學基地,為那邊孩子帶來了英語課。我們的第一所支教小學,每年的成績也在越來越好,從一片薄薄的幕布到一間多媒體教室再到每間教室都安上多媒體,我們一直在努力,政府也對我們大力支持,孩子們也熱愛英語,有了學習英語的機會。今年大三了,準備申請國外的教育學,本來一直很惆悵,要放棄本科所學的金融學去學這門“不好找工作”的學科,看完這篇文章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學成之後報效祖國,為中國的教育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讓每個地方的孩子們都擁有享受高品質教育的權利!最後為中國礦業大學羽翼網絡支教團打Call,為七中老師打Call,為所有奮鬥的中國老師打Call!有教無類,大愛無疆,大德善哉!共勉!

@VAE

看得熱淚盈眶,想起多年前我也是螢幕前的一名,深深的理解那種痛苦與絕望。感恩默默奉獻的那一群人,也感恩科技的發達,讓不公的教育有了溫度,給山區的孩子帶來了光與希望。也希望螢幕前的每一個你在經歷痛苦與無助之後能夠衝破迷霧,獲得重生!

@囧蘑菇

看了哭得稀裡嘩啦,我也是名列前茅的山區女生,因為數學好,高一校長要我選文科希望能衝北大,我還是執意選了喜歡的理科。當然我沒考上北大。我們高中是縣中,有個老師的哥哥移民美國了,每年暑假他都會帶自己孩子還有他們的同學來當我們外教,教我們發音批改作文,帶我們做聞所未聞的拓展活動。一群和我們年紀一樣的小孩,和我們這群山裡孩子截然不同的氣質。每年30個名額,只有成績好的才有機會報名參加這個夏令營,兩個星期每人交80塊,就這80塊,很多同學家長都不同意,都希望孩子回家幫農忙割禾收稻穀。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那些和我們年紀一樣的外教朋友其實通過給我們教學來增加進入常青藤名校的機會。我們就是他們眼中貧困落後地區的孩子。依稀記得後來聽說那個大女兒進了普林斯頓學國際政治學,還有個女孩去了耶魯學法律,一個男生去了哈佛。有個最小的11歲的戴牙套的男孩3歲就跟隨父母環遊世界。老師哥哥的孩子上了大學後就再也沒有這個夏令營了。

我也癡迷數學,但直到我拿到數學專業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也只知道學數學只有老師這一條出路。但是大學裡我發現我的同學幾乎都已經在高中學完了矩陣微積分這些我聽都沒聽過的內容,也才第一次意識到數學真正的魅力,但我卻在大學成了差生,到大學才發現這些差距。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直到工作多年,還是迷戀數學,但是當年卻沒有考研考博,人生最後悔的事。有時候會想,如果不是出生在貧困山區,是否會很不一樣?

@LY

我很感動,我就是7.2萬人中一名。當初拚死拚活的降級在讀!就是為了直播班。從一個從不具備考取本科的混日子的學生,努力成了一個學校佼佼者,甚至單科拿了縣裡的第一!或者這些都是成都七中給予我的快樂!給予我的自信!就像直播班說的一句話:選擇了成都七中,就選擇了一條艱苦奮鬥的成功之路!感謝成都七中!感謝直播班!改變了我們農村學生的人生軌跡!

@五爺

我的網友的孩子正是直播班的學生,回家問家長:成都的小孩為什麽這麽聰明?

@心依舊

五年前兒子作為網班優秀學生代表,參加成都七中交流學習,夢想就是從那一刻開始。謝謝七中網班和一群實踐著的教育工作者,相信會越來越好!

@西柚

看完我真的熱淚盈眶,我覺得這輩子最幸運的事之一就是能坐在成都七中的遠端班裡上課,感激七中的一切,沒有七中的直播平台,不可能有我高考的優異成績(對於自己而言),但是七中教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見識,還有動力,雖然高中三年真的很艱難,不僅要完成七中的作業題,有時候還要完成自己老師布置的題目,每天累得可以說是有些不堪回首,但是在課堂上還是有那麽多快樂的時光,從高一七中數學卷子考79,到後來慢慢甚至上120+,對於一個數學白癡來說,真的是可以開心到發瘋,英語從高一勉強及格到高考的140,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太喜歡七中的曉東老師了,距離畢業已經快兩年了,可是現在看見七中直播班老師,同學的相冊,依然能清晰的叫出他們的名字,感恩遇見,感恩付出,感恩七中。

