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螢幕”沒有奇跡,均衡教育資源才能“知識改變命運”

這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題為《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刷了屏。據這篇報導介紹,成都七中開設網絡直播班16年來,為200多所貧困地區的學校提供優質教育服務,7.2萬名學生在遠端同步學習,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不少人因之改變命運。

文章讀罷,讓人五味雜陳,既感動於“這塊螢幕”給山區孩子帶來的希望之光,也心酸於大山深處不知還有多少“被貧窮限制了”的想象力。此外,正如一些跟進報導所指出的:有很多消息,《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並沒有寫到。比如,看成都七中直播影片的機會,只有少數優等生才有——祿勸一中1300多位高三學生,只有兩個網絡班的學生可以看影片(2017年之前只有一個班)。

筆者無意於糾結各方報導所呈現的一個個側面,比如這塊螢幕是做公益還是做商業,有沒有個人在其中大發其財等等,畢竟所有側面綜合起來才能還原事件的原貌。

但圍繞於“這塊螢幕”的種種感動和爭議,讓我不由得想到了前些年一位親戚的“內心糾結”:高考臨近,孩子突然放棄高考的決定讓他坐臥不安,一天幾個電話找人勸。但孩子卻異常平靜:“上四年大學,一年得花兩萬多,到頭來工作還是不好找,不如現在出去打工。”在她就讀的鄉鎮中學,升學率低,上好大學難,棄考的同學屢見不鮮,“除非你考上一線名校,否則念書也念不出頭”。

這番對話,像極了“螢幕”背後的隱喻。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我們從小認定的道理,然而在很多農村孩子眼中,這條路正越來越難,正如在祿勸第一中學,能看到“螢幕”的也只是“傑出人士班”。過去10多年間,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增大,但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所佔比例卻逐年下降。不少農村學子放棄高考,因為他們深知自己與一線名校的距離。

農村孩子不願躍“龍門”,症結在於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農村孩子從幼稚園、小學到初中,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這些年,教育投入越來越給力,但教育嫌貧愛富的現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動輒花上億元建設超級中學,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到少數學校。而一些農村學校,卻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數,農村孩子入學率、升學率和受教育程度遠低於城市。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農村孩子難跟城裡孩子比拚,上大學也被看作一項不太劃算的事。

“這塊螢幕”引發熱議,傳遞出的不僅有改變命運的渴望,更有社會對教育資源均衡化的焦慮。透過它,我們看到了直播教學對貧困地區孩子的價值,亦看到了當前城鄉之間教育鴻溝的巨大;看到了“螢幕”背後所承載的向上動力,亦看到了改變落後地區教育現狀遠非“連通網絡”就可以實現。

它提醒我們,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化,不能僅是看起來很美,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比如打破教育城鄉分割格局,推進教師資源配置的均衡化;比如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讓教育資源從“高地”流向“窪地”;比如加大幫困力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保障弱勢群體學生的受教育權利,等等。

技術帶來改變,但成功終究離不開人的努力。一個地方教育水準的提升,是綜合因素的結果。對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當下更為緊要的,或許是通過“螢幕”這樣的外力加持,築牢他們“讀書改變命運”的信心,並激發為之奮鬥的動力。以祿勸一中為例,直播教育給其帶來了甜頭,但背後不容忽視的一個細節是,祿勸縣的年財政收入為6.1億元,但縣裡、市裡都注資教育,使得全縣教育支出反超財政總收入3.5億元。這份對教育的專注和投入,或許就是當地孩子開始將“完全不覺得自己能考上”的名校定為自己理想大學的深層動因。

一個成功的案例,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僅僅是感動,更需要從中找到先進方法、發現教育規律,讓感動能傳遞,讓成功可複製。將“這塊螢幕”置於時代背景下審視,我們還能看到,針對寒門子弟的國家專項計劃,自2012年實施以來,受惠學生由2012年的1萬人擴大到2016年的9.1萬人……一系列可喜的變化,讓我們對“推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有了更多的信心。

補齊農村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只要多走一小步,就能讓農村學子重燃希望,社會就能前進一大步。

撰文:張砥

編輯:張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