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 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慢加急性肝衰竭最新共識(上)|臨床必備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2019年6月,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更新發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管理共識建議,本文是在2014年版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更新,主要內容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相關定義、治療、肝移植以及兒童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等。

以下是醫脈通整理編譯的該共識主要推薦意見,與讀者共享。

推薦意見的證據等級和推薦等級

表1 推薦意見的證據等級和推薦等級

ACLF的定義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先前診斷/未確診)基礎上的急性肝損傷,表現黃疸(血清膽紅素≥5 mg/dL)和凝血障礙(INR≥1.5或PTA<40%),4周內並發腹水和/或肝性腦病,並與高28天死亡率相關。(I,A)

圖1 ACLF的概念和不同定義中包含的隊列(醫脈通編譯自:見文獻索引)

ACLF的急性誘因的確定

01嗜肝性感染

1.1 嗜肝病毒感染:本組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再活化和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是急性損傷誘發ACLF的主要原因(1,A)。

1.2 非病毒的嗜肝性感染:包括引發肝功能衰竭和ACLF的細菌、寄生蟲和真菌感染(2,C)。

02非嗜肝性感染

2.1 細菌感染不太可能是急性肝損傷的誘因(2,B)。

2.2 細菌感染若是肝衰竭的主要誘因,且患者表現為ACLF,則細菌感染可被視為ACLF的誘因,但目前的數據不足以證明細菌感染本身會導致黃疸及肝功能衰竭(2,C)。

03藥物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D)

3.1 ACLF-D與藥物性肝損傷不同(DILI)[1,A]。

3.2 引起肝硬化患者的急性損傷(ACLF-D)的藥物包括抗結核藥物、補充和替代藥物(CAM)、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及甲氨蝶呤(1,B)。阿奇黴素、唑類抗真菌葯等藥物是否是誘因,還需要更多的證據(2,B)。

3.3 肝損傷的風險與抗結核治療中肝毒性藥物的量成正比(2,C)。

04自身免疫性肝炎(ACLF-AIH)

4.1 ACLF-AIH通常表現為血清自身抗體陰性或IgG水準正常[B2]。

4.2 診斷ACLF-AIH需要肝活檢(首選經頸靜脈途徑)。活檢對診斷病因不明的患者幫助更大;抗體和IgG呈陰性,但高度懷疑(如自身免疫的肝外特徵、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風、甲狀腺炎]家族史)[1,B]。

4.3 可考慮皮質類固醇治療ACLF-AIH患者[2,B]。

05急性靜脈曲張出血(AVB)

5.1 AVB的發生率隨著肝硬化的嚴重程度而增加[2,B]。

5.2 對於代償期肝硬化(Child A)患者,AVB導致ACLF的發生率低於5%[2,B]。

5.3 靜脈曲張出血後90天的隨訪發現,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隨著ACLF的惡化而增加[2,B]。

5.4 ACLF患者內鏡下靜脈曲張結紮術(EVL)後潰瘍發生率高於肝硬化患者[1,C]。

5.5 雖不常見,但在小比例的Child A患者中,AVB可導致ACLF。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2,C]。

06肝臟血管疾病(門靜脈血栓[PVT]、布加綜合征[BCS])(尚無充分證據)

潛在慢性肝病的確定

? 伴/不伴肝硬化的慢性肝臟疾病均屬於慢性肝病(1,A)。

? 常見的潛在慢性肝病包括酒精、B肝、C肝和NAFLD相關性慢性肝病或肝硬化(1,A)。

? 若慢性肝炎和/或顯著肝纖維化不伴肝硬化患者表現為ACLF,應被視為慢性肝病(1,B)。

? NAFLD相關性慢性肝損傷;若伴有明顯的纖維化,NASH應作為ACLF中的慢性肝病(1,B)。

? 既往已有失代償表現(如黃疸、肝性腦病和腹水)的患者應予以排除(1,C)。

? 在確定ACLF的情況下,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診斷要依靠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和影像學檢查(1,A)。

? 在不清楚是否存在慢性肝病和/或慢性肝病的病因和/或急性肝損傷時,經頸靜脈肝活檢可能有幫助(1,B)。

併發症與肥胖的影響

? 超重或肥胖、以及血脂異常的存在增加了ACLF患者肝病的嚴重程度(1,B)。

? 超重或肥胖的存在增加了ACLF患者的短期(30天)死亡率(1,B)。


文獻索引: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APASL): an update. Hepatol Int. 2019 Jun 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