@張右右

我也曾經是那7.2萬人之一,半個“七中”人吧。我們高中本來還是第一批省級示範高中還是什麽,但自從引入“更優質的”直播班之後就“不清不北”了,然後我們那一屆也是最後一屆直播班。我也不知道現在母校的發展怎麽樣了,但個人而言,我認為直播班並不完全像大家說的那麽好,因地製宜,因人而異吧。當然我們班也有很多考得不錯的同學,然而我就是拖後腿的一個普通二本。有幾點不成熟的觀點:首先,直播教學的本質就是和一些市場上已有的授課影片一樣,只不過是網絡實時的轉播。學生有疑問不能及時反饋,看影片尤其是教學影片,打瞌睡是常事,遇到伺服器維修啊停電啊衛星故障啊啥的就直接沒法上了。其次,別的學校我不知道,我們學校直播班的同學還要額外交“直播費”,是否有些變味?(成績好的好像可以免除,然後其他人半價?全價?學渣記性差……)最後我想說,我的高中三年是我學習生涯中最討厭最後悔的三年,並不像其他人畢業之後多感謝多懷念。這個有個人因素在裡面哈。教育是育人,課堂大家就安靜的坐在那裡聽書,老師就在教室裡轉來轉去。課堂死寂缺乏互動,沒有人情味,以“監視者”的身份上課,和自己朝夕相處三年的老師感情似乎也沒那麽深厚。。這樣的教育方式初衷是好的,概念是好的,但最後效果如何就要打個問號了。最後我還是要感謝我的母校,我的老師。感謝七中和這樣的直播平台。畢竟也是一段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呀。

@大雄

作為一名老師,看的眼淚嘩嘩的掉。想起了自己也曾拚命努力學習的中學時代,雖然我的條件也比文中的貧困山區好的多;回想起了自己大四時在七中林蔭實習的日子,當時跟的指導老師就是教網班的,所以我跟著上過網班的課。尤其記得清晰的是當時的付老師,總會在上課過程中提醒:遠端的同學也要積極思考哦……或者詢問一句,遠端的同學有做出這個題的嗎?直到今天才明白,這一句句善意溫馨的提示,對貧困山區的孩子意味著多大的關懷和鼓勵! 現在,我自己也在成都一所還算名校的中學教書,孩子們的各方面條件都明顯優於同齡的山區孩子,但山區孩子的執著,努力,堅持,奮鬥,真讓人感動!

@昭昭

我也是四川農村出來的學生,我沒有享受過網課的神奇,如今,我在北大邊上的中學教書,我覺得我自己最滿意的一點是:我從來不認為我的故鄉有多落後,也從不認為大城市的學生天然享有某些特權。我深深知道:這個世界你能掌控的原本就不多,唯有:自信、努力、坦然。

@晏子老師

看完超級感動,我也曾是螢幕那端的一個癡心學習者,那會兒每次考試完也是要哭的。現在在成都工作,大概也是因為和成都七中有緣的緣故吧。

@草履隻栽三個耳

看了其實內心五味雜陳,又充滿心疼!不過自己當年也是從一個山村小鎮的小學初中,到後來的縣立高中裡走出來了,考上了不錯的985,畢業後直博來到美國拿著全獎讀博士!但是我們曾付出的太多了,因為環境不給力的時候就只能自己給力,自己當自己的名師!不過,還是很感謝這塊螢幕,也許會讓落後地區的孩子們,過得稍微不那麽艱難一點。

@十一。

我也是這七萬多人中的一個,很感動,七中擁有博大的胸懷,和我們共享課堂共享知識共享資源,甚至也在網課中打開了些許眼界,我親眼見證了在和成都七中聯網的這些年裡,我們縣的上線人數年年增長,曾經遙不可及的夢變得可能變得觸手可及。我也深知,各地學校不能就靠這條路走下去,我們需要探索與發展,走出自己的路,但是,真的很感謝成都七中,給了遠方的我們一個離大學更近的夢。

@Yuzu

看得淚流滿面,除了我,我朋友我弟弟也是其中一員。跟不上節奏也是真的,說是直播課生生上成了錄播,不過確實能明顯感受到高校和普通學校的教學差別。我朋友說她上課的時候七中老師說,你們考不好只有考隔壁的大學(就是四川大學),當時就覺得這真的是差距啊。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為一個直播班走過來的人,雖然沒考上大學,但是依然熱淚盈眶。

@Remian

作為遠端,同樣的辛苦。為什麽要比別人差?加油了!

@JF^_^鑫

我曾經也是這其中的一員,感覺辜負學校和老師,還有父母,也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喻正滔

大概十年前我姐就上了一年直播班,後來她們那一屆考得最差。表示不看好。

@C菇涼

我也是遠端之一,工作快兩年了,感恩當初的一切。

@Big Cat !!!

