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外扎堆大學校園,為何“留學逆差”還越來越大?

田方萌,專欄作家,南都觀察特約作者

自2017年開始,清華大學錄取本科留學生,不再採用筆試,轉而採用申請審核製。也就是說,外籍學生若想報考清華大學,只須“報”,不用“考”了。此舉引發了輿論熱議,很多網友都抱怨“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

中國高校招收本國學生和留學生的雙重標準由來已久,近年來由於後者大幅擴招,兩者差距進一步被拉大。清華大學的招生改革只是冰山一角,它背後隱藏著校園裡一隻“看不見的大象”。

“老外”扎堆的大學校園

每年十二月,北京師范大學都要舉辦一場載歌載舞的晚會——“北京留學生之夜”。我曾有幸觀賞了各國青年的精彩演出。整場晚會彰顯了“高端大氣國際範兒”,有篇後續報導稱:“來自首都8所高校、40余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中外學生演員聯袂為現場觀眾奉獻了一場國際藝術盛宴。”我在台下欣賞著表演,心裡卻隱隱有一絲不安。

節目單上印著一位日本學生的名字,她已經連續幾周沒有出現在我的課堂上了。上學期結束後,她果然未能通過考核,我只好給了個不及格的分數。

如果喜歡走訪中國的大學校園,你便會發現這些年膚色各異的學生越來越多了。雖然留學生佔全體大學生的比例還很小,但他們的增長速度遠高於中國新生擴招的幅度。

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國大學錄取的留學新生從2005年的6.1萬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萬人,增幅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錄取的國內大學生則從504萬人上升到698萬,增幅為38%。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年度數據,如果將各類留學生加總,他們的存量已從2011年的29萬人上升到2016年的44萬人,接收留學生的大專院校則從660所增長到829所。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

很多留學生來中國只是參加漢語培訓,更值得關注的是拿文憑的學歷生,即讀本科、碩士或博士的留學生。他們的增速尤為驚人,在2005年之後的十年間從每年錄取1.5萬人上升到3.8萬人,增幅為158%。

一般來說,中國高校的排名越高,留學生的規模和比例也越大。從2000年到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中的留學生比例從3.8%迅速發展到8.3%。2010年,有3219名留學生在清華大學就讀一學期以上,其中有2263人為學歷生,留學生規模和比例均居全國高校首位。2016年,北師大計劃招收245名本科留學生,同年北師大招收國內大學生2590人,留學生的比例接近一成。而在全國排名五十位左右的江南大學,2014年國際學歷生的招生規模僅為75人。

我曾在北師大為三類學生授課:大學生、專業碩士和留學生。每類學生中都存在好學生和差學生,可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最差的學生總在留學生中。有些留學生甚至連一篇通順的文章都寫不出來,還有的連中文試題都讀不懂。有一次,我同某留學生項目的負責人聊起此事,並建議他控制一下生源質量。他有些無奈地答道:“我能招夠學生就不錯啦。”那麽,中國為什麽要招這麽多留學生?

“規模優先”的教育方針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中國高校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準的高等學校,若乾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準,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為了落實這份《綱要》,教育部隨後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留學中國計劃》,表示到2020年要將來華留學人員提升至50萬人。中國教育政策的決策者意識到,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標誌。留學生招生規模擴大,尤其是學歷生人數增長,正是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準,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表現。

在這種規模優先的指導思想下,教育部於2003年確立了“擴大規模、提高層次、保證質量、規範管理”的留學生工作指導方針,《留學中國計劃》又將其修改為“擴大規模,優化結構,規範管理,保證質量”。政策目標的敘述次序往往意味著它們的重要程度,“擴大規模”總是重於“保證質量”的,而且該計劃強調的“質量”,主要指“來華留學教育質量”,即教學質量,而非學生質量。

留學生的數量達到什麽比例就夠了呢?中國人民大學留學生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曾指出:“縱觀國際上知名大學正式注冊的國際學歷生比例,一般佔到在校生總數的10%到20%。”言下之意,這應當是中國高校見賢思齊的目標。

