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泉州申遺成功了!見證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雲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公元13世紀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對古城泉州如此描述。

澎湃新聞獲悉,7月25日下午5點35分,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在提交大會審議正式獲得通過,成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清單上再添一顆璀璨明珠,共有56項世界遺產。

據悉,“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已是二度申遺。申遺遺產點從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區面積總計536.08公頃,緩衝區面積總計11126.02公頃,分布在自海港經江口平原並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區的廣闊空間內,完整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系與多元社會結構,多維度地支撐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這一價值主題。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現場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

泉州開元寺

泉州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準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其中,開元寺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東塔名鎮國,西塔名仁壽,聳立於東西廣場,相距約200米。東塔塔基須彌座上有浮雕的釋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門龕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細,神態生動。

泉州開元寺鎮國塔浮雕

郵票上的泉州開元寺鎮國塔

二度申遺:突出泉州作為中國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性城市地位

2018年,中國申報“古泉州(刺桐)史跡”未獲成功。同年6月,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泉州項目的審議結果為“補報(發還待議)”。此後泉州申遺在總結上次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就遺產價值、系列遺產的要素構成邏輯與整體關聯,以及可持續的保護管理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深化研究和完善。

2020年4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古跡遺址日活動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曾介紹,我國2020年的申遺項目名稱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據了解,“古泉州(刺桐)史跡”更改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不僅是申遺項目名稱的變化,而且將申遺遺產點從16處增加到22處。修訂的申報提供了特定的地理歷史背景以解釋泉州(阿拉伯語和西方文獻中稱“刺桐”)在10-14世紀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列出了在亞洲海洋貿易史上尤為重要的宋元時期,泉州能成為一個卓越的海洋商貿中心的因素,並清晰地將這些因素與各遺產點聯繫起來,泉州作為中國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性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印記更加鮮明。

申報文本認為,申報的系列遺產真實可信地反映了宋元時期泉州作為世界級海洋商貿中心的整體區域布局、歷史功能、社會結構和歷史年代信息。所有遺產點和遺產要素都通過其原始位置、考古研究得出的信息、其形式和材料、傳統維護體系以及實物遺存中反映的技術體系,以可信的方式體現了申報的列入理由。

在審定世界各國提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名單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的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認為,修訂後的申報文本大幅擴展了對泉州作為一個海洋商貿中心的整體描述和背景介紹,並明確了每個遺產點的貢獻,切實反映了使泉州成為商業範圍遍及東南亞、阿拉伯地區和其他地區的,一個成功的全球海洋商貿中心的關鍵因素。ICOMOS認為,整個系列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條件已經得到滿足,儘管仍有必要確保有力的保護,以防止潛在的進一步城市發展可能破壞對每個遺產點之作用的理解,並應在每個遺產點中為整個系列遺產提供強有力的展示與闡釋方案。

ICOMOS最後建議將中國申報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按照標準(iv)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臨灣而踞:宋元時期泉州逐漸成為海洋商貿中心

泉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它從晉江和洛陽江衝積而成的狹小平原上發展壯大起來,直至北抵戴雲山脈和武夷山脈的天然屏障,南達海濱。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形成了深水灣,泉州城則臨灣而踞。

在10-14世紀的海洋亞洲時期,複雜而快速發展的航海網絡蓬勃發展,逐漸發展成為了學者所謂的“第一個全球(貿易)體系”。在該體系中,泉州處於商貿中心,並快速超越了自唐代即佔據海洋商貿重要地位的廣州。目前學者們還不能完全追溯到,泉州在宋元時期成為繁榮港口的開端,一些學者認為泉州海運發展的開端可能要追溯至8-9世紀。但從10世紀開始,泉州見證了海洋貿易的突飛猛進的增長,並逐漸成為海洋商貿中心。

泉州的成功得益於當地的地理條件,如泉州灣水域較深,通過晉江可直達城市海濱,城內還有波斯、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並且主動提升,例如在泉州灣內及晉江沿岸不同位置建設碼頭,改進南北交通運輸線,開發港口城市的山區腹地為製瓷和冶鐵提供資源,使用水道運輸貨物等。最終,在1087年建立的泉州市舶司,使得泉州成為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官方地區。此後,當地還建立了南外宗正司,進一步推動了海洋貿易的繁榮。

