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慢性病、治未病,中醫藥正乘風而上……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健康服務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迫切需要繼承、發展、利用好中醫藥,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類健康......


當下,在亞健康、慢性病叢生,而醫療資源又相對短缺的當下,看病難看病貴早已成為事實,圍繞「治未病之病」的養生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恰恰中醫療法對慢性病防治有著系統的理論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完善的理、法、方、葯體系,形成了防治慢性病的獨特優勢。

▼辯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


中醫學根據人體的健康狀況和生命資訊把握疾病動態變化,運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法,收集人體外在資訊,通過綜合、分析、判斷人體的整體狀態(證候),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這種診療模式,一方面真正實現了個體化診療,另一方面可以早期乾預,防止疾病演變,從而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的以人為本的醫療保健目標。

▼整體觀念與整體調節的防治手段▼


中醫的整體觀念有三方面含義:


一是人體內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認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溝通,氣血灌注,將六腑、官竅、四肢百骸、筋、脈、肉、皮毛、骨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是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自然界的變化(如季節氣候、晝夜晨昏、地區方域等)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人體則相應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三是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社會環境主要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行為,群體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動,特別是社會的安定與動亂、進步與落後,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及變化,富貴與貧困,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狀況、甚至導致疾病發生。

中醫對人體的認識,在整體觀念指導下,全面動態地把握人體的生理病理資訊,注重人體陰陽平衡,臟腑協調,形神統一,天人相應,注重人體內部整體恆動及與自然、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生存狀態,形成整體調節的治療理論與實踐。

這種整體調節的治療方式,如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益氣活血,滋補肝腎等,對治療病因複雜,多臟腑罹患的慢性病,特別是在現代醫學缺乏有效診治模式的慢性病危險狀態的治療中具有明顯優勢。

中醫藥最可貴之處是「治未病」和防治慢性病;中醫調節改善全身的功能狀態,最突出的是注重整體的理念,如今現在越來越多的西醫開始臨床使用中醫藥,相信這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某些方面面臨難題,中醫可能比西醫要好。



研究發現,中藥單方也好,復方也好,像板藍根、蓮花清瘟膠囊等,作用不是單純的抗病毒;中藥可以預防病毒進入體內,進入細胞內,如果病毒進入細胞內,中藥可以預防它繁殖。

加之中醫非藥物療法情志調養的主動乾預,以順應自然之道的情緒管理和積極心態建設,達到和藥物康復和藥物抗病毒不一樣的積極效果,重視人體自身情緒的健康調節作用;現在有比較多的西醫相信中醫藥,因為中醫藥研究在方法、技術和思維上,更多地採用了現代科研方法。

▼治未病理念指導下的早期乾預▼


中醫治未病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三方面,強調重視保養身體,顧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以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患病後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疾病痊癒後防止複發的目的,治未病倡導早期乾預,截斷病勢,在養生、保健、治療與康復等方面採用早期乾預的理念與方法,可以有效地實現維護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針對慢性病病程長、多臟器損害的特點,中醫具有簡、便、驗、廉、安的特點,能夠更好地發揮整體調節、綜合乾預的優勢,更適合臟腑功能減退,代謝功能較差,罹患慢性病的廣大的中老年人群。

治療慢性病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系統地認識人體,針對不同機體疾病狀態,建立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使用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乾預的多種療法,使機體逐步恢復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

在治未病理論指導下,針對機體危險狀態「未病先防」,減少慢性病發病率;完善慢性病防治早期乾預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生存品質,調動病人積極地健康心態,從而減少慢性病死亡率。

中醫治療慢性病理論與實踐具有明顯的優勢,療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費用相對低廉,特別是注重人體功能的整體調節,激發人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有利於對病因複雜的慢性病綜合治療與康復。

初步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人人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都會得到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標準化、資訊化、產業化、現代化水準也將不斷提高;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

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將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也會顯著增強,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防慢性病的核心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協同作用都將得到充分發揮,且中醫藥科技水準顯著提高,為以後健康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