根據《留學中國計劃》製訂的工作進度,學歷留學生數量的年增長率應保持在4.66%,來華留學示範基地每年應增加10所,英語授課品牌課程每三年應增加50個。在這種大躍進式的教育政策指導下,中國許多省份和高校都奮力擴大留學生的招生規模,開發了更多的留學項目。比如,雲南省教育廳在2010年表示,“雲南將加大留學生的招生及培養力度,爭取到2014年來滇留學生人數到3萬人,2020年達10萬人”。也就是說,雲南省內的外國留學生規模將在六年內將增長兩倍多。

讀者也許會問,為什麽留學生比例對中國高校這麽重要,沒有他們就不能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了嗎?問題在於,是否“一流”並不取決於中國大學,也不取決於教育部的官員,而是由某些國際媒體發布的全球大學排行榜決定的。目前,世界上影響力較大的大學排行榜主要有三家,一份由QS谘詢公司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合作推出,一份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製作,還有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學的高等教育研究院發布。交大排行榜(ARWU,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完全基於科研成果指標,而且由本土大學評估,因此在學術界之外的影響力不如前兩者。那麽,QS排行榜和泰晤士排行榜又是根據什麽標準排名呢?

大學排名與國際學生比例

像很多“量化考核”使用的指數一樣,QS排行榜和泰晤士排行榜基於各國高等學府的多項數據,比如教學、科研、成果轉化、聲譽評價等。將這些指標標準化,再賦予一定權重,分析人員就可以計算出每所大學的分值和名次。

QS和泰晤士的計算公式都包含一項指標,即國際學生相對於本國學生的比例。前者賦予它5%的權重,後者則賦予2.5%。因此在這兩個榜單上,一所大學留學生的比例越高,評分也就越高,而與生源質量無關。比如,在泰晤士2016年的榜單上,牛津大學排名第一,芝加哥大學排名第十。就留學生與本土學生之比而言,前者為35%,後者為24%。芝大招收的留學生素質也許高於牛津大學,但由於比例較低,就會失掉一些分數。

為什麽這兩大排行榜只看重相對規模,而不是絕對質量?我猜想有兩個原因。一是生源質量難於比較——清點人頭總是易於測試水準。二是這兩大排行榜都有英國背景,而英國大學的留學生比例較高。給予這一指標更多權重,可以提升英國大學的排名。與純粹基於科研指標的交大排行榜相較,這一點就顯得更清楚。在2016年的泰晤士榜單上,有三所英國大學進入前十,分別排在第一、四、八位;而在當年的交大榜單上,只有劍橋大學進入前十,排在第四位。

我們是否應該更看重交大排行榜,而非另外兩家的榜單?中國教育界的領導們很可能不會這麽想,因為國內高校在QS和泰晤士排行榜上爬升得更快,更容易“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準”。

例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2016年的交大排行榜上分別處於第71位和58位,在泰晤士榜單上則處於29位和35位,在QS榜單上則處於39位和24位。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家的排名參考了很多主觀因素(如同行和雇主評價),它們的客觀指標也更具操作空間。針對排行榜的各項指數,有些高校的領導班子積極應對,采取多項措施提升本校排名。進一步擴大留學生在全校學生中的比例,無疑有助於做到這一點。

此留學生非彼留學生

除了有助於提升大學排名,來華留學生也常常被視為“國際人才”。在2014年12月召開的全國留學工作會議上,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發言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但引進的來華留學生卻還不多。廣納天下英才,大力吸引外國留學生,可以很好地平衡當前的留學逆差,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真正的留學大國,同時參與到全球人才競爭中,享受全球智力共享、留學經濟等‘留學紅利’。”王輝耀先生為改善中國的移民政策做了很多工作,可他在留學生問題上並不具有一線的教學經驗。

由王輝耀主編的2013年度《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指出,中國面臨嚴重的“留學赤字”,我國出國留學生與在華留學生人數之間的“逆差”由2004年的31.6萬擴大到2012年的80.9萬。“留學逆差”和“留學赤字”顯然借用了國際貿易的概念,它們為中國的留學生擴招政策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支持。留學教育屬於一種服務貿易,中國留學生對外支付的學費顯然高於外國留學生支付給我國的學費。

問題在於,一個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是否應當保持流出人數與流入人數平衡,就像做國際貿易一樣?一個非洲學生就讀於廣州某大學,這對中國的意義是否相當於一名北京學生就讀於美國某大學?

