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歷史上四次大規模滅佛,為何卻讓禪宗越發興起?

如是我聞,佛教那些事兒(第六部分)

講完了“東晉十六國”的中國佛教世俗化之路,時間軸來到了“南北朝時代”,簡單梳理一下南北朝的形成: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在北方,五胡相繼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最後統一他們的是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我們一會要說到的“太武滅佛”就是北魏政權統一北方的皇帝太武帝拓跋燾,北方自此進入“北朝時期”;另一方面,在南方,司馬叡建立了東晉政權,後來被劉宋取代,自此南方進入“南朝時期”,一共歷經四個王朝:宋齊梁陳——這四個王朝加上東晉,以及三國時期的東吳,合稱“六朝”,南京“六朝古都”的稱號就是這麽來的——我們一會要說到的“梁武崇佛”的梁武帝蕭衍就是梁朝的開國國君;南北兩邊幾乎是同時完成統一和政權更迭的,所以史稱“南北朝”。

拓跋燾比蕭衍要大將近六十歲,我們先說的是“太武滅佛”。

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南北同時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由於戰亂頻繁,很多平民百姓都出家為僧,躲避戰火,於是僧人團體越來越大,寺廟也越建越多,寺廟積蓄的錢財也越來越多,眾所周知,飽暖思淫欲,寺廟逐漸成了藏汙納垢之地,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都在寺廟裡進行,並且由於人口的急劇減少,使得國家的人丁和賦稅也減少了。

然而拓跋燾想統一北方,這免不了征兵征稅,寺廟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在宰相崔浩的勸諫下,拓跋燾發起了滅佛運動,強製僧人還俗,搗毀佛像,拆除寺廟。這裡說句題外話,崔浩出身“清河崔氏”,是北方的大世族,他之所以勸太武帝滅佛,除了出於國家發展的需要外,還有另一個原因:他是一位道教徒。由此可見,外來佛教與本土道教之爭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

拓跋燾的滅佛運動在佛教歷史上是一次浩劫,後面還會有三次,合稱“三武一宗滅佛”,這個我們後面再講。

太武滅佛後,繼位的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卻一改爺爺的風格(拓跋燾的長子拓跋晃英年早逝,所以在拓跋燾死後,繼位的是他的長孫拓跋濬),篤信佛教,開始在大同修建雲岡石窟,並且為之前被殘害的佛教徒撥亂反正。拓跋燾當年滅佛時有一條很重要的理由:佛教乃西晉佛學家劉元真和呂伯疆弄出來的騙局。

基於此,僧人曇曜和吉迦夜編譯出了《付法藏因緣傳》,為佛教正名,把佛教的傳承體系給梳理了清楚,我們之前提到的摩訶迦葉集結五百僧眾和阿難背誦佛經的故事就是出自這部書,它的影響非同小可,後世佛教各個宗派的建立,其法統依據全部都來自於這部書,可以說,這部書就是一本佛教的家譜。

拓跋濬崇佛後,佛教又在中華大地上興起,半個世紀後,在建康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有一位皇帝把佛教推向了第一個頂峰,這個人就是梁武帝蕭衍。

蕭衍以當年的印度阿育王為楷模,幾乎傾盡了整個江南的財力和政治力量來捧佛教,使得佛教在江南的推行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各地紛紛修建寺廟,不停地有百姓出家為僧,連蕭衍自己本人都數次“舍身同泰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描繪的就是當時寺廟遍地的場景,蕭衍和拓跋燾分別走向了兩個極端。

也正是這個時候,佛教的戒律開始變得極為嚴格,早期的佛教徒其實是吃肉的,吃的是“三淨肉”,所謂“三淨肉”是指沒看見、沒聽見、不是特意為自己殺來吃的肉。但是從蕭衍開始,禁止佛教徒吃肉,並且吃素也不是什麽素都吃,有“五葷”禁止吃,“葷”在古代指的是帶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並不是今天意義上的葷菜,今天意義上的葷菜在古代叫“腥”,“五葷”的說法不一,但基本都有蒜和蔥。

蕭衍掏空國力地崇信佛教,為他帶來了八十六年的陽壽,是僅次於乾隆的長壽皇帝,然而也為他帶來了災禍,在他的任期內,南朝爆發了“侯景之亂”,江南一片塗炭,其本人被侯景活活餓死在深宮之中。

當然,我之所以要提到蕭衍,並不是因為他崇佛,而是要借他引出禪宗。蕭衍當皇帝的時候,從海上飄來了一位印度高僧,這位高僧所開創的宗派將對後世佛教格局及思想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就是達摩。

達摩的到來使得蕭衍非常興奮,派人專程前往廣州迎接,可是在進行了一番長談後,達摩認為蕭衍並沒有領悟佛法,與他話不投機,於是悄悄渡過長江(“一葦渡江”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來到了北魏境內的洛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創立了“禪宗”——也就是說達摩並不是少林寺的創立者,也不是少林武術的發明人,在達摩之前,少林寺已經有本土武術了,只不過是到明清時期才真正揚名。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這之後的三次滅佛與禪宗興起之間的關係。

(1)北周武帝滅佛:之前我們知道,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開啟朝代是北魏,北魏末年,北方分裂成了東西兩塊,分別由兩位權臣把持著,史稱“東魏”和“西魏”,東魏是高歡把持,後來由他的次子高洋繼任,建立北齊,取代了東魏;西魏由宇文泰把持,後來由他的三子宇文覺繼任,建立北周,取代了西魏。北周政權幾經周折,來到了宇文邕的手中,他是宇文泰的四子,諡號武皇帝,也就是這次滅佛的主角,理由也還是大同小異,為了富國強兵,宇文邕不光滅佛,還滅了道教,許多出家人還俗,不是扛起了鋤頭,就是扛起了刀槍。取代北周而一統天下的是權臣楊堅,後者就是隋文帝,隋唐盛世自此而開。

(2)唐武宗滅佛:唐武宗李炎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時道教複興,再加上政府缺錢,於是李炎發動了一次全國性的滅佛運動,不僅成千上萬的寺廟被砸毀,還沒收了寺院所有的產業和良田,國庫迅速充盈了起來,我們知道,唐武宗之後繼任的是唐宣宗,宣宗在位時國家安定繁榮,對外戰爭頻頻獲勝,史稱“大中之治”,宣宗之所以有錢敗吐蕃、收河湟、定塞北、平安南,離不開當年武宗的滅佛運動,佛教是太平盛世的“幕後英雄”。這次滅佛發生在唐武宗會昌年間,所以也叫“會昌滅佛”,它還導致了另一個嚴重的後果,大量的佛經在這次運動中失傳了,唐朝佛教八大宗派裡只有慧能一系的新派禪宗損失最小,因為這一派既不譯經,也不著述,除了一本《六祖壇經》外,什麽都沒有,反而因禍得福,在宋朝時這一支空前繁榮,一直影響到現在。

(3)後周世宗滅佛: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所謂“五代”,就是唐以後相繼統治中原的5個短命朝代,分別是:梁唐晉漢周。由於在此之前都有同名的朝代,所以統一給他們的名字前冠以“後”字來區分,後周世宗就是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的第二任皇帝,名叫柴榮,他雄才大略,為了一統江山,學習前面三位皇帝也搞了一次滅佛運動,從此以後,大規模的滅佛運動不再有了,柴榮滅佛是在北方,南方有許多個小的割據政權,合稱“十國”,在這十國裡,佛教反而香火鼎盛,而慧能的新派禪宗正好就在南方,又完美的躲過了一劫,取代後周的就是趙匡胤的北宋,禪宗終於迎來了輝煌。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大器晚橙”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