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幣匯率波動不會扭轉長期穩定趨勢

  人民幣匯率波動不會扭轉長期穩定趨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匯率短期下行主要是對即期國際市場動蕩的一種反應,並不會扭轉基本穩定的長期趨勢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增長韌性增強,國際收支大體平衡,將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漲跌互現,波動加大。不少市場人士開始擔憂,未來人民幣匯率會持續大幅下跌。對此,記者採訪了多方人士。受訪專家普遍認為,這種擔憂大可不必。無論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還是從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來看,匯率短期下行主要是對即期國際市場動蕩的一種反應,並不會扭轉基本穩定的長期趨勢。

  目前,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實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匯率彈性逐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在基本穩定基礎上的雙向波動已成常態。201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6.2%;2018年一季度升值3.9%,二季度貶值5.0%。

  當前,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近些年來,我國堅持市場化的匯率改革方向,更多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專家分析認為,近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主要受一些外部因素影響,尤其與美元指數上漲及新興市場動蕩有關。自3月底開始,美元指數走強,從低點的88.57上升到當前的95左右,上升逾7%。在美元走強的情況下,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多有所貶值。上半年澳元韓元、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對美元匯率分別貶值5.2%、3.9%、8.2%、6.7%、14.7%和9.8%。

  專家表示,一國匯率未來走勢如何,與該國的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判斷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趨勢不能隻盯住一些短期因素,更應該著眼於我國經濟基本面。目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增長韌性增強,國際收支大體平衡,這將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短期波動並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從供給方面來看,我國供給結構在持續優化。數據顯示,前7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裝備製造業增長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6%。從消費方面來看,消費更新態勢繼續,前7個月通信器材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上半年國內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2.5%,7月份全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37.9%。從投資方面來看,投資結構在優化,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回升,民間投資增速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這些基本面的積極跡象對人民幣匯率構成了正向支撐。

  在經濟基本面向好的形勢下,儘管部分市場人士對匯率走勢有所擔憂,但總體來看,市場預期平穩,信心未受到明顯擾動,這從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狀況能得到印證。根據外匯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市場主體結匯意願環比上升,售匯率略有增加;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逆差同比收窄,7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94億美元,同比下降39%;境外資本繼續流入,7月份直接投資項下涉外收入345億美元,同比增長46%,證券投資項下涉外收入230億美元,同比增長1.6倍。

  同時,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在保持匯率彈性的同時,要堅持底線思維,必要時通過巨集觀審慎政策對外匯供求實行逆周期調節,以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目前,境內微觀經濟主體尚未完全樹立財務中性理念,外匯市場容易出現“追漲殺跌”的順周期操作和“羊群效應”,加劇市場波動。今年二季度以來在部分時點上,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為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人民銀行及時采取了相關措施。8月6日,人民銀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0調整為20%。這些措施頒布及時,政策含義明確,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

  由此可見,即使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因為外部因素擾動而波動加大,但堅實的基本面仍將支撐人民幣匯率繼續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對於市場各方來說,觀察人民幣匯率,應積極主動地適應當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在遭遇市場短期調整時,應綜合多方面的變化情況,作出合理判斷,不必過於放大短期波動帶來的影響。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