如果隻考慮學生數量而不計生源質量,我們很容易計算“留學逆差”。然而,此留學生非彼留學生。中國吸引的留學生,其平均質量不僅遜於美國吸引的留學生,而且明顯不如中國本土的大學生,在各個層次的中國高校都是如此。

無須借助實證數據,我們就可以從選拔機制上推斷出這一點。大部分中國家庭無力承擔子女留學國外的高昂學費,因此高中畢業生大都會參加高考,爭取進入國內較好的大學。除了北京上海等較富裕的地區,北大清華基本可以保證吸收到國內最好的生源。其他學校也可以依靠自身實力,吸收到與其地位相稱的生源,幾流大學就招收幾流學生。

然而,留學生的招生狀況並非如此。中國的一流大學招收留學生,不得不參與國際競爭。除了對中國文化抱有特殊興趣的青年,國外學生首先會考慮申請歐美大學,和中國學子的留學趨向一致。因此,中國的一流大學也只能招收到其他國家二三流的學生,而中國二三流大學能招到的留學生素質就更等而下之。

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巨大,高考競爭激烈,北大清華的本土生源質量不見得遜於哈佛耶魯,而留學生的水準卻不如美國一流大學。這就造成了同一所大學內,中國學生與留學生具有顯著的成績差距,也解釋了為什麽最差的學生總在留學生中間。

高校管理人員的觀察為我們也提供了佐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曾編輯過一本留學工作論文集,其中收錄了各高校留學工作人員的經驗總結。中國人民大學的留辦人員張偉發現:“留學生的素質與中國同學有較大差距是客觀現實,但是不能因為生源素質相對差就放寬培養要求,而是要在平時多指導,努力幫助他們,以縮小與中國同學的差距。”

北京大學的留學工作人員謝新則稱:“雖然留學生學位生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考試成績與中國學生的要求基本相同,但由於語言、文化和知識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留學生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是必須面對的現實。”由於國內外生源質量存在較大差距,中國高校是不可能通過多招留學生平衡所謂的“留學逆差”的。

擴招政策弊大於利

中國的留學生政策具有多重目標,除了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還有著外交戰略方面的考慮。比如,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有些高校加大了針對沿線國家的招生力度。這些國家來的留學生有助於促進交流,推動發展,傳播中國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然而,中國高校的學生同外國留學生接觸後,容易產生一種印象,那就是“他們學習不如我們”,對非洲和亞洲學生的印象尤其如此。

其實,不是這些地區的學生不如中國學生,而是錄取政策的雙重標準造成的。

有位北京大學畢業的青年教師告訴我,北大每年招收約二百名韓國大學生,在整個山東省才招一百多人,山東的人口是韓國的兩倍多。北大放棄了中國本土的優質生源,卻招來二三流的韓國學生提升“國際化”,實屬得不償失之舉。由於韓國學生學風不佳,北大學生積怨已久,他們之間還為此爆發過衝突。在很多大學,韓國學生在留學生中佔有很大比例,所謂“國際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韓國化”。例如,北師大今年招考本科留學生,在全球設了兩個考點,一個在北京,另一個就在首爾。

中國重點大學的本科留學生約佔一成,這意味著也有一成左右的各省優秀學子只能進入差一些的大學就讀。如果招生政策使用同一標準,這些中國學生本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難怪他們會產生“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的不平之感。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叫“尤平博”的北大學生抱怨說:“我很憤怒一個國家的最高學府居然不能給自己的國民,自己的優秀人才一個基本的國民待遇。”

除了巨大的機會成本,留學教育的直接成本也很可觀。中國高校的聲望和師資都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提高,漢語也不是國際通行的英語。如果想招到還算合格的留學生,就得靠提供獎學金了。

