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種不同類型的顱內出血,每一種都很要命

人的腦部約1.3公斤,卻含有數千億個神經細胞,負責思考、決策的腦組織,像豆腐一樣非常脆弱經不起任何碰撞。

因此我們腦部外面有堅硬的頭骨保護,腦與頭骨之間還有腦膜覆蓋。最外層的腦膜是腦硬膜,腦硬膜沒有彈性,如其名一般是一層強韌的銀白色薄膜。中間的腦膜是蜘蛛網膜,最內層的腦膜是軟腦膜。蜘蛛網膜和軟腦膜之間的太空,是蜘蛛網膜下腔,讓腦脊髓液循環流動,腦脊髓液是透明的液體,負責運送養分移除廢物,讓大腦浮在顱骨內,緩衝大腦防止受傷。

大腦內有大量血管,負責氧氣和養分供應,並將腦部代謝的廢物運走。大腦的重量只有人體重的2%,但要消耗全身20%的氧氣養分。顱內出血按照腦膜組織分層區分,分為四種:硬腦膜上出血、硬腦膜下出血、蜘蛛網膜下出血、腦實質出血。車禍、外傷、高血壓、血管病變、腦部腫瘤等都可能導致顱內出血,在影像表現上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如何判斷患者是顱內出血

首先頭部受到外傷或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密切注意,另顱內出血的位置和嚴重程度不同,患者產生的癥狀也不一樣。出血量很少的時候,患者不會有癥狀表現,出血越來越嚴重,癥狀也越來越嚴重,如頭部疼痛、噁心嘔吐、言語模糊、無法正常應答、意識改變嗜睡等。

硬腦膜上出血

硬腦膜與頭骨相連是腦膜最外層,硬腦膜上出血是界於腦膜與顱骨之間,硬腦膜上出血常伴隨頭骨裂開與內側腦膜血管的損傷,出血會在腦膜和頭骨中撐出一個太空,但硬腦膜和頭骨之間能被撐開的太空有限,腦膜與頭骨連接比較緊的位置撐不開,會形成梭形出血,經過CT檢查就會呈現如上影像。

這類的出血在臨床上有清醒期,處於清醒期的患者雖然腦部有出血,但意識清醒,言語、舉止正常,隨著出血量的累積,腦組織受到壓迫患者可能會突然失去意識。硬腦膜上出血的量過多或造成腦部壓迫的時候,需要用手術移除血塊,將頭骨鑽孔後移除血塊並止血,最後將硬腦膜固定在頭骨上縫合頭皮即可。

硬腦膜下出血

這是外傷最容易發生的顱內出血類型,一些長期酗酒的人、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年齡較大的人,即使沒頭部外傷情況不嚴重,也可能導致硬腦膜下出血。硬腦膜下出血會聚集在腦的旁邊,CT影像會呈現半月形樣貌,出血的時間點不同,CT裡呈色深淺不一樣。

出血量大的急性硬腦膜下出血需要打開頭骨、腦膜移除出血,但不一定能立刻將頭骨放回去,因為硬腦膜下出血通常伴有腦組織受損,容易產生腦水腫,致使腦壓升高,還需暫時移除頭骨降低腦壓。

蜘蛛網膜下出血

蜘蛛網膜下出血滲出的血液在蜘蛛網膜與軟腦膜之間,創傷性的蜘蛛網膜下出血很常見,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為腦動脈瘤破裂,或是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會瞬間產生劇烈的頭痛。

處理蜘蛛網膜下出血以血壓控制為主,配合監測腦壓和患者狀況,減少腦水腫和腦壓,這種出血還會有很多併發症,容易二次出血,出血量太多的時候,動脈會產生痙攣影響腦部氧氣養分供給。

腦出血

腦出血大多數因為未控制高血壓或腦血管病變,導致血管裂開血液滲出,就是出血性中風。出血會刺激腦細胞,形成腦水腫,腦壓上升,抵達腦部的血流量減少。創傷也會造成腦內出血,醫生還需要依據患者腦出血的位置、出血量、意識身體情況來決定治療方式。

顱內出血的分類不僅會根據出血位置分類,根據患者的出血量、意識情況、原本身體情況等都會影響醫生的處置選擇及患者的預後,有的人車禍後硬腦膜上出血,開刀住幾天院就可以出院回家,而有的人腦動脈瘤破裂,馬上陷入意識不清狀態,二次出血危及生命。顱內出血的情況各有不同,但無論是嚴重還是較輕的一種都不希望發生在大家的身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血管健康,出行注意安全才是預防顱內出血的最佳方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