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馮侖:經濟好就三件事員工加薪老闆賺錢公共福利改善

  馮侖:看清趨勢,才能布局未來

  來源:馮侖風馬牛

封面題圖 |《白銀帝國》封面題圖 |《白銀帝國》

  前些天,馮叔在華本企業家聯誼會上回答朋友們的提問時,分享了對地產行業發展階段的理解,對房地產未來發展的判斷,以及對下半年經濟的一些看法。風馬牛的小夥伴們整理了其中的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

  問:您如何判斷房地產的發展趨勢?

  馮叔:其實對企業家來說,最難的就是看未來。因為今天的決策決定了你未來是好是壞,企業是生是死。每個人心裡的未來都不一樣,所做的決策,定的方向,最後的結果也就不一樣。實際上哪怕同一個行業,大家看到的企業都有不同的未來。到底誰對誰錯,是沒有絕對標準的。誰活得好,活得久,那誰就是對了,不管是怎麽做的,也都各有各的道理。

  一般想這些事的時候,我是不太看左右前後的。我就看歷史。比如說小孩不知道怎麽娶媳婦過日子,那就看大人的故事,看完就會娶媳婦了,所以我有個‘笨招’,就是直接看歷史。

▲《無問西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問西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近我差不多去了五六十次國外,一直看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在這十幾二十年中的經歷,我基本上是以這個做參照來判斷的。比如 GDP 到多少時人家做了什麽,然後對比國內 GDP 水準,該做什麽,那我就做什麽。通常人均 GDP 在兩千到八千美元時,住宅成長最快,是賺大錢的時候。二戰後從美國到歐洲、日本韓國都是這樣經歷過的,所以今天你要想找轉型的方向,就去人均 GDP 三千美元開始往上的地方,像金邊、曼谷,閉著眼睛買地做住宅都肯定沒問題。這是規律,全球範圍大概都沒跑出這個圈來。

  人均 GDP 到一萬美金了,住宅要怎麽做?住宅以外的辦公大樓、酒店、購物中心、醫療健康、物流倉儲、公共物業,這幾大類又是一套什麽邏輯?怎麽做,哪個先做,哪個後做,用哪種投資方法?我就要想辦法把這些事弄明白了,然後根據這個做決策。這就相當於五歲時就把大人的事都看明白了,然後自己談戀愛、過日子,都照著這個比劃。

  問:您如何布局房地產未來方向?

  馮叔:根據這些研究,我們經過考慮,瞄準房地產的未來十年布局新的房地產。現在有四個方向,一是極致化單品。能快速迭代,可複製擴大規模,同時降低制度成本。包括旅遊、休閑、學生公寓、養老公寓、都市公寓等。二是以運營為核心的資產管理業務。圍繞大健康來做,和包括養老、月子中心、醫療中心、診所等運營部門項目合作。三是房地產投行。用房地產投行幫助項目做融資、並購、資產證券化等。四是房地產科技類企業投資。我們發現美國最近圍繞房地產科技的投資增長了一倍多,地產科技企業增長非常快,所以在投資領域,我們隻投這條賽道。

  聽起來,這些都和傳統房地產有很大不同,我們就先埋頭做三五年的積累。總體來看,這些都是瞄準未來的房地產。最近美國有企業把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應用在地產裡,解決了不少問題。但高新科技、技術類都不是我們擅長的,不懂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關注它能幹什麽。作為買賣人,知道它能幹什麽,能給我們帶來什麽創新機會就行了,然後就在這方面投入。

  問:如何看住宅外的不動產投資?

  馮叔:住宅以外的商用不動產未來要怎麽做?當然不能都做。比如物流倉儲,為什麽?我們做了上百萬平米,後來都賣給普洛斯了,因為到最後競爭都很激烈,所以我們就把它劃掉,不做了。

  如果按租金回報算,全國的辦公大樓只有兩三個城市能做。大部分城市都散售掉了,跟住宅一樣,反正都是賣的。從國際上看,大規模持有辦公大樓不是民營房企的事,房企是資產管理者,而不是最終擁有者。不能成為未來大宗資產的擁有者,那為什麽我們還蓋樓?因為我們就是手藝人,是乾活的。要變成川普那樣的收費開發商。你請我用這個手藝把辦公大樓做好再租出去,你付我多少錢。但這樓可能是保險公司的。

