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肌瘤VS子宮腺肌病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都搞不清楚它們的差別。這倆病有什麼區別嗎?

子宮肌瘤

一般說來,「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的細胞發生變化,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異常增生,慢慢形成一個硬邦邦的肌肉瘤,與周邊的組織界限清楚,因此切除時可拿掉整個腫瘤,不會傷害到周圍正常肌肉組織。

子宮肌腺瘤

而「子宮肌腺瘤」則子宮內膜異位的一種,子宮內膜異位是困擾當今女性的一大疾病,病因、治療全處於無解狀態,無法根治,只能遏製。

「子宮肌腺瘤」、「子宮肌腺症」、「子宮腺肌症」都講的是同一件事,大家不要被搞暈,醫學上統稱為「子宮肌腺症」。

「子宮腺肌症」是子宮內膜由子宮腔內直接穿透進入子宮肌肉層,在肌肉層內衍生新的子宮內膜組織,就像子宮內膜異位跑到骨盆腔內;因此有人稱子宮內膜異位為子宮外異位,而子宮肌腺症為子宮內異位。

子宮肌腺症的患者,其子宮內膜通常四散在子宮肌肉層各處,尤其以子宮後壁的肌肉層內最常見,有時會集中一處,類似一團腫瘤,這時才稱為「子宮腺肌瘤」。

由於並非單獨的腫瘤,因此要切除「腺肌瘤」而不傷到肌肉組織是不可能的。很多時候,子宮可能同時存在腺肌症和腺肌瘤,不少患者也會有子宮肌瘤,有人甚至在子宮外還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肌腺症」有時並無癥狀,但當癥狀出現,通常是子宮變大、骨盆腔疼痛和經血過多。經痛是最常見的,可以是嚴重絞痛或類似刀割、針刺般的疼痛;有的子宮會整個成球狀增大或局部增大;月經量可能很多還帶血塊,嚴重者會導致貧血,且經期會滴滴答答拖很長。

臨床上,子宮腺肌症的診斷主要依賴癥狀、內診和超音波檢查。超音波掃瞄可見子宮整個腫大起來、子宮壁增厚;而聚成一團的肌腺瘤,也可藉由超音波與肌瘤辨別,因為腺肌瘤沒有外圍莢膜,肌瘤則有。

腫瘤指數CA-125也可協助診斷,腺肌症患者血清中的CA-125指數大都會上升,但也有不少病例是在正常範圍內,所以這個指標僅供協助診斷及追蹤治療成果之用。

而「子宮肌瘤」的原因單純,治療也簡單。「子宮肌腺症」則相反,手術無從切起,最好的療法是切除子宮。

如已完成生育,尤其四十歲以上婦女,經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切除子宮是一勞永逸的辦法。若部份切除,常需加上止痛藥、抗痙攣葯等藥物療法;情況較輕者,也可隻採取藥物治療,雖能改善癥狀、控制病情,但停葯後常會恢復原狀,因此唯有想生育或排斥手術者,才建議嘗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