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端產品佔據主力 北汽新能源恐難成績優股

  低端產品佔據主力 北汽新能源恐難成績優股

  時代周報記者 劉陽 發自北京

  最近,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已接到證監會通知,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通過。這意味著,本次重大事項基本完成監管部門的審核,即將進入最後的資產交割階段,SST前鋒即將蛻變為北汽新能源。換個角度說,就是北汽新能源即將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其實,早在今年4月末開幕的北京車展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就曾明確表示,北汽新能源將於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資本運作正在快速而平穩地推進,看來北汽新能源如期登陸A股,幾無懸念。

  雖然上市後一方面可以讓北汽新能源更便於融資,擴大規模,增加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一旦企業內部出現問題,受到的傷害也會更大。北汽新能源恰恰是問題不斷,無論是產品低端化,還是研發不給力、過度依靠補貼、產品品質不過關以及管理層動蕩不安,都在阻礙著北汽新能源迅速成長為一隻績優股。

  雖然截至發稿,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對時代周報記者的提問依然沒有回復,但幾日前,北京汽車(01958.HK)就遭到了瑞銀的減持,而在這之前瑞信也將其評級由“跑贏大市”下調至“跑輸大市”。這些都讓傳統燃油汽車業務業績仍沒有太大起色,新能源能否做得好的質疑始終存在,可見投資者對北汽新能源上市後表現的擔憂不無道理。

  不得不借殼上市

  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將獨立上市的一家公司。自2014年開始,北汽新能源就開始籌備上市,到去年8月,完成了B輪融資,同時落實了員工持股計劃。但是,按照相關規定,在A股上市需要連續三年盈利。北汽新能源在2014年和2015年連續虧損,到了2016年,才實現盈利1.08億元。如果走正常IPO流程,北汽新能源必須保證在2017年和2018年繼續盈利,並且最早也要在2019年才能上市。因此,北汽新能源不得不放棄獨立上市的打算,在2017年12月入主ST前鋒,正式開啟借殼上市之路。

  盤點中國的上市公司,通過借殼上市的並不少。通常所說的借殼上市,就是指一家私人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已經是上市公司的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最後該殼公司被改名。

  北汽新能源的借殼之路也差不多是這樣。

  去年12月,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四川新泰克是S*ST前鋒控股股東,佔總股本的41.13%。那麽,擁有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的北汽集團自然而然就成為了S*ST前鋒控股股東。接著,S*ST前鋒擬以截至2017年10月31日擁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北汽集團截至2017年10月31日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S*ST前鋒向北汽集團及北汽新能源除北汽集團外的其他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剩餘全部北汽新能源股權。至此,僅僅4個月的時間,北汽新能源全部股份注入S*ST前鋒,借此獲得上市資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北汽新能源近幾年的銷售業績增長情況,是SST前鋒股份重組方案能迅速過會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

  低端電動車產品恐難撐業績

  據乘聯會公布的今年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來看,北汽新能源依然保持老大的位置,而且這個寶座已經持續坐了5年。但是,從具體車型來看,在8876輛的總銷量中,EC系列的銷量為7818輛,佔比高達92.6%。EC系列屬於A00級純電動,北汽新能源將產品線布局成這樣,簡直與禦捷、雷丁這類低速電動車企業沒有太大區別。

  據了解,北汽新能源已經形成了北汽和ARCFOX兩大品牌,包括EC、EV、EU、ES、EH、EX、LITE共計7大系列10款產品,車型涵蓋轎車和SUV,價格從14萬-36萬元不等。這樣的規模,在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可謂是產品種類非常豐富。

  不過,在EC系列產品爆發增長的同時,高端EU系列、EV系列、EX系列的銷量則跌入谷底。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志勇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EC系列車型級別小,而且價格偏低,這種產品銷量結構會極大影響品牌的溢價和客戶群體。一旦產品銷量出現波動,更會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如果北汽新能源長期持續這種狀態,那麽,將很難提升品牌影響力,完全不利於公司長久發展。

  此外,隨著補貼大幅退坡,外資品牌紛紛進場,北汽新能源面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光是大眾、福特、日產、奔馳、寶馬這五家跨國公司在2025 年前就將有 141 款新能源汽車車型投放到中國,而這些計劃僅僅是未來 200 多款跨國品牌中的一部分。

  從短期來看,高續航純電動車型則很可能在今年後半年形成主流趨勢,包括吉利新能源EV450、瑞虎3xe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威馬、小鵬等,續航350km以上的車型比比皆是,屆時,北汽新能源的EC系列將無法獨挑大梁,這會為公司帶來嚴重的經營隱患。所以,對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尤其是像北汽這樣產品銷量結構單一的品牌來說,如果在產品規劃布局上不能快速作出轉變,即便成功上市,未來也有可能被市場淘汰。

  提升產品力成重點

  不管怎麽說,S*ST前鋒能夠快速重組過會,主要是體現了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有了國家政策的力挺,北汽新能源應該能快速做大市值。那麽,在資本市場做大估值後,則更有利於北汽新能源的未來發展。畢竟,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

  同時,在過去的一年,北汽新能源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7年,北汽新能源純電動車的產銷量突破10萬輛,在全球銷量排名中僅次於特斯拉;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國民車EC系列,建設充電樁,打造換電模式,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台換電車輛;此外,推出首款人工智能純電小車LITE,突破了新能源車型“油改電”的傳統開發路徑,推出輕享出行,推進無人駕駛……這些的確值得肯定,而且產品布局也在調整當中。

  今年,北汽新能源將推出多款高續航車型,包括前不久上市工況續航也達到327km的新車EX360。此外,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續航超過400km的北汽新能源EU5也公布了售價,並將在6月份正式交付。這款車的最大續航可達570km,在當下純電動汽車中續航能力首屈一指。EU5和EX360被共同賦予承擔北汽新能源銷量主力軍的重任。

  很快,上市後的北汽新能源在獲得巨額融資的支持下,也會把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減小到最小程度,並且具備了更多的研發資金提升自身硬實力,對北汽新能源佔據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因此,要利用上市為自己未來目標創造有利條件,恐怕北汽新能源還是要先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硬實力。

  畢竟,比起用眼花繚亂的業務模式在資本市場講故事,投資者可能更希望北汽新能源拿出實實在在的優質業績。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