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與癌症有關的7種不良習慣!

要想遠離癌症,就要從生活習慣入手。有些習慣雖然容易養成,卻對身體有害,找找看哪些習慣已經不經意形成,記住要早點改掉。

1、起床馬上疊被子

建議起床後,先把被子攤開晾10分鐘後再疊起來,而且每周最好都可以晾曬一次。因為人在睡眠時,會排出大量的汗液,起床後就立即疊被子,汗液還留在被中,給了病原體好的生存環境。長期這樣,不單會有汗味,還會影響睡眠品質。

2、毛巾擦水果

很多把乾淨衛生的注意力放在自來水水源上,其實城市生活用水都是經過消毒與淨化,自來水清洗的餐具也就相對比較乾淨。反而是我們使用的毛巾上,附著著大量細菌,如果用毛巾擦水果可能引起二次汙染。

3、加熱變質食物

為了不浪費食物,已經變質的食物再用高溫加熱後吃進肚子裡,原以為可以消除細菌。但是,細菌可能被高溫殺滅,細菌分泌的毒素卻可以耐高溫,不容易受到分解破壞。

4、剜掉水果壞的部分繼續吃

遇到水果爛了一點,覺得可惜就剜掉腐敗部分後食用。看上去確實有道理,實際上,腐敗部分的細菌早已轉移到剩餘部分,這些有害的代謝物、微生物會繼續繁殖,人如果吃下去就等於吃下致癌的黴菌。

5、紙巾包食物

許多紙巾都含有熒光增白劑,這是一種有毒化學物質,特別是與油脂類食物接觸,食物溫度越高,轉移速度越快。人如果口服熒光增白劑,在體內是很難分解的,長期食用等於攝入大量毒素,對肝髒損傷也是日積月累。

6、長期用一種牙膏

養成習慣,已經習慣某個牌子的牙膏。雖然一些藥物牙膏對細菌確實有抑製作用,如果長期食用同一種,就會讓口腔細菌產生耐藥性而逐漸適應。番茄醫生建議,牙膏也是需要定期更換使用的。

7、酒精消毒碗筷

用白酒消毒碗筷的做法,在民間很流行。比如用酒擦拭碗筷起到消毒作用,但是要記住,我們所指能夠消毒碗筷的酒精度數在75%,而市面上多數白酒的酒精濃度均低於56%,所以購買的白酒用來消毒,其實並不能起到消毒功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