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其:藝術人應該面向人文,收於藝術

朱其

最近在討論要不要執著於做一個傑出的藝術家。我覺得執著於做藝術家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生活方式和知識素養不要局限於藝術家的範疇。

藝術人應該面向人文、收於藝術。即藝術家或藝術批評家,在知識素養上,不要只看藝術的東西,要把眼光放在文學、文化、歷史、哲學、政治、科學、經濟等作為公民全方位的視野;在生活方式也不要隻跟藝術圈打交道,更不要像現在很多年輕藝術家,人生經歷就是從美院到藝術區,不跟社會接觸,沒有作為一個普通市民的感同身受的人生體驗。藝術家或從事藝術理論批評的,首先不要把自己當藝術家,而是作為一個廣義的文化人或普通人,學習和體驗一切;懂得藝術之外的社會和作為普遍的人的意義上的人性,但這一切最後要收歸到藝術上的,藝術家之前不把自己當藝術家的積累,最終都是落實到藝術作品上的,藝術理論和批評家最終也把藝術之外的各種人文理論素養,歸結到藝術理論上的創新性思考。

2007年以後,隨著藝術區的興起,大批的年輕藝術家畢業後就直接搬到藝術區租工作室,其實這種生活方式並不好,使得一個藝術家脫離社會,天天隻跟藝術圈的人在一起,不知道作為一個普通意義的人是什麽。藝術區內又是同質的人交往,因為大家同職業的人天天挨著,在藝術和人生經驗太相像,最終大家的藝術和觀念大同小異,作品拉不開差距。

當然,現在像西方盛行個人主義,藝術家不再像二三十年代歐洲或六七十年代美國那樣的群體交往,每個人隻跟畫廊機構發生關係,藝術家不來往,沒有一定的圈層交往頻度也不好,這也是西方80年代藝術沒有大的潮流的原因。但像中國這十年藝術區模式,大家又貼得太近也不好。

藝術群體性的社會交往,最好的模式是歐洲二三十年代的巴黎,以及美國六七十年代的紐約,藝術家們住在老城區,租的房子彼此鄰近,但街區不是藝術區,大家作為個人還是混雜在市民社會,充分體會作為一個普通市民的時代感受,因為住得近,大家還是能經常在彼此工作室和附近的咖啡館交流藝術的。中國的85新潮一代,運動是在美院時期搞的,但他們都是大齡學生,在進美院前,已經完成了作為一個藝術家之外的工人、農民的社會人的體驗。80年代美院還沒有什麽西方現代藝術理論的介紹,所以“八五”一代上美院時,很多佼佼者讀了大量文史哲的書。

現在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除了一些技法,基本上內容蒼白,既缺乏作為一個普通國民和社會人對時代的痛切感受,又缺乏作為一個文化人廣義的思想視野,從12歲開始的考前班,到美院,到藝術區,一切都把自己搞的太藝術家,但真正的藝術突破,其實往往有賴於藝術之外的人生經驗和泛人文的理論素養。我一直跟學生講,學習藝術的歷史,不是告訴你要做什麽,藝術史是告訴你不要做什麽。在美院學習什麽,是為了畢業後不要再做學習到的東西,而是要從藝術之外發現可以創造新藝術的經驗和思想。

但現在年輕藝術家從考前班、美院到藝術區,其實整個過程仍然是一個畫班青年,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真正的藝術家是生活和學習於藝術之外,然後再收歸藝術,從美院到藝術區,做純藝術人,純過頭了,藝術反而沒有另辟蹊徑的創造力了。所以,不要把自己搞得太藝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