▲做酒店要有長期資本才行▲做酒店要有長期資本才行

  度假酒店類也不屬於我們能做的。為什麽?做酒店要有長期資本才行。當然早期海南有人做分時度假,然後賣掉,那掙錢了。按照高盛給的房地產物業收入曲線,由高到低,最高的是不良資產,最低的是散貨碼頭、倉庫,第二低的就是酒店。因為純做酒店是按床板賣,民企資金成本都在 12%、15% 往上,做這些是沒法賺錢的。

  按這幾年中國的投資方式,購物中心也是掙不到錢的。國外投資這一類物業非常專業。投資、開發、運營是分開的三個角色,但是統一到開發上來,開發是導演加製片,投資是低成本的先進來,運營是用專業管理團隊。國內蓋購物中心,自己又招商又賣貨,同時做多個專業,回報率必然低,還做不好。國內商業做得最好的兩個,SKP 是 150 億,南京德基 120 億,老闆全身心就乾這一個事,一個樓,琢磨出很多門道。民營房企是做不到這樣的,或者說做一個還可以,但要一直做就不行了。

  所以我最後就選了醫療健康。未來醫療健康的市場規模很大,二十兆,而且一半是民營的。醫療市場上,所有要命的器官都是公家在管,開顱、開胸、治癌症,這都公家的事;但所有這些不要命的器官部分全是民營在管,像胳膊腿、五官、骨科、生殖這些。

▲《奮鬥 》| 過去 10 年買賣房子最掙錢

  問:您如何看待近來頻繁的調控?

  馮叔:過去十年也就房子最掙錢,所以想讓大家不買房,很難。過去只要有個房,幾乎都掙了錢。過去十年裡說買房虧了錢的,幾乎沒有。買房掙錢太普遍,財富效應太大了,所以大家很熱衷買房,這也是老百姓分享經濟成長的好處。

  至於調控,我覺得很多決策很難說對錯,關鍵是要長期化。短期調控太頻繁,政策容易自相矛盾,也容易把大家都弄亂。市場還是主要靠預期管理。我們的決策、戰略都要三五年才見效,賣樓倒是改變下銷售方法,可能明天就見效,但長期決策如果變換太頻繁,大家就都要跟著它空轉了。

  我有一個朋友說得特別形象,他說他做生意就靠三條。第一,有病不問醫生。生病到醫院,因為賣藥的搞定了醫生,所以他總是越看病越多。第二,賺錢不問政府。他做了三十年企業,一總結,發現政府讓他做的那些體面項目都賠了。賺錢不問政府,隻問市場,不要政府說個好故事,你就去幹了。第三,泡妞不問老婆。這事你要回家跟老婆商量行不行,那是真想不開了。我看這三條經驗還是有點道理的。現在好多事情,特色小鎮,產業小鎮,PPP 這些,還是要想想能不能做好,能不能賺錢。

▲《白鹿原 》| 有土斯有財▲《白鹿原 》| 有土斯有財

  問:談了這麽多房地產方面的內容,說點更巨集觀一點的。您覺得下半年的經濟會不會向好?

  馮叔:金融市場現在是‘去杠杆,嚴監管’。最近有一些微調,要‘精準去杠杆’了,主要還是對地方政府和國企。前一段時間去杠杆讓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很難受,所以微調叫‘精準去杠杆’。但‘嚴監管’實際上吃虧的還是民營,比如說發債,民營不能發了,而貸款又不開放,所以投射的市場信號,金融機構縮表縮的大多是民營。如果正確的話,‘精準去杠杆’對民營有點好處,‘嚴監管’主要是對民營約束更嚴格了。

  經濟走向好還是不好,拿什麽看?我覺得應該是事怎麽簡單就怎麽想。用西方經濟學分析就特別簡單。經濟好,首先就業增加,接著收入增加,然後消費增加,帶動投資增加,那經濟就好。經濟好貨幣就值錢,匯率就上升,那出口就必須有競爭力,帶動行業技術進步。如果經濟不好,那就全部倒過來。所以用這個辦法看,經濟好不好一目了然。

  其實從我們的直觀理解來說,經濟好,就三件事,第一,員工加薪;第二,老闆賺錢;第三,公共福利改善,普遍的福利增加。經濟好一定是這三件事都好。如果就業不增長,員工不加薪,老闆不賺錢,不分紅,股票還一塌糊塗,國家稅收上不來,公共福利就好不了。那些‘比預期的好’,‘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勝利’,就都是文字遊戲了。

責任編輯:王瀟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