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近視眼的防控現狀及防控新觀念

近視眼是我國視力損害的首位疾病,而大城市的青少年群體是近視眼的重災區。據2012年調查數據來看,在北京,16~18歲的青年人群中,近視眼發病率為92%;在上海,大學生近視發病率為95.5%,而我國高度近視的人數相當於加拿大人口的總和。現在幾乎人人都是近視眼,不近視反而成了「不正常」的奇特現象。

隨著資訊化、城鎮化的發展,我兒童近視眼患病率逐年上升。很多家長認為,近視眼沒啥可怕的,不算什麼病,戴眼鏡就可以了,其實防控近視的意義更在於減少近視眼帶來的視網膜疾病,可以給大家舉個數字,研究發現200度近視眼比800度近視眼患視網膜疾病的幾率將減少10倍。因此,近視眼防控目標並不是將近視度數控制,而是減緩其過快發展而引起的併發症發生。在這一點上,包括視光師、眼科醫師和青少年及其家長在內,都需要對此有一定的了解。近視眼的防控需要孩子、家長、驗光師及醫生的通力合作,而現今很多家長對近視眼仍存在認知和行為上的誤區,我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進行了總結:

誤區一:

認為孩子太小散瞳驗光對眼睛有害,可以不用散瞳驗光就能驗出正確的度數,其實兒童的調節力特彆強,散瞳目的是為了麻痹睫狀肌,除外假性近視,所以很多孩子因為不散瞳誤戴上了眼鏡,導致了度數越來越深,這一點完全是由家長造成的,每次門診看到這樣的孩子就非常痛心。

誤區二:

近視眼不願戴眼鏡,覺得戴上眼鏡就會越戴越深,眼球還會變形。這一點也是錯誤的,一般超過150度近視都要戴眼鏡,否則時間久了眼睛就會疲勞,疲勞加重就會加深度數的發展,其實眼鏡本身就像腿的拐杖一樣,有助於視力的恢復,臨床上見到很多這種病例,今年不戴眼鏡等明年複查的時候度數長了很多,後悔已晚矣。

誤區三:

不管孩子調節和眼位情況如何,一味選擇價格高的眼鏡,如漸進多焦點眼鏡、雙光鏡、防近鏡、抗疲勞鏡等。其實漸進多焦點眼鏡是為老年人設計的,國外強調青少年近視眼慎配,而在我國泛濫成災。

誤區四:

孩子發現近視眼,幾乎都是家長在得知孩子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後才發現的。從眼球的發育而言,兒童都是從遠視眼逐漸向正視眼過渡的,所以平時應定期常規檢查,至少半年要複查一次,在即將成為近視眼之前發現近視眼易感現象將更有意義。

那怎樣預防近視眼呢?

網上類似的文章很多,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了,如合理的近用距離和近用時間、正確的書寫姿勢、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習慣等,可效果如何呢,其實現實當中大家也一直都這樣做的,那為什麼近視眼的發病率還是逐年增加呢,這不得不冷靜的思考一下:我們一直沿用的預防近視的措施真的充分有效嗎?那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預防近視的新觀念:

一、 建立完善的屈光發育檔案,這是近視眼防控的基礎。孩子處於發育階段,眼部屈光度發展非常快,所以建議每半年應進行一次屈光檢查,包括散瞳驗光、眼軸長度和角膜曲率,據此可分成三類人群:無近視眼跡象者任其自由生活,對近視眼高危人群需重點防控,而已近視眼人群則需積極控制近視眼進展。

二、 醫學驗光,科學配鏡,特別是應及時驗配具有周邊視力控制作用的鏡片(如角膜塑形鏡、旁中心離焦鏡片等)。

三、 研究顯示彈鋼琴會導致近視快速加深,近視易感的孩子盡量不要選擇彈琴,若實在不能放棄,可考慮背譜練習。

四、 來自第15屆國際近視眼大會的一致聲音:每天戶外2小時。新觀念強調戶外活動,在戶外陽光照射下,身體會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保護眼睛不近視。為什麼赤道地區的馬賽人幾乎沒有近視,很大原因是他們陽光充足。那肯定很多家長會問,在戶外做什麼運動好呢?做多長時間合適呢,是不是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呢?針對這些問題,目前已有了答案,研究發現戶外活動的類型對於預防近視的效果差別不大,多數研究推薦球類遠動。關於戶外活動的時間,也有相關的研究,每天活動半小時,近視率24%,而延長到3小時,近視率降為0.3%,但是並非戶外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二者不成線性比例關係,研究發現即使超過2小時跟2小時的效果差不多,因此強調了每天堅持的必要性,突擊一天曬太陽沒什麼用。

現實是,每天戶外2小時對於我國兒童來說幾乎是奢望,希望通過這篇科普引起公眾的近視眼的關注,希望家庭、學校、社會需共同努力,充分認識目前存在的誤區並加以矯正,基於新的近視防控觀念,期待未來視力的美好前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