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右乳乳腺錯構瘤,這例影像特徵很典型!【確診丨醫學影像經典病例431】

一、患者資訊及影像

患者:

女性,49歲

主訴

發現右乳腫塊伴疼痛2月。

現病史

既往史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超聲

CT/MR掃描

X線檢查採用GE公司Snographe全視野數字乳腺機。患者常規行雙乳CC位、MLO位攝片。
MRI檢查採用德國SIEMENS 1.5T Avanto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器,患者採取俯臥位頭先進,身體及雙肩放平,雙側乳腺自然懸垂於專用乳腺相控陣表面線圈內。掃描序列包括:
(1)平掃T1WI橫斷位:採用快速小角度激發三維動態成像序列(fast low angle shot 3D,FLASH 3D)掃描,主要參數TR8.6ms,TE4.7ms。
(2)平掃T2WI脂肪抑製橫斷位及矢狀位:橫斷位採用短翻轉時間反轉恢復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掃描。主要參數TR5600ms,TE56ms。矢狀位採用快速自旋迴波(fast spin echo,FSE)掃描。主要參數TR3400ms,TE65ms。
(3)擴散加權成像(DWI):採用單次激發自旋迴波平面序列(single shot echo plannar imaging,SS-EPI),DWI主要參數:TR4800ms、TE81ms,b值為0 s/mm2、800 s/mm2,層厚4.0mm,層間距2mm,激勵次數3,視野340mm×172.72mm。
(4)動態增強掃描(DCE-MRI):採用FLASH 3D技術,其主要參數同平掃T1WI。DCE-MRI共進行包括蒙片在內的8次重複掃描,每次掃描時間60s。除蒙片與第一期增強掃描(即第二次重複掃描)間隔24s為注葯時間外,其餘第3~8次掃描為連續無間隔。對比劑使用高壓注射器經手背靜脈團注,劑量0.2mmol/kg,速率為2.5ml/s,對比劑注射於蒙片掃描結束後立即開始,完畢後以相同流速注射30ml生理鹽水沖管。

查體

專科檢查:雙乳對稱,皮膚未見確切異常。右乳內下象限淺處觸及腫塊,大小約3.7cm×3.0cm,質韌,活動好,稍有壓痛。左乳未及明確異常。雙側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

二、病例問答挑戰

問題一

醫看

答案解讀:B

解析:乳腺X線攝影示右乳內下象限見一腫塊影,邊緣清楚,見完整包膜,密度不均,其內見結節狀及片狀脂肪密度影及片狀高密度影夾雜,總體呈混雜密度,未見異常血管影及惡性鈣化。

問題二

在乳腺X線檢查基礎上,如果要明確該病變的性質,下一步應該選取何種影像檢查方法(多選)

A乳腺導管造影

B乳腺超聲

C乳腺核磁共振

D胸部CT

問題三

根據以上臨床資料與影像表現特點,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為下列哪一項

A纖維腺瘤

B乳腺癌

C粘液腺癌

D錯構瘤

答案解讀:D

解析:

【手術和病理結果】

病理診斷:乳腺錯構瘤。病變由正常的乳腺組織小葉、導管及少量脂肪構成,周圍見完整包膜,其內可見纖維囊性改變。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患者女性,49歲。發現左乳腫塊數月。查體:右乳內下象限淺處觸及腫塊,質韌,活動好,稍有壓痛。影像表現病灶邊界清楚,並見完整包膜,密度或者信號混雜,內見脂肪密度且與腺體夾雜,與周圍正常腺體類似。病灶信號、強化方式均與腺體類似。所以此病例為乳腺錯構瘤的典型影像學表現。本病根據其所含脂肪、腺體及纖維組織不同有多種分型,影像表現也不同,因此易誤診為纖維腺瘤、脂肪瘤及積乳囊腫。

鑒別診斷

(1)乳腺纖維腺瘤:好發於青春期女性,影像表現為邊界清楚的腫塊,密度及信號均勻或不均勻,根據其所含纖維、上皮及是否變性有關,增強後不均勻強化,無強化分隔為其特徵性表現。相較錯構瘤其密度更加均勻,且其內無脂肪密度影。

(2)積乳囊腫:根據發生時間長短、所含物質情況,積乳囊腫也可分為脂肪型、混合型及透亮型等,與錯構瘤各型均要鑒別。但積乳囊腫多有積乳史,多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混合存在,其內積存的乳汁和/或脂肪組織在形態上與錯誤排列的乳腺纖維組織也有區別。積存的乳汁可呈顆粒狀、裂隙狀、團塊狀及絮狀。積乳囊腫囊壁由擴張的導管形成。X線投照時有時可見脂-液平。

