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戰略|民族瑰寶中醫藥行業呈井噴式發展

我一個朋友認識一位老中醫先生,70年醫齡,把脈準的令人驚嘆,因為是身邊的熟人,所以了解的多一些,很多的疑難雜病,他都胸有成竹的開藥,記得有位糖尿病患者,經過這位老中醫一年的治療,竟然奇蹟般的醫好了,在西醫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兒,中醫卻能治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千百年來,中醫養生以一種生活方式
融入了我們祖祖輩輩的日常起居
形成了沿襲至今的風俗習慣
守護著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

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
中醫藥學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
凝聚著幾千年來國人與疾病作鬥爭的智慧

回眸中醫藥發展的歷史長河更是生生不息

神農嘗百草
扁鵲創「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張仲景立辨證論治理論體系
華佗創製麻沸散開手術之先河

皇甫謐撰經絡針灸理論
孫思邈倡「大醫精誠」
李時珍輯《本草綱目》
葉天士建溫疫防治體系


大師輩出 流派紛呈


播放GIF


時至當代,我們也會發現,自家門口的中醫館越來越多,小孩有個頭疼腦熱發燒感冒的都會去做個小兒推拿,貼個退燒貼,老人身體不舒服也會去開幾貼中藥調理調理。


無形中,中醫藥已經越來越受推崇和重視了,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更是指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現在,發展中醫藥已經上升得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其實,中醫藥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歷史悠久,為人民的健康一直在做出貢獻,它不僅是醫術,同時也是哲學、道德和藝術的集合體,是複雜科學的典型代表。

所以,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發展,一方面是使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與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相協調,將其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形式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是使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讓群眾享受中醫藥健康養生的益處。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健康的需求也由單一的疾病治療模式轉向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相結合的模式;同時由於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而對精神層面文化享受的需求則在日益增長。

而就中醫藥本身而言,除具備醫療優勢外,其在預防保健、康復養生等也有著獨特的經驗。同時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特色明顯,注重人文關懷,更能滿足當今人民的健康需求。


從另一方面來講,中醫藥也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以及優秀的文化資源;因此,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對落實我國創新驅動戰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加快經濟轉型更新,促進產業綠色發展,推動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研究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要體現中醫藥的行業特點、技術優勢,要以中醫藥健康理念為引領,不斷詮釋中醫藥既是醫藥科學技術又是優秀民族文化的內涵,將技術與文化融為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正是不同於其他健康服務業的一個標籤。



有鑒於此,我們提出構建融合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設想將中醫藥文化傳承和中醫藥健康服務深度結合,無縫對接,重點在於中醫藥文化在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發展中的滲透,使產業不論是內在的核心理念還是外在的形象設計都透露出中醫藥文化的氣息。


我們相信,在尊重延續傳統、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發展規律下,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必將贏得更多傳承載體、傳播管道和接受人群,順應新的健康需求,產生新的健康實踐和產品,使原有的文化得到拓展延伸,從而激發中醫藥生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