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村醫講堂| 妙用馬齒莧 防治「日曬瘡」

夏日明媚的陽光在給人們帶來溫暖的同時,有時也會帶來煩惱。有一部分人曬了太陽之後,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樣或水皰等皮疹,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我們稱之為日光性皮炎。近年來,日光性皮膚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中醫治療日光性皮炎有其獨到的方法。

輕者中藥外敷

中醫學文獻記載的「日曬瘡」與日光性皮炎相關。《外科啟玄》日曬瘡記載:「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勞於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暴曬,先痛後破而成瘡者,非氣血所生也。」中醫認為本病由於稟賦不耐,血熱內生,進食發物,脾胃失調,濕熱內生,復因日曬,熱毒襲膚,突然而發。

日常中遇到日光性皮炎,可以採用中藥外敷的方法治療。對於局部紅腫、小水皰輕度滲出者,取鮮蒲公英、鮮馬齒莧各10克,冰片1克,搗爛外敷局部。也可用馬齒莧、苦參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後冷濕敷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1劑,每劑葯可用3-5次,直至痊癒。

重者口服湯劑

如果癥狀較重或反覆發作可口服湯劑治療。中醫辨證論治將此病分為兩型,一是熱毒侵襲型:受曬皮膚紅腫、光亮,或有紅色丘疹集簇,灼熱刺痛、瘙癢,或伴身熱、頭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紅,苔薄,脈滑數。治療方法是:生石膏30克,銀花、生地、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丹皮、黃芩、連翹、梔子各10克,竹葉、甘草各6克。

二是濕毒互結型:曝曬處紅斑瀰漫,腫脹明顯,水皰皰壁緊張,破後流黏液,或糜爛結痂,自覺瘙癢,灼熱,口不渴或渴不多飲,眼瞼紅。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治療方法是:生地15克,澤瀉、車前子、黃芩、赤芍、丹皮、柴胡各10克,龍膽草、木通、甘草各6克,水皰潰破糜爛者,加馬齒莧、黃柏、蒼朮各10克。無論哪種證型皆每日1劑,水煎3次,合併藥液,早、中、晚分服。

日光性皮炎的防護非常重要,對於正常的人群,建議經常參加戶外鍛煉,使皮膚產生黑色素,以增強皮膚對日光的耐受程度。

但對日光敏感性較強的人,應盡量避免曝曬。外出時做好防護,如打傘、戴草帽、手套等。還可以外用一些避光劑,如反射性遮光劑,於曝曬前20分鐘塗抹在暴露部位的皮膚上。

一般而言,皮膚白和皮膚乾燥的人比油性皮膚和皮膚黑的人對日光更敏感,此類人群更應多加註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