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城剝離零組件聚焦主業 魏建軍:要活下來必須走高端

本報記者 王 禁

從去年7月份開始,我國乘用車銷量幾乎每個月同比都是負增長,這也導致2018年中國車市迎來28年來首次負增長。今年前4個月乘用車銷量依然是跌跌不休,銷量同比下降14.7%,降幅較1月-3月有所擴大。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車市下滑受衝擊最大的還是中國品牌,今年4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僅為37.13%,佔有率比上月下降4.13個百分點,已經跌破40%的臨界點。尤其是過去中國品牌過於倚重的SUV市場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月份出現同比下降20.02%,遠高於合資品牌佔據優勢的轎車市場降幅。

當整個行業寒潮來襲時,無人能夠幸免,如何才能有效穩住銷量呢?記者注意到,不少企業都選擇了降價促銷,尤其是長城汽車(8.840, 0.04, 0.45%)下手最快,去年第四季度哈弗全系車降價,今年一季度長城汽車降價政策,H6終端現金折扣為2.0萬元,F系列終端現金折扣為5000元左右。

“降價策略雖然保住了長城汽車2018年在SUV市場的份額,但公司產品毛利率16.69%比去年下滑1.7個百分點,”萬聯證券汽車分析師周春林表示。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長城汽車再次采取的降價政策導致其營業收入下滑。

當業內人士認為長城汽車降價有點得不償失時。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卻給出意料之外的答案:“通過幾次降價,我們提早清理了大多數的國五車型,一方面企業和經銷商都輕裝上陣了,另一方面避免了接下來更慘烈的價格踩踏。”

實情也確實如此,臨近7月1日部分城市實施國六排放,不但一些中國品牌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甚至一線合資品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都出現了內部員工半價購車優惠。“我們沒有太多國五的產品,在6月份就會基本消化完了,長城汽車經銷商庫存平均下來在2個月以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絕大多數車企前4個月銷量下滑的情況下,長城汽車卻實現了8.7%的銷量增長。平安證券汽車分析師王德安判斷,公司行銷節奏合拍且健康,公司自身消化吸收增值稅減免並未讓利終端,二季度單車盈利估計環比提高。

即使如此,魏建軍依然未雨綢繆,對內加快變革步伐,聚焦整車業務,剝離零組件板塊;對外穩定股價,發布回購計劃公告,隨時準備出手增持被低估的港股和A股股票。

逆境中變革

“站在長城汽車的角度來講,這兩年整個行業的低迷對我們十分有價值,”魏建軍這句話一時間令記者頗為不解。

他接下來對記者解釋道,長城汽車一度是最賺錢的中國品牌,那時候大家看不到問題,“現在行業進入低谷期,我們就要降低成本、開源節流,建設更有效的機制、對組織建設進行調整,包括我在內的長城汽車高層、管理團隊、甚至員工,都能感受到我們自身的不足,這也是我所說的價值,這比盈利更重要。”

具體如何做呢?他介紹到:“零組件板塊已經調整完;內部在各個專業都在建機制,研發、生產都要變革,變得更加有效,把我們人員積極性調動起來,包括業績激勵,更放權,更市場化;我們的產品業務沒有什麽太大變化,主要是從機制、激勵上變化越來越大。”

在聚焦主營業務整車上,長城汽車出現了連續4個月銷量增長的情況,哈弗前四個月累積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但高端品牌WEY的銷量開始下滑。“WEY成立才三年時間,一般需要用10年打造一個高端品牌,”魏建軍對此表示,外資品牌並不會放棄低端市場,如果想要活下來,自主品牌就必須高端化。

“WEY產品力是足夠的,問題在於不會做品牌,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或者經驗。”在魏建軍看來,這兩年長城汽車等中國品牌對二三線外資品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雖然中國品牌日子難過,但是打破了外資品牌對高端市場的壟斷,這是中國品牌對汽車產業作的貢獻。

剝離零組件業務

採訪中,他著重提到零組件板塊的調整:“20年來,長城汽車零組件板塊帶給了我們巨大的價值,但現在我們還是把它剝離出去,這樣長城汽車將更聚焦整車業務,而零組件公司走向市場,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機制。”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0月,長城汽車旗下主營鋰離子動力電池業務的蜂巢能源已經轉讓到關聯公司。在轉讓交易完成之前,蜂巢能源2018年1月-9月財務數據顯示,其營收為171萬元,淨利潤為-1000萬餘元。

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電動汽車產業面臨嚴峻考驗,長城此時轉讓動力電池業務是否有剝離不良資產的考慮呢?“電池公司是獨立於長城的,我們只是一個投資者,蜂巢能源不是只為長城汽車供貨,”魏建軍對記者表示,我們不像豐田零組件體系那麽封閉,有很多技術是不能買賣的,那長城汽車就把對手、同行引進來,變成共享的模式,形成完全的市場化。

“補貼退坡後,長城電動汽車維持現有價格確實不賺錢,”魏建軍表示,今後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應該傾向小型電動汽車,中大型乘用車還是燃料電池。

在燃料電池方面,長城汽車布局已久。2018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建成氫能技術中心,全面具備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的測試、試製,以及整車集成與測試能力。2018年8月31日,長城汽車收購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51%股權,成功控股上海燃料電池,從而具備了為各種應用開發和部署具有成本競爭力的燃料電池驅動的能力。2018年10月24日,長城入股著名加氫站運營商H2MOBILITY。

“我們並沒有開發長城汽車專屬的氫燃料動力系統,我們的氫能產業想打造更加中立的氫燃料動力系統供應商,”魏建軍的做法令人很意外,明明是乘用車企業,打造氫燃料首先考慮為卡車、商務車、客車等商用車提供配套。

魏建軍認為,氫燃料電池比純電動汽車更環保,但打造起來難度更大,氫產業鏈培育距離成熟還比較遠,“我們沒有規劃SUV純電動車型,反而更看重大型氫燃料乘用車,經過技術成熟和產業鏈的完善,成本的優勢會逐步體現,長城計劃在2022年冬奧會期間展示一款氫燃料SUV產品,希望在2025年氫燃料的乘用車比大型電動車更具競爭優勢。”

目前,長城汽車在氫燃料板塊也成立未勢能源,並計劃獨立運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