已畢業的遠端學生仍然記得,“選擇了成都七中,就選擇了一條艱苦奮鬥的成功之路。”

@風車車

曾經我也是七中直播班的一員,文章裡寫的就是高中三年的情景再現,印象中儒雅的語文老師遊老、風度翩翩的歷史老師、知性優雅的政治老師……一切都歷歷在目,會在課間和同學討論七中哪個同學長得帥,哪個長得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七中的同學調侃到“不努力就只能去隔壁的川大”,聽到這句話既心酸又無力,不過高中三年受到七中的熏陶也讓我受益匪淺,希望這種教育模式可以全國推廣,“知溝”填不平,但是可以盡力縮小差距。

@熊困了要冬眠

作為一名高中上成都七中直播課的學生,很感慨!現在大學都要畢業了,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那時候的課真的很很棒。七中老師在螢幕裡上課,自己的老師在旁邊隨時給我們補充可能有疑問的知識點!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想念一到數學最後一道大題就讓學生上去講的高老(那個同學忘了名字,每次一講就是五種方法)、上課幽默,總是能隨口點到娛樂和社會熱點的遊老、人美聲甜,上課內容永遠縝密,一絲不漏的政治老師、一開口就讓大家懷疑這個國語水準怎麽考的教師資格證的地理老師、一上課大波癡迷於其歷史知識淵博及儒雅形象的迷妹上線的李老師……

真的超喜歡七中給我們直播老師,還有那個給李老師代過一次課的西瓜頭老師。好多同學高中或者畢業都去學校門口打卡。七中直播課真的陪伴了我的美好的高中!

大學一進就認識了幾個同樣是上遠程直播課的朋友,相見恨晚。

@淺擱

作為直播班的一名學子 雖然不是來自貧困山區 但作為當時一本上線率9/500的高中 我能成為其中之一 很感動七中的老師教了我很多,我的心理建設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感恩。

@人魚線硬漢小生

我來自雲南一個小縣城。讀初中時候的數學老師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進教室,就讓我們自己做題,不懂得問他,完全就是混日子,導致我們班初中畢業後數學普遍差,基本都是文科生。知識共享太重要了。

@三小姐

“有的女生即使站著,也忍不住打哈欠”——後來我才知道高中時這麽容易犯困是因為長期貧血。

@魅雪

看哭了,我妹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我們那閉塞的小山村,真的差距太大了,雖然很辛苦,壓力好大,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妹妹今年如願的以高分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感謝遠程教育,感謝成七中的老師們。

@風信子

大家可能真的想象不到,在沒上大學之前我真的沒有吃過肯德基麥當勞,因為我們那裡沒有,報考的時候專業我也確實不是很了解就填報了,大城市和農村的差距確實很大,我們沒有直播課,慶幸自己考了個二本,努力吧,為了更好的自己和將來!

@爾嘉

作為一名一線的年青教師,看的淚流滿面。心中有太多感觸,想起自己曾經也俯首案間,埋頭苦戰,又想問問自己當老師沒幾年,活那麽累到底是為個啥?然後哭著哭著好像有點明白,在任何年齡階段,每個人包括自己,我們都曾“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都曾用堅定的心來追逐、擁抱、分享美好,這世間的力量不就是這樣激勵和感懷著每個可以感受到它的人麽。

@兀自

我是從事教育24年的教師,也是孩子才上大學的家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孩子高中同班同學的父母60-70%以上都是研究生博士畢業,對孩子教育付出是相當多的,規劃可以說是從出生就在做。看到文中貧困地區孩子的狀態,隻期盼政策全盤考慮、科技真正為人服務、每個人也要負責任的努力拚搏。

即將到牛津大學做博士後,想到了以前看不到天空的時候

@湘衡師李玉林

老婆也是一名鄉村中學教師,當她在教師工作群裡轉發此文分享給同事們學習時,竟然被校長私信批評意思說別發那麽負能量的東西……可作為高校老師的我讀此文卻飽含著感動的淚,意識到這也許是貧困落後地區學校鹹魚翻身比較現實的路徑,覺得滿滿的正能量呀!也許這也是當今某些地區教育落後卻無法改進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演鋒

難以想象在差距如此大的境況下,遠端的老師和學生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別忘了遠端的感受是不能和現場聽課比的呀,感動中……想當年自己弄農村出來,高考結束還不知道專科和本科的區別,也不知道電機專業和機電專業的區別,也不知道華東工學院的“工”是什麽意思,懵懵懂懂填了去讀了。北京上海的學生考名校就要容易得多,為什麽會有政策的差異,那涉及到一個人為什麽會投胎到好地方或差地方,一切都是因果呀,但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和汗水,去種下好因,還是會有好果的,因果是很公平的。

