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學者解讀:良渚古城遺址為何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一個銘刻歷史的日子——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

記者發現,本屆在評估要點中增加了對各申報項目Attributes(即價值特徵要素)的認定和評估。那麽,良渚古城遺址為何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記者現場採訪了部分國內外專家學者,為廣大讀者答疑解惑。

專家學者們認為:良渚古城遺址符合真實性、完整性要求,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現有保護管理狀況完善可靠,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提至全世界予以保護。

見證價值

首先,來自現場具有投票權的21個委員國的專家學者們表示,良渚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價值,提名地作為良渚文化的權力與信仰中心,可為長江流域出現的區域性早期國家提供特殊的見證。

理由可以從社會分化、勞動分工、城鄉分野、大型工程管理組織能力,以及神王合一的社會結構和區域性的統一信仰5個方面展開。

我們可以發現:迄今為止所有已發現的遺存,可依據使用功能大致歸納為4種主要類型:一是分等級墓葬,包括5片墓地、4個等級:瑤山、反山為高等、薑家山為較高等、文家山為中等、卞家山為低等。二是水利系統,包括防洪的高壩、蓄水的低壩和擋水的山前長堤,大小共11處人工壩體遺址。三是古城遺址,包括宮殿區、內城、外城3大塊。四是以玉器為代表出土器物,這些器物全部是遺產區範圍內出土的——所有這些價值要素分布在兩山之間的河網平原地帶1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形成4處相對獨立的地塊。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倪雁強 攝

比如,等級墓地,可以從每片墓地的人均出土玉器數看出級差明顯。從用玉制度看,不同等級墓地的器物級差也明顯,分為高等級、較高等級、中級、低級墓地。

而社會分工的複雜化,可從內城台地上的作坊區、池中寺出土的大量稻穀遺存來見證,有治玉的、製陶的、做漆器的工匠,當然還有農民。而內城出土的稻穀數量將近10萬公斤,說明這個社會已經有相當數量的非農業人口了。

在土地利用上,表現出城鄉分野的格局,城內沒有發現水稻種植遺跡,城外眾多中小型遺址。在整個良渚文化核心區600多處同期遺址中,存在4種聚落級差,揭示出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管理層級與控制秩序。

從土石工程看,古城加水利系統的總土石方量是1005萬立方。從玉器製作看,良渚玉器數量種類都反映了要有一定規模的製造業,在管理和分配方面的能力要求會比較複雜。從土石工程和治玉情況看,古城與水利系統兩大建造工程以及頗具規模的治玉手工業明顯促成了良渚社會的複雜程度,使之成為長江流域在3300-2300年期間中國早期國家的傑出代表。

尤其是,中國古代視作正統的“君權神授”理念,可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良渚反山墓地12號墓葬坑中獲得直接物證。

神王合一——反山12號墓出土的象徵神權與王權的2件最高等級玉器出於同一個墓穴,說明是一個人同時掌握這兩大權利。

統一信仰——遍布整個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器物上全都有這個神人獸面紋,說明大家信奉的是同一個神,意味著當時的社會有著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良渚時期的社會複雜程度在信仰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信息準確

綜上所述,提名遺產的物質遺存及其它們之間的關聯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包括提名遺產的城市形態、社會分化、組織管理能力與國家形態,揭示出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的早期國家提供獨特見證。

同時,也是一種建築、建築或技術整體、或景觀的傑出范例,展現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提名地作為區域性的早期國家,在城市規劃方面表現出一系列特徵,是長江流域早期城市文明的規劃典範。

另外,提名地在古城空間和形製上展現出的向心式三重結構——宮殿區、內城與外城,成為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進行社會等級的“秩序”建設、凸顯權力中心象徵意義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長江流域早期國家的城市文明所創造的規劃特徵,在中國古代禮製社會的都城規劃中多次出現。

同時,提名地所展現的“水城”規劃格局與營造技術,反映了人們在濕地環境中創造的城市和建築特色景觀,特別是作為城市的水資源管理工程,外圍水利系統在工程的規模、設計與建造技術方面也展現出世界同期罕見的科學水準,展現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乃至東亞地區史前稻作文明發展的極高成就,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范例。

比如,由良渚古城的宮殿區、內城、外城組成,揭示了早期國家意欲借助空間秩序的規劃,建立和強調權力的中心場所、明確社會的階層差異,這一維護和強化社會分級的空間規劃手法,與“藏禮於器”具有異曲同工之意,在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漸成範式,並在東亞地區文明發展史上獲得傳播。

此外,位於城市中心的莫角山大台地,也是早期國家最尊嚴的宮殿區,有39公頃大,是神王之國的最高級活動場所;另有池中寺遺址,是一個大型的糧倉。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莫角山大台地。

在對待“城”與“水”的關係上,特別是以完整留存至今、功能複雜、世界同期罕見的大型水利系統,充分展現出良渚先民在人地關係方面的創造性和科學性,是東亞地區人類早期開發濕地利用的傑出范例。而坐落於兩山之間濕地上的古城,再一次見證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水資源管理與城市文明和早期國家的形成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重大關聯。

綜上所述,提名地揭示出長江流域早期國家的城市文明所創造的規劃特徵,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范例。

真實完整

簡要的說,在目前已發現的國保一級的12處良渚文化遺址中,良渚古城是其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涵最豐富的,作為整個良渚文化的權利與信仰中心,最具代表性。

良渚古城遺址總面積達1433.66公頃的申報區,囊括了所有的遺產價值要素,範圍達9980.29公頃緩衝區擁有了足夠的範圍,包含了潛在的價值要素和相關的環境要素,遺產的價值整體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良渚古城遺址的4個提名片區,是以考古遺址的方式存留的,所包含的遺產價值要素在外形與設計、材料與實體、用途與功能、傳統技術等各個方面,均可對良渚古城遺址的價值特徵傳達真實可信的信息。

良渚古城遺址作為良渚文化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早期國家。

同時,良渚古城遺址揭示了這個早期國家在城市文明方面所創造的“藏禮於城”和“濕地營城”的規劃特徵,展現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乃至東亞地區史前稻作文明發展的極高成就,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新聞客戶端 |特派記者 劉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