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警示|從腎病到尿毒症,警惕腎臟「求救信號」,葯食同源強腎精!

《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報導,目前我國約有2.5億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鋼彈10.8%,其中2%的人可能患有尿毒症。且尿毒症、腎衰竭,分布於各個年齡階段,包括年輕人。尿毒症是腎病發病末期,聽起來似乎很遙遠,其實不然。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個器官功能會逐漸減弱,因此,老年人的患病幾率較大。但是近年來,尿毒症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究竟是什麼傷害了我們的腎?腎臟出現問題有哪些癥狀?冬季是補腎的好時節,哪些食物有補腎的作用?簡單易操作的食療方有哪些?你想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傷腎行為排行榜

熬夜

中醫認為:熬夜傷陰氣,傷肝,而肝腎同源,因此,熬夜也很容易造成對腎的傷害。

亂吃藥

「是葯三分毒」,不同的葯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約25%的腎功能衰竭患者與藥物的腎毒性有關。青黴素類、含磺胺類成分的抗生素藥物;布洛芬等非類固醇的止痛藥;血管收縮素轉化酶類降壓藥都可能損傷腎臟,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

另外,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土方,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不合理飲食

吃高油脂、高糖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高脂血症,還會增加患腎病的風險。另外,高鈉飲食也會增加腎臟負擔。特別是現在冬季,醃菜、臘腸、臘肉等醃製食品較多,很容易導致鹽攝取過多。

建議在飲食上,多吃些清淡食物,可以多採用蒸、煮等烹調方式;利用蔥薑蒜等調料提升菜的口感,減少鹽、醬油的使用。

久坐憋尿

經常久坐憋尿,會使多餘的水分和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長時間的滯留會使得膀胱內壓力過大,滋生細菌,引起尿路感染,甚至誘發尿毒症。

壓力過大

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神經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身心疲憊,引發腎虛癥狀。

運動過度

運動過度會讓肌肉受損,導致肌肉蛋白大量進入血液,在通過腎臟排出時很可能堵塞腎小管,導致急性腎衰竭。

酒後喝濃茶

很多人以為酒後喝濃茶可以解酒。專家表示,茶葉中的茶鹼有發揮利尿作用,酒精未能分解便從腎臟排出,會使其受到乙醇刺激,損傷腎功能。

警惕腎臟的「求救信號」

皮膚瘙癢

腎臟擔任著排出機體大部分代謝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異物,腎功能一旦受損,毒素無法排出體外,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引起瘙癢;另外膚色也可能變成黃褐色甚至發黑。

貧血

貧血與腎衰竭程度成正比。腎臟能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當其受損時,這種激素生成會減少,紅細胞產生量也會下降。而貧血會引起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水腫

腎臟主要處理水,水排不出來就會水腫,一般是早上起來眼皮腫,工作結束以後腿腫。在洗腳的時候,按住腳踝,會出現凹坑。

排尿異常

腎功能出現問題,排尿也會隨之異常:尿液可能會起泡;顏色呈棕色、紅色,甚至帶血;尿量較少,但排尿頻繁。

胃腸道不適

患者早期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的情況,病情加重時還會噁心、嘔吐、腹瀉;有些患者呼出的氣體會有尿味和金屬味。

血壓升高

腎功能的排泄功能受到影響,體內就會積聚鈉和水,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據統計,高血壓患者中約有15%的人會轉變為尿毒症。

冬季補腎三字經

護好腳

腎經起始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保暖。足底有許多穴位,睡前按揉腳心的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大便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做到大便通暢,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結構,多做運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能激發腎氣,加速排便。

喝夠水

水是生命之源,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腎臟會將身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於尿再排除體外,多喝水會加快尿液的排出,不但可以預防結石還能減輕腎臟的負擔。

別憋尿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上廁所。

按摩腰

腰部有很多穴位,如命門穴、腎俞穴、腰陽關穴、腰眼穴等,平時可經常按揉或叩擊腰骶部,摩擦腰部兩側,活動腰臀部,每天早晚各一次。

慎用藥

是葯三分毒,具有腎毒性的藥物主要有氨基糖甙類、萬古黴素、造影劑、重金屬、順鉑、非甾體抗炎葯、頭孢菌素等,一些中草藥如關木通、馬兜鈴等也可引起腎損害。使用藥物時要提高警惕。

多吃黑

中醫學認為,黑色食物具有補益腎精、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等作用。中醫理論中,腎屬黑色,根據同性相屬的原則,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海參等,都對腎有補益作用。

冬季補腎正當時,葯食同源補腎方

玉米粥

玉米渣或玉米面30-50克,鹽少許。如用玉米面可加入芝麻醬、椒鹽為佐料。煮玉米渣作粥,煮至玉米粥熟爛時,加入少許鹽,若用玉米面作粥,可先用冷水煮沸,再加入芝麻醬、椒鹽調味。可作早餐食用,能調中開胃、利尿通淋、散結排石。

黃芪粥

生黃芪30~60克,粳米60克,陳皮末10克。先將黃芪煎湯去渣,然後入粳米煮成粥,粥成時加入陳皮末即可。本方能改善腎臟功能,消除尿蛋白,增加體質。

空心菜糯米粥

空心菜葉30克,糯米30克,鹽、味精、麻油適量。將糯米淘凈瀝乾炒黃,煮成粥。放入洗凈的空心菜葉燙熟,加適量鹽、味精、麻油,攪勻即可食用。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能補中益氣,清熱涼血,解毒利尿。

海金砂薏仁粥

海金砂15克,薏仁90克,白糖適量。將海金砂加水適量,煎取汁一碗,加入淘凈的薏仁的水適量入鍋內,煮粥三碗,再與葯計一碗混合均勻,加白糖適量。可作主食服用,能健脾利水,通淋,排石。

鴨肉大蒜湯

野鴨一隻,大蒜50克。野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大蒜去皮放入鴨腹內。一併入砂鍋中煮熟,加少許鹽調味。食肉飲湯,大補虛勞,可消水腫。

黑豆燉豬蹄

黑豆50克,豬蹄100克。先將豬蹄於水中煮開,棄湯,再與黑豆共燉至爛,加適量調味品,食肉飲湯。本方有補腎、利尿、健脾等作用。

百合蓮子枸杞湯

鮮百合120克,枸杞30粒,蓮子70克,冰糖適量。先將蓮子放入清水中煮沸,後加入枸杞;煮沸5分鐘後加入鮮百合、冰糖,改文火續煮30分鐘即可。鮮百合補肺陰;蓮子健脾補腎固澀;枸杞補腎陰,補肝腎。注意:此湯適合老年人食用,尤其是陰虛者;另外,糖尿病患者食用不宜加冰糖。

腎具有排泄廢物和體內毒素的功能,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好不好與腎有很大的關係。冬天屬於「閉藏」的季節,腎主封藏,也就是說冬季進補是以腎為中心的,通過適當的補腎、養腎,使腎精更為充盈,來年身體更好,更少生病,這也正是中醫防未病的思想。圍繞冬養腎的話題,大家還知道哪些養生方法、健康食譜嗎?歡迎留言分享給小編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