@馬輝

深夜看到此文,不禁感歎,農村孩子走出來多麽不容易。晚上和研究生同學還在聊這個話題,我永遠不會忘記有次在大學宿舍裡,兩個農村同學一起對話的場景,一個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讀研究生,畢業了還能找到這麽好工作(一家大企業高管秘書),另一個說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能讀上博士……我就是那個後者,畢業後目前在北京一家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工作。我也是如同文中的孩子一樣,從偏僻的農村出來的,知識改變命運。

@一朝

這個我是真的有感受,雖然不在雲南。以前高中在新疆一個小縣城上學,學校老師雖然還不錯,但是知識水準,教授能力都差的很多,到好在有浙江溫州援疆老師,雖然沒學期這些老師隻呆3個月,到對我們來說真的很好。我的成績也在有了援疆老師的教授後快速上升。這些老師負責高效。不過這些老師數量不夠,每個班可能只能分到一個,而且一年半就走。但我們的影響也很深刻。

@冰雪聖靈

我目前在昆明就讀於雲南師大附中,這是全省最好的高中。我們與成都七中有合作,同時,祿勸一中也是我們的幫扶對象。雖然,我們已是集中全省最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但相比起東部和中部學生還是會深感無望。那麽,我們更可以想象祿勸一中的同學們是什麽樣的心情。這樣的落差,確實太大!

@宋沐玶

我所任教的學校比祿勸更閉塞、更落後,學生自由散漫、沒有規劃、沒有目標、不願吃苦、不想改變。看完文章,我淚流滿面,能進網絡直播班的孩子是幸福的,起碼他們看到了希望,有了變優秀的平台。

@Ester

看完好想哭又好開心,之前機緣巧合跟著一個減貧的考察班跟了20天,每次課都會提到的一點就是減除貧困的根本在於教育,只有下一代素質提升了,才有脫貧的可能,如今實在的看到了他們也能擁有一線希望,真的是感動得想哭。

@妞(o_0)

小縣城出來的孩子,那年整個年級就不到10個人考上了一本院校。到了大學和城市來的同學溝通,他們表示不相信,說我們一個班都不止10個學生考上了一本。那時候第一次感覺到了差距。

@流浪的笨小孩

想到了自己很心酸,作為一個山區農村貧困戶,從村小學到大隊初中再到鎮高中走過來的,深有感觸。想到了初中語文老師剛下田插完秧挽著滿是泥巴的褲腿來到教室,帶著老花鏡操著方言給我們念 滿江紅的情景。想到了數學老師一位大胖子每次講完課給我們布置完作業後,都會側過身去躲在講台挪起的書本後拿起一本封面是裸女的雜誌翻看著。想到了高中英語老師一位臉龐黝黑,滿口齙牙的農村婦女據說在她們是個高中畢業的高材生,同樣不會國語操著滿口方言給我們講英語語法。我自己是一個學習非常非常拚命的人,但也從來沒有想過高考能夠過本科線,因為班裡123人最終只有一位高考成績剛好通過三本線……以前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是自己學習能力不行,但慢慢的發現了一個從沒有人告訴我的事實……

@黃瓊慧

我也是從雲南的某個小縣城出來到北京上學的農村女孩,城市裡的人根本不懂,也無法想象農村的閉塞,教育的落後,生活的差距,每次身邊的同學談論去哪個國家旅遊,打算去哪個國家留學,自己根本想都不敢想。化妝品的種類,口紅的色號完全一點都不懂,出去吃個飯也會下意識猶豫不決,北京物價高,什麽都很貴,學習真的跟不上,有時英語口語都不敢說出口。

@田子

魯西南的某縣中學,升學率二本個位數!我從那裡考出來後,一直讀書,目前即將到牛津大學做博士後。見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同的階層,想到了以前深陷在貧困縣中學裡看不到天空的時候。

@絲右湘茗

我讀書的普通中學,全校200多個學生,一年只有一兩個考過本科線,考上一本的幾乎沒有 看到這篇文章,我激動的熱淚盈眶,希望未來孩子們可以有光明的前途。

@1433223

在小縣城讀高中,我甚至不知道大學之大在於哪,全憑自己一口不服輸的氣硬著頭皮上來的自己,回首都快把自己感動哭。

@大力水手

無力吐槽,只有當老師的才真的懂。直播班並不適合山區的學子,七中確實讓山區縣城老師看到了高水準的教學,但是直播課讓學生痛苦不已,跟不上進度,聽不懂,有毛的效果!建議作者去調查一下成都七中的商業推廣力度,到底是山區需要直播課還是不得不接受直播課。