(3)脂肪瘤:一般脂肪瘤位於皮下脂肪層或腺體層表面,呈脂肪密度,並有完整包膜,其內見線樣分隔,但無腺體組織。典型者錯構瘤內含少量纖維腺體組織,但如脂肪組織較多則難與脂肪瘤鑒別。

病例供稿:雲南省腫瘤醫院 吳建萍

專家點評

乳腺錯構瘤是正常乳腺組織生長排列紊亂的結果,形成混合著不同數量纖維、脂肪、乳腺導管和乳腺小葉的腫塊,並有完整包膜。乳腺錯構瘤多見於絕經前婦女。多為單側乳腺單側病灶。臨床腫塊質韌或軟硬不均,活動好。本病根據其所含脂肪、腺體及纖維組織不同有多種分型,影像表現也不同。主要分為三型,即①緻密型(腺性錯構瘤):乳腺小葉為主要成分,大量良性增生的乳腺小葉間散布著少量的纖維和脂肪組織。X線表現為邊界清楚的緻密腫塊,密度均勻與腺體接近,瘤體內纖維腺體組織遍及整個瘤體,其內夾雜少量脂肪組織時可形成小的透亮區。該型在影像上常被誤診為纖維腺瘤或分葉狀腫瘤。②混合型(纖維性錯構瘤):增生的乳腺纖維組織為主要成分,大量囊樣分布的纖維組織中夾雜脂肪及腺體組織。X線表現為高低密度不等的混雜密度腫塊。此型最常見,為本病的典型表現,似「臘腸切面樣」改變,有人稱之為「香腸切片」。③ 脂肪型(脂肪性錯構瘤):脂肪組織為主要成分,其間有少量的纖維組織及腺體組織。X線表現為脂肪密度腫塊,其內可見散在少量纖維腺體,在腫塊內形成小結節和絮狀影。

乳腺錯構瘤多見於絕經前婦女。多為單側乳腺單側病灶。臨床腫塊質韌或軟硬不均,活動好。本病根據其所含脂肪、腺體及纖維組織不同有多種分型,影像表現也不同。主要分為三型,即①緻密型(腺性錯構瘤):乳腺小葉為主要成分,大量良性增生的乳腺小葉間散布著少量的纖維和脂肪組織。X線表現為邊界清楚的緻密腫塊,密度均勻與腺體接近,瘤體內纖維腺體組織遍及整個瘤體,其內夾雜少量脂肪組織時可形成小的透亮區。該型在影像上常被誤診為纖維腺瘤或分葉狀腫瘤。②混合型(纖維性錯構瘤):增生的乳腺纖維組織為主要成分,大量囊樣分布的纖維組織中夾雜脂肪及腺體組織。X線表現為高低密度不等的混雜密度腫塊。此型最常見,為本病的典型表現,似「臘腸切面樣」改變,有人稱之為「香腸切片」。③ 脂肪型(脂肪性錯構瘤):脂肪組織為主要成分,其間有少量的纖維組織及腺體組織。X線表現為脂肪密度腫塊,其內可見散在少量纖維腺體,在腫塊內形成小結節和絮狀影。

本病易誤診為纖維腺瘤、脂肪瘤及積乳囊腫。但纖維腺瘤密度較乳腺錯構瘤更均勻。積乳囊腫根據發生時間長短、所含物質情況,積乳囊腫也可分為脂肪型、混合型及透亮型等,但積乳囊腫多有積乳史,多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混合存在,其內積存的乳汁和/或脂肪組織在形態上與錯誤排列的乳腺纖維組織也有區別。積存的乳汁可呈顆粒狀、裂隙狀、團塊狀及絮狀。積乳囊腫囊壁由擴張的導管形成。X線投照時有時可見脂-液平。脂肪瘤一般位於皮下脂肪層或腺體層表面,錯構瘤位於腺體層內。脂肪瘤內可見分隔但無腺體組織。

醫看

參考文獻:

1.馮健,李泉水,李征毅,等.乳腺錯構瘤的超聲與病理表象對照觀察[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09,25(1):93-94.

2.張建興,沈嬙,司徒紅林,等.38例乳腺錯構瘤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分析[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9,6(3):218-221.

3.Ruiz Tovar J, Reguero Callejas ME, Alez Chillarón AB, et al. Mammary hamartoma[J].Clin Transl Oncol,2006,8(4):290-293.

4.郭雲泉,房志新.乳腺錯構瘤病理及影像學特徵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7,30(11):1294-1296.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醫侃(yikantime)

微博:@醫看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醫看」醫生問答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