元代海洋貿易的爆發和泉州的成功,加強了亞洲南部沿海各港口之間的聯繫,另外國商人獲得有利條件,財富和權力進一步集中於少部分人手中。

元末明初時期,許多商人湧去了東南亞,泉州開始衰落。

根據考古發現、典籍文獻和域外文字記錄表明,中國海洋文明與其他中華文明一樣歷史悠久、不曾間斷。但客觀而言,中國開拓海洋、經略海洋的歷史極具波折起伏。總的規律是,當朝野上下同心同欲時,海洋商貿活動風正帆滿,產生了富國裕民的顯著財富效應;反之,當封建王朝與民間社會價值取向相逆時,海洋商貿活動處處受到掣肘並走向邊緣化,導致國弊民窮直至備受外族欺凌。歷史蘊含真知。對於中國歷史上大量的、極為豐富生動的海洋商貿實踐活動,推動人們從“形而下”的現象認識,上升到“形而上”的價值共識,其意義可謂深遠而宏大。

部分申遺遺產點簡介:

九日山祈風石刻

九日山祈風石刻為上次申報時的16個遺產點之一,其記載了航海祈風的祭祀儀式,反映了當時海上航行存在的不確定性。祭祀儀式向海神通遠王祈求航海順風。本遺產點包括 10 方完整記錄的石刻,最早的可追溯至1174-1266 年間,反映了一年不同季節的航海傳統。

九日山祈風石刻

市舶司遺址

這是基於近期考古發掘和研究而新增的遺產點。雖然古文獻中有市舶司相關記載內容,但其遺址直到近期才被發現。1087 年市舶司的成立,是推動泉州發展成為海洋貿易和文化交流中心的關鍵,使其具備了參與國際貿易的能力。其位於城市南部晉江河岸。雖然考古發掘仍在進行中,但目前已經有豐富的考古成果。

市舶司遺址

南外宗正司遺址

南外宗正司是遷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體的管理機構。南外宗正司的設置,進一步強化了國家政權對泉州海洋貿易的推動,體現了強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

遺址目前已考古發現兩處建築基址、一處水岸設施、一處沿岸道路,出土建築構件、瓷片等文物。

建築構件包括瓦件、脊獸、磚塊等。瓦當紋樣包括蓮瓣、牡丹、芙蓉花等花卉圖案和少量獸面紋,磚塊上刻有“官”字,表明其與官方建築有關。一些瓷器殘片上有墨書,其內容與乾支紀年、機構名稱或人名有關,是與皇族群體相關的重要線索。

天后宮

位於泉州市區天后路一號,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天后又名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 泉州天后宮為媽祖的祖廟,是海內外禮製規格最高的媽祖廟。

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是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法石真武廟

真武廟,位於豐澤區法石村石頭街,始建於宋代,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廟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有“小武當”之稱。

法石真武廟

法石真武廟依山面海,東邊便是舉世名聞的古刺桐港,廟中有千年古榕數株,現存明清建築,是泉州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東端具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

南外宗正司遺址

遺址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古榕巷60號院內。宋朝的時候古泉州經濟發達,海外貿易蒸蒸日上,很多趙宋皇族宗室來到泉州,南外宗正司就是負責掌管這些皇親國戚外居事務的衙門。

南外宗正司遺址

泉州府文廟

位於鯉城區府學路,始建於唐開元末年,這裡也是古泉州城的中心。

泉州府文廟,規製完整,文化內涵豐厚,建築優美,恢弘大氣,這裡廟學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傳播儒學的中心,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標,不收門票。

泉州府文廟

開元寺

位於鯉城區新華北路,始建於唐朝,這裡古樹參天,香火旺盛,建築精美,是泉州最著名的寺廟,也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院。寺裡有朱熹寫的一幅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地皆是聖人”。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布局,兩塔均為枋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石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不收門票。

開元寺

老君岩造像

位於泉州清源山下,造像雕於宋代,是由一整塊天然花崗岩石雕刻而成。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它是中國現存最大,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所以被戲稱“老子天下第一”,顯示了當時泉州道教盛行、民間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釋並存的社會生態。

老君岩造像

清淨寺

位於鯉城區塗門街,始建於北宋,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重修。

現在的清淨寺是一片廢墟,但是高聳的阿拉伯式門樓輪廓依在。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清淨寺是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見證了10至14世紀的泉州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歷史。門票:3元

清淨寺

伊斯蘭教聖墓

位於泉州靈山南麓,是唐朝來華傳教的穆罕默德四賢徒的墓葬。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回廊,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特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

伊斯蘭教聖墓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地處晉江華表山南麓的草庵,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庵內正面崖壁上,雕鑿於1339年的摩尼光佛造像,高1.54米,寬0.83米,儀態端莊,神態安詳,背雕十八道毫光,更神奇的是,這座就地取材雕刻的造像,自然天成三種顏色,巧奪天工。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為世界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國傳播的珍貴物證。

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

這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郊外銷瓷窯址的傑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貿手工業為顯著特點的產業結構,其生產體系和生產規模展現了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強大的基礎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