@我可以

文章前半段和後半段給我的感受完全不同。前一半我在想,我們山區的學生高考的分數線不同,基礎不一樣,不應該這麽摧殘學生,每天睡四五個小時其實對身體真的不好。

後一半我又在想,我們為什麽就要認為自己比別的地方弱呢?做一個強者更好啊。

@江磊

多麽希望當年我的高中能有這麽一塊螢幕。千禧龍年我進入魯西南一個普通高中,學校位於一個鄉鎮的高粱地裡,不,是玉米地,因一個縣城裡長大的老師分不清玉米和高粱,把我們帶溝裡去了。從高一開始,老師陸續流失,經常無人教課。

先是英語老師不甘於每月三百多的薪水,去了沿海地區尋夢;後來班主任語文老師考研去了省城。高二開始經常看不到新語文老師,幾個月後這個老師去了本市一個富裕縣任教,工資翻了幾倍。後來從鄉初中調來一個語文老師,沒多長時間這個老師竟被縣一中要走,又從鄉初中調來一個語文老師,這個不走了,但學生們覺得她講的不去學生自己講的好,也許是沒經驗吧。之後化學老師去縣一中了,又是從鄉初中調,新化學老師經常問問我們他講的對不對。後來生物老師也去了縣一中,這次沒按慣例出牌,從教導處調來一個生物老師,天知道他講的是什麽。高三了,老師們還在流失,物理老師也走了,有點本事的老師都走了,學生們間斷性無老師,無熟練講課的老師,更無有經驗的資深老師,我們多麽渴望當年能有這麽一塊螢幕!也許他真能改變一些人的命運!我高中最差成績是班裡第四名,最好的時候是年級第一,高考我上的專科。

@YOU

我也是從縣城出來,20年前上大學時候,見識體驗遠落於省城同學……一些貧困縣城的見識閉塞就更可想而知……看完淚目,想到貧苦同學的苦讀和自強,更感動這種網絡教育的向善與向上,破冰前行的高中直播課堂,在並行的空間,上演著時代的《變形計》……

@滕十八

教育品質的差距,真的是條鴻溝。有位摯友是我高中同學,絕對比我聰慧,鄉下初中天天夜課又勤奮好學中考發揮順利才進的跟我一樣的高中,而我初中是玩著念念最後又沒考好才落到那個市裡排號第二的學校的,這所排號第二的學校品質也不差,每個理化班沒考上本科的就那麽一個二個。

@萬祥

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拓展人生!因為,我是親歷者:30多年前的那個夏天,我從南丹高中考上了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至今我都還清楚地記得,初中畢業時家裡給的出路是報考中師,而那年我身高只有1.37m,上不了中師,因社會輿論作用,家裡在開學前三天才同意讓我上高中,誰曾想,高中的日子我過得異常艱難,最後竟不得不到縣城附近離學校三公里多的拉要村剛認識的朋友家混了一年的飯,並從靠近貴州、離縣城近百公里的月裡公社鄉下朋友家裡借得一點錢交了預考、高考的報名費、資料費、體檢費等各種費用方能決勝高考到武漢,所欠學費則是在領取華中師大錄取通知書時,在丹高時任校長唐帆家的飯桌上多位長官和老師異口同聲的讚賞中得以免除的。

@Fiona

作為一個從普通縣城高中(和文中被直播的情況差不多),二本大學,世界top25外國大學研究生,可以說我一步步見證了教育資源懸殊的差距。

在這之間有幾個轉折點:1.大一去北京參加某比賽決賽時,參觀了人大和北外,被那裡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資源所震撼,想著要是我也有那麽好的學習條件就好了 2.新東方托福班遇到的都是985的孩子,他們口語之流利,性格之自信開朗,都讓我羨慕(即使我高考英語126,高中三年沒有一節口語課,大學周圍同學四級都是低分飄過或者不過) 3.參加CFA補習班,遇到無數出國的孩子,多倫多本科美國研究生,不要太多,聽著他們講自己的經歷,除了羨慕還有些許自卑 。

最感動文中的高三女生說,要比他們更強,不放棄真的是最棒的信念了。即使我目前的狀態不太理想,但我還是沒打算放棄,見證那麽多差距,我也想告訴所有在縣城或者在二本的朋友:只要你相信,改變命運的機會一直都在,即使終其一生都達不到別人起點的高度,但是一步步比自己好,為自己的孩子創下一個更好的環境,都是可以實現的。

