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理財新規,什麽最值得期待?

金羊毛工作坊

投資者的私人訂製

導讀:征求意見稿中懸而未決的非標認定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仍然未見發布,但本次答記者問明確提到了未來理財子公司在投資股票、銷售門檻和私募合作方面的監管都會得到進一步放鬆。

來 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員

原標題:邊際略有放鬆,真正放鬆有待理財子公司管理規定|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點評

事件

18年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正式發布。之後為配合資管新規,銀保監會於7月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於7月20日至8月19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理財新規正式稿”),同時發布相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評論

一、正式稿在打破剛兌、淨值轉型、非標期限匹配以及過渡期安排等方面都延續了資管新規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變化不大。其中市場較為關注的銷售門檻降低至1萬元和流動性資產比例限制等條款正式得以落地實施。

我們在7月21日發布的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簡評中就已經提到過,銀行理財征求意見稿大的方向上與4月資管新規精神保持了高度一致,是根據資管新規在銀行理財領域的細化要求。本次正式稿與征求意見稿相比,基本沒有出現重大超預期的調整。其中有兩條銀行理財之前較為關注的條款,雖然已經在征求意見稿中出現過,但正式稿落地後才會正式實施,並產生相關影響:

1、銷售門檻降低有利於降低理財發行難度。之前征求意見稿中已經提到,“商業銀行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的,單一投資者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將理財銷售門檻從5萬下調至1萬,有利於縮小理財與基金的門檻差距,降低發行難度。雖然該條款已被市場預期,但由於尚未正式實施,銀行理財普遍較為期待。

2、5%的流動性資產比例有利於短期限利率債需求。在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前,現行的理財監管中並沒有明確的流動性資產比例限制,征求意見稿中加入了“開放式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產的流動性應當與投資者贖回需求相匹配,確保持有足夠的現金、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等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資產,以備支付理財產品投資者的贖回款項。開放式理財產品應當持有不低於該理財產品資產淨值5%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和政策性金融債券。”正式稿中延續了這一規定,並將活期存款加入到了良好流動性資產的範圍。此條款實施後,理財可能必須要保證一定比例的短期限利率債配置以滿足相關流動性資產比例要求。

二、正式稿有所變化的條款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明確公募理財可以投資股票基金和明確ABN作為資產支持證券列入理財可投資範圍。

1、允許公募理財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本次正式稿中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關於“公募理財產品投資境內上市交易的股票的相關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的說法,並在答記者問第八條中提及,“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銀行理財新規正式稿實施後,“在理財業務仍由銀行內設部門開展的情況下,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同時,“理財產品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層資產。”此項規定為理財資金間接進入股市提供了條件。但並不意味著理財資金會大幅進入股市,畢竟在存量的預期收益型產品中,保持淨值穩定依然是比較關鍵的風控要素。未來銀行可能會開發FOF產品進行大類資產配置,有利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多元化。預計理財的子公司管理固定中,理財子公司有可能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因此如果銀行理財希望更直接參與股市,成立理財子公司是大勢所趨.

2、正式稿明確資產支持證券為可投資資產,答記者問中明確ABN也在投資範圍。征求意見稿中關於銀行理財投資範圍中ABS類產品的描述是“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在交易所市場發行的企業資產支持證券”,正式稿中修訂為“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在答記者問中還特別明確“明確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包括ABN)屬於理財產品投資範圍”。

3、對公募和私募理財的監管要求進行了更細致的區分,對私募的具體限制變少。正式稿在流動性管理、壓力測試、認購、贖回以及資訊披露等相關條款中,進一步區分了公募和私募產品,部分條款明確僅針對公募產品,還有部分條款按照公募和私募產品分別列示了相關要求。答記者問中也提到,“在流動性風險管理、壓力測試和資訊披露等方面,進一步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要求,與其他同類資管產品的監管標準保持一致”。

4、對理財託管責任等細節進行了一定的刪除和修訂。正式稿在理財託管章節中刪除了諸如“建立託管明細账”、“理財產品估值核算、收益分配等結果出現錯誤的,應當提示理財產品發行銀行予以糾正”等細節規定。

5、集中度限制的豁免名單中,大額存單被刪除。正式稿中第四十一條關於集中度限制的表述中,提到“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於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府機構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投資的除外。”征求意見稿中,這一豁免集中度限制的資產名單中含有大額存單,正式稿中被刪除,說明大額存單需要遵循相關集中度限制。

三、征求意見稿中懸而未決的非標認定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仍然未見發布,但本次答記者問明確提到了未來理財子公司在投資股票、銷售門檻和私募合作方面的監管都會得到進一步放鬆。

