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9.0,BBC向你拋來了一檔滿嘴跑火車的節目

什麽樣的作品才能稱為一部好玩的劇?

1,笑梗要多且精,讓人止不住那抽動的嘴角;

2,再短小精悍也好,內核不能過於泛空;

3,不充當教化,卻讓人不自覺融入思考。

很幸運,以上3種特質,恰好都在這部剛挖到的新劇裡——

《扯蛋英國史》

Cunk On Britain

海報上,女主持人那real正經的神情,以及那real精英範兒的格紋外套,一副能直接打包上《百家講壇》的模樣,似乎張口就能來一番滔滔不絕的解說。

額,滔滔不絕是沒錯,隻不過是畫風跑偏的那種:

首先,以年代久遠為由,她拒絕,不對,應該是懶得向觀眾解釋何為“宇宙大爆炸”;

接著,她認為待在博物館裡的複原恐龍造型是一隻活恐龍,而它憤怒的表情是因為對世界上只剩自己還活著而感到絕望;

更離譜的是,就連最基本的常識也會弄錯,比如直接把英國著名詩人Byron的名字分割,跑去問Ron是誰,為什麽寫了那麽多詩歌?

可以說主持界難得一見的奇葩人物了!

這是一部出自BBC的偽紀錄片(英文名稱是mockumentary,一種紀錄片或電視節目類型,通常帶有喜劇的嬉鬧特性),由《黑鏡》的編劇Charlie Brooker親自操刀,是繼《扯蛋莎翁史》和《扯蛋聖誕史》之後的第三部“扯蛋系列”喜劇。

固定主持人Philomena Cunk,由戴安·摩根扮演,一位比購物頻道推銷員還能跑火車的實力選手

如同片名早就標明的“扯淡”二字,這部偽紀錄片就是一本正經地在拿英國歷史開涮。嚴謹?是根本不存在滴。

雖說一早就擺著不尋常的姿態,可該有的門面虛勢卻一點也不少。

飽含情感的嚴肅旁白,確認是BBC親生的紀錄片風格沒跑了;

各種俯拍和遠景鏡頭中,一切建築和風景都顯得氣勢磅礴;

該去實地考察的地方一個也不落,該去請教的專家也都是行業大咖,還有主持人Cunk那時而沉思,時而皺眉,時而豁然開朗的表情......

當你還在半信半疑時,打臉就來得猝不及防了,接下來出現的幾個“未解之謎”,就讓人特別想甩上無數個黑人問號臉。

古人類如何進化成Ed Sheeran(英國著名唱作人)???

伊麗莎白一世為什麽會出現???

這你得去問伊麗莎白的媽媽才對吧?

溫斯頓·丘吉爾到底是誰???他為什麽會被困在紙幣中???

這算是哪門子的謎……

講解歷史起來,就像個酒醉大叔在侃大山

她說,恐龍的滅絕,是因為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從而導致它們營養不良,饑餓難耐,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恐龍,幾乎都形同骨架;

她還說,路是羅馬人發明的,在那之前,人們要想出門,只能站在村子邊上,能跳多遠就多遠;

談到亨利八世那些混亂婚史,還不小心說出了大實話;

她認為,在羅馬人和凱爾特人的戰爭中,是因為不穿衣服就上陣的凱爾特人,看見了全副武裝的羅馬人,覺得自己太蠢就打不下去了;

腦洞大到簡直不受控制。

原以為,在跟業內專家對話時,Cunk能收斂一點。結果她非但沒在怕,而且還“杠精”上身。

招數一:永遠站錯重點。

你覺得Hardy在納爾遜死的那一刻親吻了他,有多大程度上會被認為是戀屍癖呢?

霍雷肖·納爾遜,英國18世紀末及19世紀初的著名海軍將領及軍事家,中彈將死之前囑咐下屬Hardy並請他落下一吻以告別,關戀屍癖啥事?

招數二:中二發作的腦回路不要太嚴重。

用《星際大戰》中的虛擬角色類比各種歷史人物;

把牛頓拋到腦後,抬出遊戲節目裡的機器來證明才是重力存在的最好證據;

牛頓泉下有知的話,估計氣瘋了吧?

招數三:節操永遠在地上,汙無下限。

一上來就問亞瑟王是不是高潮射很多?

可Camealot只是亞瑟王名下的一個議事廳而已;

如果你和一個得了黑死病的人發生性關係,你需要使用安全套嗎?得了黑死病可以休多久的假?

黑死病,又叫鼠疫,試問有誰得了這種病還能念念不忘性生活?

而在聽到枯燥的解釋時,總要重複一遍問題,以為是別人聽不懂,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答,就自動屏蔽,直接當面說接收不了。

語不驚人心不死,真是隔著螢幕都感受到專家們的絕望

有的生無可戀,無話可說;

有的索性閉上眼睛,實力嫌棄;

有的滿臉寫著想打人的衝動……

好氣又好笑,談話終結者C位無疑

雖說快被杠精Cunk逼得懷疑人生,可專家這頭銜也不是白叫的。無論是多陳舊的歷史事件,還是被誤導已久的歷史現象,他們還是耐心地進行了詳細的構建和講解。

把歷史扯來扯去,按理說誤導性應該很強,可經過幾集戳中笑點的科普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更了解英國歷史了”。

道理很簡單,就是寓教於樂。

其實,這類紀錄片看似好拍,卻很難顧忌閱聽人認知,因為那歷史長河中的所有,都局限在了那個地方,“異地人”容易缺乏代入感

不過找準定位就好辦了,比如,利用英國人得天獨厚的黑色幽默,《扯蛋英國史》就把歷史科普發揮到了極致。

記得有人說過,英式幽默是這樣的:嚴肅和真誠要得,肅穆和過分認真要不得。

也就是說,只要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那說什麽都可以,上綱上線就沒意思了,也沒那個必要。

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方面是因為眾人視角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則是歷史本身的權威性,往往會讓人感到沉重和煩悶,好奇被消解後,自然也就跟著人雲亦雲了。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認識和理解以前的人和事,相信沒有人會拒絕。

所以很多人會像Cunk一樣,熱衷調侃,

黑起來連國旗也不放過,

敢這麽做,也是因為他們足夠熟悉。

更重要的是,在人們早已習慣的長期禮貌環境氛圍中,用這種“不禮貌的粗俗”來解讀歷史更帶痛癢,也更有意思。

與傳統紀錄片相比,《扯蛋英國史》少了幾分刻板,多了幾分生動,懂的人不自覺地沉醉其中,不懂的人也會跟著興趣盎然。

跳出框架,能把傳播歷史文化與影視營造的輕鬆氛圍有機結合起來,可以說是大眾媒介最正確的打開方式了。

在主持人Cunk看似偏離常理的胡說八道中,笑出豬叫的我們,還打開了連接“歷史”和“未來”的全新思路,反向地刷新著自己的知識庫。

“扯蛋”也能讓人欲罷不能,你說這種出乎意料的絕妙,錯過了是不是就可惜了?

(回復“扯蛋”,你懂的)

最快提高個人觀影逼格的公眾號。

24樓影院:movie24luo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點個讚再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