它與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等共同反映了宋元時期海洋貿易對泉州地方產業發展的積極促進。考古工作共發現南朝至清代(6—20世紀)窯址26處,其中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12處,均分布於晉江支流九十九溪兩岸的小山坡上。金交椅山窯址始建於10世紀,興盛於10—13世紀。

磁灶窯瓷器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和東非等地多有出土,並發現於南海一號、華光礁一號、韓國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賓呂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沉船上。

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

德化窯址(尾林—內阪窯址、屈鬥宮窯址)

這是宋元時期泉州內陸地區外銷瓷窯址的傑出代表,其興起受益於宋元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在發展過程中創燒出獨特的白瓷產品,顯示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本地製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德化窯位於泉州城西北約70公里處的德化縣,始於晚唐,在宋元海洋貿易發展的背景下獲得重大發展,窯址遍布全縣。其中,德化縣城周邊的窯址分布最為集中,已調查發現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29處。這一帶生產的陶瓷可由陸路運輸至南部永春縣,再經晉江支流東溪運往泉州港口。

德化窯址

尾林—內阪窯址位於德化縣三班鎮西北,窯址分布於上寮溪的南北兩岸,面積約12200平方米。考古工作已發現7座窯爐及部分作坊、廢品堆積等窯業遺存。屈鬥宮窯址位於德化縣城潯中鎮寶美山破寨山的南坡上,1976年經考古發掘揭露出一處元代窯爐遺址。該窯為分室龍窯,是龍窯向階級窯轉化的過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時期窯爐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

這是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的珍貴見證,與泉州的陶瓷生產基地共同顯示出宋元泉州強大的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

遺址位於青陽村南部的山坡上,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包括一處冶煉遺址、分布於礦山上的一組古礦洞、一處冶鐵生產者余氏家族的祖屋遺址、一段古道,以及為冶煉提供薪材的山地。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

經初步考古調查、勘探和實驗分析,冶煉遺址使用小高爐進行塊煉鐵冶煉,並以木炭為主要燃料。生產的海綿鐵經過初鍛形成鐵塊、鐵片等初加工產品後,再加工或運輸至其他地區進行鍛造再成型,製成鐵器。根據對遺址上提取的10余處炭樣進行的C14年代測定,其年代集中在10—11世紀前後。結合遺址出土錢幣、瓷器殘片的年代特徵,可確定遺址為宋代的塊煉鐵遺址。

石湖碼頭

位於泉州城東南17公里的石湖半島西岸,主體由一組近岸礁石和通濟棧橋組成,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是宋元時期泉州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外港。

石湖碼頭

萬壽塔

位於石獅市永寧鎮寶蓋山,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至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

萬壽塔

宋元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萬壽塔作為泉州灣海岸的制高點,是“海洋大通道”最主要的航標,見證了 當年“東方第一大港”的繁榮。

六勝塔

位於石獅市石湖村。該塔系花崗石閣樓式結構,高36.6米,底圍約47米,八角五層,其雕刻精工,雄偉壯麗,六勝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為泉州重要外港,傳說當年這裡有18個渡口,停泊著亞非各國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極一時。

六勝塔

作為當年泉州灣航道的主要航標塔,六勝塔飽經風霜800多年,為航海家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開道,見證了泉州海外貿易的繁盛。

江口碼頭

位於泉州江海交匯處的法石港區,含文興碼頭、美山碼頭等系列碼頭,始建於宋代,歷代沿用,屢有修繕。該碼頭內航可沿江進城,外航可揚帆出海,與海灣的石湖等碼頭,構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最能體現泉州海洋文化和泉州輝煌的海洋交通歷史。

江口碼頭

洛陽橋

位於泉州惠安縣,北宋年間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整座橋一共有44座船形橋墩、104隻石獅、7座石塔,為中國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代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造橋技術,是中國橋梁史的一個高峰,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

安平橋

位於晉江市安海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建成,長度2000多米,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古石橋。

安平橋

順濟橋遺址

位於鯉城南門,南宋年間由泉州郡守鄒應龍主持建造,長500米,寬4.6米,建成之後,與泉州的洛陽橋、安平橋共同形成宋元時期泉州的沿海大通道。 2000年10月,該橋成為為危橋並禁止車輛行人通行。後又受台風影響,橋體大面積坍塌,現僅存部分橋面和橋墩11個。

這是泉州古城與晉江南岸的陸運節點,是伴隨海洋貿易發展而建設的出入古城商業區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陸轉運系統。

它與德濟門遺址、天后宮共同體現了海洋貿易推動下古城南部商業性城區的發展,見證了商業拓展對交通系統的促進。

順濟橋遺址

(本文部分內容資料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泉州網、愛世界遺產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