根據教育部公報,2016年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有4.9萬人,佔來華學生總數的11.1%,根據學位高低,每人每年約在六至十萬元之間。加上各地和各校提供的獎學金,總規模估計有幾十億。就其性質而言,政府獎學金相當於給予其他國家的一筆巨額援助。這筆“留學援助”若能節省一部分,用於資助或獎勵中國的優秀學子,也會有助於緩解中國當前的教育不平等問題。

此外,由於留學生平均素質較差,高校教師不得不多花時間教導他們,這其實是將教育成本轉嫁到了教師身上。某名牌大學的留辦人員提出,對留學生應當“同等對待,適當照顧,嚴格要求,加強指導”。“適當照顧”其實就是降低考核標準,“加強指導”則意味著增加工作量。每當為水準很差的留學生批改論文,我都會思考一個問題:“當初為什麽要招他們?”

“假洋鬼子”與申請入學

行文至此,讀者可能以為我反對留學生教育。作為留學生的老師,我很喜歡那些外國青年——他們都很可愛。我只是反對使用雙重標準招收中外學生,尤其當他們都就讀於中文授課的學位項目。長期以來,中國大學針對學歷留學生采取了單獨招生的政策。例如,申請本科的外籍學生不需要參加高考,只須參加專門為其組織的入學考試。考試內容接近高考,難度一般低於高考。高校降低錄取標準後,就可以保證留學生的規模,可清華大學今年為什麽還要從筆試改為申請呢?

新招生方式引發爭議後,清華大學的負責人回應說:“申請審核製是比較通行的本科國際學生選拔方式。改用此製,是為更全面考核報考學生的高中學業水準、中文能力、綜合素質”等。在最近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司司長許濤也表示:“我們相信清華大學是采取了國際的做法,可以選拔到優秀留學生,而不是降低門檻。”表面上,“與國際接軌”的說法很可信,也符合教育部的《留學中國計劃》的方針:“改革來華留學人員招生錄取辦法,采取國際通行的審核、考查、考試等相結合的靈活招生方式。”

然而,一位負責留學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我們都知道,清華這樣做,其實是為了招收真正的國際學生。”在以往的筆試錄取制度下,一些有條件的父母,會為子女弄個其他國家的公民身份。他們以留學生的資格參加考試,這樣考取名牌大學比北京戶口的優勢還大。有鑒於此,教育部曾發文規定:“自2010年起,來華留學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即便如此,有些國人還是會鑽政策的空子,清華的招生改革就是希望將這些“假洋鬼子”排除出去。

清華大學改用申請方式後,期待優秀生源能夠擴大,從而“加大申請者的競爭難度”。然而申請比考試的主觀成份更多,人為操作空間更大,不見得能保證招收到比以前更優秀的留學生。一位北大的留學工作人員承認:“(考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公正和質量,但也因為缺乏靈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層次的學位生生源。”也就是說,申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公正和質量。決定競爭難度的根本因素不在於錄取方式,而在於錄取人數。假如清華大學將留學生規模減少一半,生源質量就會明顯提升。

中國高校目前實行的留學生擴招政策,是一種“打腫臉充胖子”式的國際化。這種做法不僅減少了中國考生的入學機會,長期來看也不利於國內大學提高國際聲譽。儘管大學排行榜隻重比例,不看質量,可留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能力還是會通過其他方式反饋到國際社會上。就像某些大學曾經開辦賣文憑的培訓項目,最終還是會讓這些項目聲譽掃地的。此外,擴招對留學生也有不利影響。由於降低標準錄取,很多留學生幾乎一入校門就進入差生行列,整個學習階段都面臨巨大壓力,有些人就自暴自棄了。如果他們進入與自己水準相當的學校,本有可能繼續投入喜愛的專業。

在我曾就職的北師大,2016年某留學生項目少招了三分之一學生。起初,我有些不滿上課人數減少,可很快就發現作業質量提高了。幾位同事都反映,這屆留學生的平均水準高於往屆。規模質量不可得兼,雙重標準誤人誤己。中國教育界是否可以反思一下,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我們應該錄取什麽樣的留學生?逐步縮小雙重標準,看重成績而非數量,中國高校才會真正接近世界一流大學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