資管新規明確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另行制定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具體認定規則,目前該規定仍未頒布。銀行理財新規征求意見稿和正式稿都提到“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監管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目前也無法確認細節。不過本次答記者問中明確提到,未來銀行如果通過理財子公司開展業務,有望得到更大程度的放鬆,主要包括:

1)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銀行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後,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相關要求在《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具體規定;

2)進一步降低理財銷售起點:前期征求意見過程中商業銀行提及的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銷售起點,擴大銷售管道,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範圍,不強製要求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在銀行營業網點進行面簽,允許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等也或將在理財子公司相關規定中進一步采納;

3)允許與私募基金合作:在理財子公司業務規則中,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範圍。從這些方面來看,將鼓勵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與銀行旗下公募基金的關係和定位需要理順,否則會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

四、過渡期安排措施的影響:

1、新規要求銀行上報理財業務整改計劃,可能重新推動老產品壓降:

正式稿關於過渡期安排的描述與征求意見稿沒有區別,都要求“對於存量理財產品,商業銀行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存量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式稿中提到“商業銀行應當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明確時間進度安排和內部職責分工,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經董事長簽批後,報送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認可,同時報備中國人民銀行。”雖然該描述也在征求意見稿中原文出現,但由於並未正式實施,加上7月20日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到“不硬性提階段性壓降要求”,近期很多銀行理財在規模競爭的壓力下,整改進展有所放慢。

本次正式稿發布後,可能需要重新啟動整改方案的報送和推進,老產品壓降壓力可能也會相應增大。因此,即便今年銀行不急迫壓降存量不合規產品規模,但明年來看,依然存在壓降壓力。要視乎銀行的新增類型產品後續的發展態勢是否可以彌補存量不合規產品的壓降。但至少最近2-3個月來看,銀行理財的規模穩中有升,緩解了部分之前要求年內就開始壓降規模的壓力。

2、延續央行要求,不強製要求在過渡期結束前將未到期非標處置完畢。

7月20日央行《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曾經提到,“過渡期結束後,對於由於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采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本次理財新規正式稿答記者問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只是措辭略有修改,變為“商業銀行可以采取適當安排,穩妥有序處理。”不過該描述並沒有在理財新規正文裡出現。從我們的了解來看,雖然銀行理財目前理論上是可以新增配置2020年年底之前到期的非標,但由於監管的大方向是要壓降非標規模和比例,因此銀行理財目前配置新增非標的需求不強,這也是非標資產規模仍在持續下降的原因之一。非標轉標仍是理財配置的大方向。

五、對債市影響:短期額外影響有限,整體仍對中短期限利率和優質信用品種需求有利,長期看理財子公司成立進展和相關監管規則如何落定更加關鍵。

綜合以上分析來看,銀行理財新規正式稿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變化不大。部分條款有進一步放鬆但都是在資管新規的大原則大框架下進行,而且放鬆主要是有利於局部板塊和產品,並不改變新規對理財生態和盈利模式變化的影響邏輯,因而銀行理財在轉型過程中,久期和信用風險偏好降低的趨勢也不會改變。尤其經過7月20日央行關於資管新規解釋檔案的頒布,相關放鬆預期都已充分反映,而且還階段性放慢了理財整改的腳步。

本次正式稿落地反而需要關注後續理財整改和老產品壓降進度會不會重新提速。不過,我們了解銀行理財目前普遍集中發力開發現金管理類產品(類貨基),類貨基產品的規模上升很快,導致銀行理財對中短期債券的配置需求也相應上升。不過鑒於目前銀行理財類貨基產品的監管規定相比於公募貨基偏鬆,收益率也可以做的更高,因此銀行理財類貨基存在較大競爭優勢,唯一的劣勢是不能像公募貨基那樣免稅。但考慮到今年以來公募貨基以及銀行理財類貨基產品的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市場主流機構的配置偏好仍集中在中短期品種,導致長債需求相對偏弱,收益率曲線維持陡峭。但明年隨著房地產回落帶動融資需求回落,收益率曲線可能會再度變平。在信用產品中,考慮到銀行理財的風險偏好也在下降,中短期限低風險品種的需求相對更為受益。尤其流動性資產比例的要求會加大理財對中短期利率債的配置需求,而老產品壓降速度加快對於長期限低資質信用債的需求不利。長期來看,伴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普遍設立,理財子公司監管細則如何制定和落地更值得關注。尤其是未來銀行理財的盈利模式將從賺取息差轉為賺取管理費,這一巨大轉變將導致銀行理財的產品和運作模式都會發生較大變化。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