我當時出國考研究生的時候,父母親人都不相信我能考上,其中艱辛不想提及。但上了這個學校才發現,其實最艱難的不是入學,而是之後的考驗,遇見比自己更聰明的孩子更好的家境,在競爭中一敗塗地的時候,不確信自己能繼續跑多遠,但不後悔。

@塗毛毛

山區孩子特感慨,二十年前小學,印象裡只有三門課:語文,數學,還有一門叫什麽社會與自然。壓根不知道什麽叫音樂,美術,英語。上中學音階都不知道怎麽唱,連個is am are 都分不清,第一次英語測試考了29,後面城裡的女娃92,差距啊;後來中學上大學裡,差異更明顯,無論是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比不上同齡人,所以往往一開始不怎麽參與社交或者合群。有興趣學,沒機會學,這應該是很多缺乏教育資源的偏遠山區的痛點,所以很多山區小學越來越少學生,老師也越來越少人,都跑城裡了。直播形式的知識共享是個好事情,比看某些網紅直播“吃屎”更有意義,連丁三石都拿出一個億支持了,希望以後不要被商業化汙染吧,否則就成了噱頭,落實好了,真的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李沐子

竟然看哭了,我和我弟都是高中看直播然後高考的,深感和成都七中的差距,不過有差距會有壓力與動力,是網絡直播班給鄉村教育投射了一束絢爛的光芒。

@莫婷婷

今天認真看這文章,難忍眼淚。“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大山裡的孩子唯一的出路。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貧富差距存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存在,但是我們今天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一切都在使獲取知識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大山裡的孩子與城裡人智力上的差距並沒有那麽大。只是他們的生活背景,限制了他們的眼界。但我們需要的,也許正如文章所言,鑿開一口井,露出一片天,他們就會拚命往上爬!大山的孩子不要怕!

我也一樣是來自十八線不知名貧困村,親身見證著知識的力量。為什麽一定要讀書,不是高考有多重要,而是知識會改變的眼界和能力,你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你會有更多人生的可能和選擇。學習不是一定讓你飛黃騰達,也不是一定要成為所謂“成功人士”,而是幫助你找到,最喜歡的工作,最舒服的狀態和最好的自己。

感恩知識帶給我力量。

@臧延鵬

教育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暴力犯罪,家庭問題最便宜的投資,謝謝七中,謝謝所有直播老師的參與,付出,更感謝網校。謝謝記者讓我在幾近崩潰的工作生活中讀到這篇文章。

@考不上不改名

我就是遠端的7.2萬分之一!只能說見識了知識鴻溝的無限擴大。

@yale

通篇下來幾度熱淚盈眶,當年求學經歷依稀歷歷在目,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只想深切的感慨一句,這應該是科技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Mr. Lee

感動,為七中點讚,川大四年,早已聽說七中威名。同時,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五點多起床,偷偷爬到教室看書,三分鐘熱度吹來,蠟燭的光熏得眼睛生疼。教育是避免貧困代際相傳的法寶。

@卿卿明月詩

大晚上淚眼模糊,我也是其中一員,靠自己走出了一小步,我還在高中,還有未來等著我。

老師,什麽是公園

@Ayumi Hamasaki

我記得去年暑假去山裡支教的時候,一個四年級的學生下課後來辦公室給老師背誦26個字母,因為老師教了一節課她都沒會……那個畫面我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想哭。

@嶸兒

前些年,在偏遠山區學校任教的時候,有次上課,說到公園這個詞,有個孩子特別不理解,她說,老師,什麽是公園?我當時心裡好難過啊,突然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當時學校老師特別少,我除了上不同年級的英語課還要上一年級的語文課和音樂寫字等科目,所以,為了方便教學,我買了一個教學軟體,下載了很多動畫資源,包括配套的課件,孩子們覺得特別新奇,而且上課效率真的高很多……山區孩子雖然“見世面”的少,但是可塑性特別強,當年畢業會考,我們還拿下了鄉鎮第1和全縣第9的好成績!(全縣49所學校)其實真的不必自卑,自古“英雄不問出處”,不設限,因為你們的潛力無限!

