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茶的常見誤區

喝茶的常見誤區

現在不少人都喜歡喝茶,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喝茶還有助防老,具諸多養生保健功能。但喜歡喝茶卻不等於會喝,有時方法不對不僅達不到養生效果,還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不妨對照一下,在喝茶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以下常見誤區。

茶越新鮮越好愛茶的人一般都喜歡喝新茶,新茶喝起來確實味道更好。但是飲用過多時新茶會使人上火。另外,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而且茶葉也並不是越嫩越好,比如烏龍茶就不是。

直接用燒開的自來水泡茶不同地區,自來水的硬度存在較大差異。水質硬的自來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含量高,可跟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成分產生絡合反應,進而影響到茶香、味道,以及茶葉的養生效果。相比較而言,純凈水泡茶的效果會更好。

空腹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鹼,空腹飲茶易使腸道吸收咖啡鹼過多,從而會使某些人產生一時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癥狀,如心慌、頭昏、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不常喝茶的人,尤其是清晨空腹喝濃茶,更容易出現上述癥狀。這在醫學上稱之為茶醉,一旦出現茶醉現象,只要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即可緩解。

喝茶後嚼茶渣助養生一些人喝茶後會把茶葉渣咀嚼吃下去,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但從安全性上考慮,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因為茶渣中也可能含有微量的鉛、鎘等重金屬元素,以及不溶性農藥。如果吃茶渣,就會把這些有害物質攝入體內。

飯後喝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症。正確的方法是:餐後1小時再喝茶。

喝茶不分體質,隨便喝有一些人因身體體質等原因,可能不適合喝茶,比如腸胃功能不太好的朋友應該少喝綠茶,可以適當地喝些紅茶;「三高」人群應該喝普洱茶、烏龍茶等;更年期女性一般喝花茶比較好;月經期女性最好不喝茶以免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