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服了光敏性藥物,更要防曬

夏天永遠繞不開一個話題——防曬。在這個皮膚最容易受傷的季節,做好日常防曬可以避免或減少肌膚因紫外線侵襲造成光過敏和光老化。但有一種曬傷卻令人猝不及防,那就是服藥導致的光敏反應。

可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有很多,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葯如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布洛芬、氯諾昔康、萘普生、吡羅昔康等;利尿劑如呋塞米、螺內酯、氨苯蝶啶等;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金黴素、多西環素、復方磺胺甲惡唑、酮康唑(外用)、特比萘芬(外用)、氯黴素、慶大黴素等;心血管藥物如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心得安、氯沙坦、纈沙坦等;口服降糖葯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消化系統藥物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抗抑鬱葯和抗精神病葯如氯丙嗪、奮乃靜等;抗組胺葯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異丙嗪等;抗結核葯如吡嗪醯胺、對氨基水楊酸鈉等;抗腫瘤葯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避孕藥(含雌激素、黃體酮的口服避孕藥)。除以上常用西藥外,中藥裡的某些成分也可引起光敏性葯疹,如獨活、沙參、仙鶴草、白芷、補骨脂、白鮮皮、防風、前胡、荊芥等。服藥時,患者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藥物成分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如果不良反應中提到「光敏反應」,就要引起注意。

那麼,藥物光敏反應和一般曬傷有什麼區別呢?光敏反應主要表現是光照皮膚處會出現紅腫、發熱、瘙癢、皰疹等癥狀,也可為丘疹、水腫性斑塊、結節水皰或濕疹樣等多形態性損害,同時皮膚可出現青灰色或紫癜色素沉著。嚴重者有時會出現全身癥狀,如發熱、頭昏、嗜睡、精神萎靡,甚至過敏性休克等。除曝光部位外,非曝光部位也可發生,均伴瘙癢。使用藥物量越大,在陽光下暴曬的時間越長,過敏性反應則越嚴重。而一般的曬傷主要表現為日曬後數小時至十餘小時,受曬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紅斑,嚴重者可有水皰,患處有明顯燒灼感或刺痛感。癥狀常在24小時內達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後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可伴有頭痛、心悸、噁心、發熱等全身不適癥狀。

服了光敏性藥物,患者應盡量避免過度暴露於陽光中,尤其是上午9點到下午2點是日光最強烈的時段,出門時可採取一些防曬措施,如穿長衣、長褲,戴遮陽帽或打傘,出門前可在暴露部位塗抹針對長波紫外線UVA的防曬霜。一旦出現暴露部位皮疹,且近期有服藥史及日光暴曬史,應高度懷疑藥物光敏反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避免接觸光敏性物質及日光照射,避免局部搔抓,及時到皮膚科就診。一般來說,光敏反應的病情較輕,預後良好。

(長沙市中心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席蘭艷)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