@小米

今天考完一場試,加上這篇文章的講解,突然明白為什麽而學,那些年只知道學習、看書,不久之後就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麽,應該怎樣學,為什麽學,而今一切似乎豁然開朗。這些年不該浪費的青春,已無處彌補,只求在前方路線上不再迷失。 一個來自山裡的聲音。

@嵉嶼嶼嶼嶼嶼

其實祿勸一中能考出這個成績真的很不錯了。而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四線小城裡的普通高中。一個年級也就900人,上重本線只有50人,從未出過清北。除了經濟上可能比祿勸好一點,其他方面真的差不多。都處在井底,他們有光,我們沒有,但都得堅持下去。這就是現實。

@王攀

看完一聲長歎,我是雲南農村出來的,高中時候,從沒聽過一節完整用英語講的英語課,四年高中所有英語考試只有兩次及格,真難想象在這種情況下我最後竟然考了六百多,進了211,如果能有幾個好一些的英語老師或許也能上清華北大。

@WY

我們當時沒有擁有這塊屏的條件…猶記得初中時同學騎自行車兩小時到學校頭髮結冰,高中冬天沒有熱水,男生先去打場籃球,再去洗冷水澡,剛開始刺骨,後面全身通紅髮熱,再打盆子滾飯,那酸爽……好在同學都熬過來了,大都在大中城市或者縣城安家落戶,至少下一代不用受這些了……想說的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煩,現在辛苦點將來幸福點。

@十安

我曾經就是網班中的一員。現在大學畢業一年啦,看到這個真的覺得熱淚盈眶。

@唯。夏

那是市高中與縣高中的殘酷對比,那農村高中呢?我所在的農村高中,高中三年,每一天都盡量擠出最多的時間來學習,吃飯是浪費時間的事,飛速解決或用別的代替一下沒有那個學生會比縣城的同學懶,而在教育資源分配上,高中畢業卻還是不會用電腦,老師沒有教育實物工具,只有盡力講解理論,一切靠自己想象。學校老師也很拚,從早上5點50到學校,就要晚上11點到家,每天批改大量作業,講解各種題型,在高考最後一段時間,更是生怕漏了什麽沒講到,有一位老師甚至5號還在改試卷,5號到了高考賓館給同學講試卷。沒有一個老師會輕鬆懈怠,哪裡是8小時工作製,這已經不是工作了,可為什麽高考學校出的成績還是這麽差???我沒想通,也想不通。只知道高考,是農村人的唯一出路,可以擠進中產的方式,不讓父母失望,更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選擇了複讀,我相信我的老師,也相信我自己,讀書這條路,一定要走到頭!

@Joanna 麥麥

我以前也是農村學生,高中去到市區最好的中學、大學去到華南最好的大學,一開始都覺得跟市區、省城的同學很大差距。一開始自卑、焦慮,後面慢慢熟悉了節奏,自己主動改變學習方法、向同學請教、向老師申請指導,逐漸趕了上來,很快又名列前茅,成績是不錯的。城區同學偏自利懂規劃會生活,懂得生活學習兼顧、張弛有道。鎮街學生偏純樸,能吃苦,比較執著,但是一旦有目標和方法牽引的話,會進步很快,極可能會成為黑馬。當中的焦慮、自卑伴隨著自己的成長,煙消雲散,然後又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和進步。不斷循環。人生路上,更需要良師、指引和規劃,才能有長足的持之以恆的進步。同時,要對生活知足常樂,懂得感恩。

@玉珂攝影

小學老師動不動就布置一些正常人難以完成的作業,為了讓學生記住,常常一些字詞寫20遍到30遍不等,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初三。初中老師的絕招是上不了60分就打板子,差幾分,打幾下,記憶尤深的是初三快中考挨了15個大板子,那個男老師下手不是一般的狠,每一下都是痛徹心扉。高中上課,老師用PPT,感覺特別神奇,不停的問同學,PPT是什麽東西,因為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高中好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人考上清華大學。高中如果想讓老師判自己的卷子,先給老師交錢,從來沒有一個星期不收錢……

到了平中上學,唯一的樂趣就是下課和同學一起踢毽子……大學是夢寐以求的,像我們這樣的孩子,考一個專科都是不容易……

@Alina

看完淚目,貧困山區走出來的我,聽他們講牙齒不正為什麽不矯正,不知道什麽是托福雅思……字字入心,整個大學還是扎在圖書館裡,很少參加社團……那些無形的距離,推著我一直往前跑。即便教育不平衡,有光照進來就有動力和希望。願山區的孩子們都能早日看到這束光,努力改變現狀。

@自律

“(報導原文)曾經有北大的農村學生告訴我,她幼年時聽朋友討論麥當勞、肯德基,被人問牙不整齊,為什麽不矯正,全都只能低頭沉默;到了北大,同學們說自己在洛杉磯、舊金山,或者世界各地度假,她還是插不上話。祿勸今年考上清華的那位學生說,他要繼續熬夜才能跟上進度。”

