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團點評到底值多少錢? | 焦點分析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我們簡單估算了一下美團的價值——500億美元以上。

文 |劉一鳴

美團點評很快將迎來首次公開募股,規模預計在41億美元左右。美團點評上市給二級市場帶來的衝擊在於,沒有人能夠用既有的估值模型,給出最富邏輯的估值,因為美團點評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很難找出一家相似的對標公司。且美團點評的邊界發散,有諸多正在成長的新業務,回報和風險難以預估。

在一篇哈佛大學商學院針對美團點評的案例研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Boon-Siong Neo寫道:美團點評通過各種商業服務來拓展邊界,從團購、在線預訂電影票、機票、酒店,甚至是配送服務,將美團點評歸於某一個行業的努力極具挑戰性。

我們嘗試用可比公司法來估值美團。在全球範圍內,經營餐飲O2O的核心公司有美國的GrubHub和英國的JustEat。GrubHub Inc.是一家餐飲外賣O2O網站,主要系統提供餐廳外送中介服務;Just Eat plc成立於英國的在線外賣食品運營商,在歐洲和澳大利亞、紐西蘭、墨西哥開展業務。

可比公司法是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但由於美團點評虧損,所以P/E法(市盈率)不適用,我們在此用P/S法(市銷率)來計算美團點評估值。

根據GrubHub、JustEat 2017年的市值和營收,計算出兩者的平均市銷率,再對應至美團點評的同期營收,我們得出491億美元的估值。

根據天灝資本的分析模型,按照P/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毛交易額)估值法,計算得出對標公司GrubHub、Just Eat、Takeaway.com和Delivery Hero 2019E的P/GTV區間在1-2.1之間,其均值為1.4,對應美團點評的估值區間在438.6億美元至921億美元,均值對應614億美元。

注:FY為Financial Year

據此,我們認為美團點評的估值預計在500億美元以上。當然,估值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大,包括投資者心理、市場交易環境等,這會引起市值的短期波動。

從美團點評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出,到家業務是支撐美團點評收入的核心板塊,另兩個板塊是到店酒旅和新業務(出行)。到家(餐飲外賣)佔總營收的61.99%;到店、酒旅佔31.99%;新業務(出行)僅佔6.02%。

按互聯網公司一般的估值方法,我們核心考察的是公司是否有足夠用戶數、產品是否高頻和剛需;對於平台型公司,我們還會看平台的另一端——商家的情況,以及中間通過互聯網的連接是否順暢。如果一家公司做好了以上幾點,並且形成了商業閉環,那麽這就是一門好生意,可以享受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水準。

美團點評定位於“吃喝玩樂”,很明顯這是高頻和剛需的消費。從用戶端看,美團點評旗下最重要的三款APP——美團、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以美團為核心相互導流。長江證券根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的監測數據分析,2018年7月美團、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三個APP月活躍用戶數分別達13,552萬、4,143萬和2,485萬。

從2015年開始,美團旗下APP活躍用戶數實現了三次躍升。第一次是從2015Q2開始,移動端取代PC成為主流,2015年上半年美團交易額中移動端佔比95%。外賣業務從當年4月份廣泛推廣,直接提升了美團APP活躍用戶數。

第二次是2016Q1,外賣行業步入成熟期,美團和大眾點評是美團外賣主要入口,自2016年初每月有超4000多萬用戶導流至美團外賣,幾乎為美團外賣APP用戶的3倍。

第三次是2017Q3,美團旅行快速崛起。4月底“美團旅遊”正式推出,美團是其主要入口,疊加暑期出行需求大幅增加,美團活躍用戶大增,2017全年美團旅行交易額月環比增長超33%。

從平台連接的角度看,美團點評整體可分為到家、到店酒旅業務。到家(餐飲外賣)業務與大多數電商平台一樣,核心商業模式依然是交易傭金。當然還有商家在線行銷服務費,和向消費者收取的配送費。這部分主要受交易金額、活躍商家數以及平台通過活躍商家來變現的驅動,從數據來看增長性良好。

到店業務目前也是交易傭金,但此塊業務的想象力來源於B端。美團點評上線的餐飲服務開放平台,基於美團外賣、團購、閃惠、點餐、排隊、預訂等全流程服務,為商家提供了更高效的資訊管理方式,這使得平台的優勢可被放大。美團開店寶、點評管家、快驢進貨、美團小貸都是美團內部孵化的相關公司,還有對外投資的硬體服務商屏芯科技、軟體服務商餐行健、SaaS服務商天子星、餐飲ERP服務商天財商龍等。

酒旅業務來自於美團點評作為資訊入口的優勢,使得美團旅行不僅僅是類似攜程的預訂商,還是資訊提供商,這為其帶來巨大的流量,反哺酒店業務。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美團酒店預訂業務80%的新增用戶,來源於即時配送及到店餐飲交易用戶。

從美團點評做酒店業務的路徑可以看出,美團點評之所以能夠不斷嘗試新業務,最核心的底氣來源於佔據了餐飲的高頻剛需的制高點,並以此拓展剛需低頻,甚至非剛需低頻的業務,這使其能夠享受很低的行銷推廣費用和較高的轉化率。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研究認為,那些獨立於美團點評舊有主體的新業務,都採用了類似的策略:首先,美團點評在該領域內建立穩定的供應和交易流,接下來增加交易的數量和價值,反過來又會增加供應量。這個模型中平衡規模效率和成本至關重要。

美團點評招股書中的Take rate(營收/GTV)不斷上升印證了這一趨勢,其Take rate在 2015至2017年分別是3%、5%、10%。藍蓮花資本創始人溫天立認為,美團點評的take rate必須減掉其銷售成本,而銷售成本的大頭是補貼,本身是對take rate的抵扣。2015-2017年,減掉銷售成本後,美團點評的take rate是(2.3)%、2.0%和6.4%,上升趨勢依然不減。

所以王興才會說美團點評是服務領域的“亞馬遜”,便是基於以上的邏輯。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這會極大提升投資者對美團的估值。因為投資者判斷美團點評估值的一種方法是,將到家、到店、酒旅、新業務(出行)分別用DCF法或可比公司法估值,最終加總。基於行業慣例,最終加總需要有10%-20%的discount(比如華興對京東的估值,加總了京東商城、商城在京東物流和京東金融中的股權佔比價值後,由於這三塊業務相關性較強,所以最終是10%的discount)。discount取決於業務的可協同程度,如果美團點評生態符合“亞馬遜”的邏輯,這將極大縮小discount的比例。

但若與亞馬遜相比,有一個核心點是美團點評還未做到的——亞馬遜有統一、互相打通的账戶體系Prime。Prime會員不僅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購物,還是Kindle和影視產品的账戶,甚至連通了被亞馬遜收購的線下零售商Whole Foods。美團點評還缺乏這樣的账戶體系,即便美團App和大眾點評之間,其账戶體系依然是分割的,所以現階段美團點評仍然缺乏與亞馬遜對標的基石。

不過無論如何,在移動互聯網紅利褪去的今天,像美團點評這樣用戶規模和交易體量的公司十分稀缺,這無疑是一個足夠吸引人的投資標的。預測估值在500億美元以上的美團點評,必須依靠龐大的資金來撐起多線作戰的業務,IPO僅僅是一個開始。

注:36氪作者楊林、方婷、鄭媛、張睿對本文亦有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