是我呀,只有繼續努力才會繼續前進。

@星夜

我也是7.2萬之一,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績,成都七中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武士喵

根據我春節回青海海東指導表妹準備高考和拜訪她老師的情況來看,小地方的老師水準不差的。老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實踐過程都在追趕先進,而且他們遇到自我感覺不足時,都會上網找名校公開課來彌補和提升。但是學生卻紛紛因“小地方爛學校”的自我認知而信心不足自暴自棄,不能跟著老師走,老師也拖不動。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中展示的教育奇跡,並不是螢幕背後名校老師的教學內容帶來的,而是螢幕背後的教育資源極度傾斜和享有特權的感覺催動了傑出人士班學生的傲氣、闖勁、自律心讓他們成績進步。一旦螢幕不是特權了,這些學生多半也就懈怠了。“螢幕改變命運”可能只是觀測的bias,本質還是“資源改變命運”,和螢幕不螢幕無關。

@小-車ju

轉:查了下祿勸縣的高考資料,發現該縣每年差不多有2000多考生,能夠進一本的大概一百多,錄取率始終在5%左右。而祿勸一中的一本錄取率則從10年的5%到18年的12%,進步明顯,直播班確實功不可沒。考慮到祿勸一中的考生幾乎佔了祿勸縣的一半,然而卻對整體一本錄取率沒有什麽影響,合理的推測就是這兩年祿勸一中把該縣最好的生源都收進去了。也就是說,我們只看到一中的進步,卻忽視了其他學校的倒退。如果再考察直播班和普通班的這幾年來的高考成績,你也會明顯看到直播班越來越好,普通班則退步了。也就是說,教育資源和優質生源都聚攏到直播班,於是我們看到了“奇跡”。然而在奇跡背後,是幾乎沒有變化的整體水準和被遺忘的普通學校和普通班的孩子。

@阿鼎

作為教師,對建設這塊螢幕的師生及關注教育平等的媒體和記者表示敬意。另一方面,我並不認為貧困地區教學薄弱學校現有整班製學生參與成都七中課堂教學是值得倡導的做法。教育教學的真諦是因材施教!完全跟隨七中的教學進程和節奏,薄弱學校的絕大多數普通學生將被甩棄!因為無論是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教學方式還是適應性,雙方的師生都有極大差距。如果七中教師不能在備課和教學全過程兼顧兩頭,僅僅是輸出影片無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建議弱校不搞一刀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型,建樹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和目標,以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提高。

@逆流成何

貧困地區的師資確實要差點,我上高中的數學老師講課講到一半,不會講了,老師水準如此,學生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條件優越的家庭,課外都有補習老師,光靠一張網絡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關鍵還是要提高師資和學校管理水準。

@wjj的半顆糖

對不起,因為作為一名剛入職的高中教師,我會忍不住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我很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教師都在承受著怎樣的壓力。他們的工作量會是多麽的巨大。所有人都在看學生,而對於教師的付出卻是只有寥寥幾筆,你所說的高品質課,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出來的不提待遇,不提收入,老師真的是個良心活。

@Clarity

我就是扎根在遠端的一名教師,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為孩子們帶來一束光。

@Mr. Nobody

我是一名在為進入學校體制做準備的26歲男英語老師,留言是為了記住這篇文章的作者,日後終有一天中國教育會聽見我們這些人的聲音。

@Mayer

還記得前段時間迅雷招聘的“白日夢”活動,我提交的心願是希望能讓大山裡的孩子通過網絡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

我的姑父是一位鄉村教師,班裡只有四個學生。從姑父家到工作的小山村有七八十公里,但是數十年如一日,我的姑父都在學校裡陪著他的學生們一起學習成長,只有到了周末才轉車回家,陪陪姑母和自己的女兒。姑父不僅僅是將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的引用融入教學,也通過網絡向大城市展示了山村孩子們獨特的刺繡技能。通過姑父的努力,他的學生們不僅僅獲得了平等優質的資源,也能夠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對現實的差異。我能從姑父拍的小影片裡感受到姑父和孩子們真摯的感情,也能看到這些鄉村孩子融入互聯網課堂時的積極和快樂。在我眼裡我的姑父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感動之餘有了更多的動力。原來不僅僅是我們這些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在回頭看著,這個社會也一直在關注著並且為此努力做著一些改變。而現在,已經有光芒照進了現實,已經有孩子踏著光芒走出了井底。希望這星星點點的光芒能遍布夜空,讓這普天之下的孩子們都有夢可做。

中國青年報出品

微信編輯|張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