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孵化器真實盈利能力:過半數靠政府補貼“輸血”

行業疾行3年之後,眾創空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邊是高大上的玩家努力衝擊上市,比如估值上百億美元的聯合辦公領頭羊WeWork早已秘密在美提交招股書。

一邊是草根系的二房東破產跑路,比如像上海聚夢空間這樣借著雙創浪潮起家如今陷入僵局忙著解套。

一邊是獨角獸身份之下的高光時刻,一邊是傾家蕩產之後的一地雞毛。可就是這樣,這個行業真實的盈利情況還是撲朔迷離。不管是聯合辦公還是孵化器,他們發展這麽多年,到底賺錢嗎?

在這些獨角獸們沒有成功IPO之前,我們很難看到這些玩家的真實財報,但從早一步掛牌新三版的這些孵化器公司身上,我們可以管中窺豹。

2019年,距離國內第一家孵化器登陸新三板已經過去近4年,這些創業孵化器在掛牌之後的業績表現可謂也是冰火兩重天:

最賺錢的和最不賺錢的孵化器,他們之間的營收足足差了100倍。而且,過半數的孵化器其實是在靠巨額政府補貼輸血。

PropTech研習社統計發現,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孵化器共有10家。其中,除銀江孵化去年已摘牌外,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孵化器有9家,分別為:蘇河匯、莘澤創業、創新工場、正潤創服、創富港、宏福孵化、贏家偉業、科技眾創、合肥高創。各家基本情況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新三板掛牌的這9家孵化器,民營玩家為主,只有一家國資100%控股——合肥高創。

從企業規模來看,創富港和創新工場是規模最大的兩家。其中,創富港到2018年底的員工數為854人,目前已經超過1000人。這個規模哪怕在優客工場、氪空間、納什空間們所在的聯合辦公領域,也算是較多的。

從業務模式上看,目前孵化器玩法大體有三類:

(1)“投資+孵化”模式:蘇河匯和創新工場;

(2)純孵化模式:莘澤創業、贏家偉業、宏福孵化、合肥高創和正潤創服;

(3)“二房東”模式:創富港和科技眾創(科技寺)。

萬萬沒想到,其中最能打的,賺錢能力最強的竟然是一直以來相當低調的創富港。

業績盤點:最低調的創富港最賺錢

由於大部分孵化器都取得了不少政府補助,故扣除了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的扣非淨利潤,能更直觀的反映出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

從這9家孵化器近三年公開的財報數據來看,無論營業收入還是扣非淨利潤,創富港和創新工場的盈利能力都在前列,贏家偉業緊隨其後。

另一個現實很慘烈,那就是絕大多數的孵化器營收不足3000萬,扣非淨利潤不足500萬。

業績表現上,這9家孵化器表現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那麽,數據表現最出色的創富港和創新工場,都是怎麽賺錢的呢?

PropTech研習社最近跟極為低調的創富港聊了聊。創富港北京總經理郭健告訴PropTech研習社,創富港靚麗的財報背後,實際上是對成本的嚴格把控。

創富港賺錢的秘訣主要有以下4點:

(1)足夠低的拿樓價,嚴格的財務測算模型;

(2)高坪效,包間模式為主,低公共空間面積;

(3)確保每個單店盈利後再擴張,不盲目追求規模;

(4)低成本優勢帶來的低價優勢,平均價格低於1000元/月/工位,創富港全國範圍內最便宜的工位可以低於300元/月/工位。

可以說,跟WeWork、氪空間、優客工場、納什空間、夢想加等頭部聯合辦公選手對比,創富港在低價客群市場有著絕對的市場佔有率。

在這樣的開店節奏之下,創富港目前管理面積逾20萬方。

那麽創新工場又是靠什麽賺錢?

從財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創新工場營收大幅增長背後,其AI新業務幫了不少忙。

創新工場近兩年愈發重視AI業務,傳統業務(創業服務以及基金管理外包服務)佔比已經由接近100%降至營業收入的六成。2018年創新工場新成立的AI子公司創新奇智,成立當年就貢獻了6007萬元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三成以上。

創新奇智是一家提供AI 相關產品及商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創新奇智已完成A+輪融資。創新奇智的客戶主要集中在零售、製造、金融三個行業:包括瑪氏、永輝、原麥山丘、雀巢、鴻海科技、中冶賽迪、郵儲銀行、光大銀行、太保安聯等。

除了創富港和創新工場,其他孵化器的財務表現可謂慘淡,超過六成的孵化器最近三年的扣非淨利潤不足500萬元。

這9家孵化器中虧損最多的是正潤創服和科技眾創。財報顯示,兩家企業巨虧的原因是大幅擴張帶來的費用高企,企業收入覆蓋不了運營成本。

令人意外的是,正潤創服和科技眾創這兩家孵化器,自2016年掛牌以來竟從未盈利,最近三年累計虧損額分別為2539萬元和4698萬元。

盈利對比:過半孵化器靠補貼輸血

既然不賺錢,為什麽有些孵化器還能繼續呆在新三板呢?

政府補貼救了不少孵化器的命。數據顯示,過半孵化器在靠政府千萬級補貼輸血續命。

如上圖所示,這9家孵化器最近三年累計收到政府補助1000萬級的有6家,1500萬級的有4家。其中,贏家偉業拿到的政府補助金額最高,創富港和創新工場拿到的政府補助最少。

為什麽拿補助最少的兩家孵化器經營狀況反而是最好的?政府補貼看似雨露均沾,披著孵化器名義難道輕輕鬆松就能搞定高額政府補貼嗎?

“也不是品牌大,得到的政策就一定很好,還跟具體做的事情或者說承諾有很大關係。創業孵化器也會迎合政府補貼的需求去創造一些事情。”一位企業GR(政府關係總監)向PropTech研習社透露。

這位GR透露,除非是本區第一家或者是龍頭企業,政府才會主動給補助。“一般來說,凡是已經形成競爭力的、有競品的這種項目,都是自己公司的GR拚了命去談下來的。”

PropTech研習社統計這9家孵化器最近三年年補貼總額發現,他們在2018年拿到的政府補貼要比2017年少了三成多。

從前面那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包括贏家偉業、科技寺、蘇河匯在內的部分孵化器,在2018年拿到政府補貼實際上直接“膝斬”了。科技寺,2017有800多萬補貼,2018年只有幾十萬。

2017年,有6家孵化器拿到了500萬級政府補助,當年只有創新工場和創富港拿到的補助較少。到了2018年,拿到 500萬級補助的只有宏福孵化一家企業。

那麽,政府補助對於這幾家孵化器淨利潤的貢獻有多少?政府補貼的大幅削減是否將嚴重影響創業孵化器的淨利潤?

數據表明,超過半數的孵化器政府補助佔淨利潤的比例超過50%,也就說超過半數的孵化器業績是靠政府補貼撐著的。

注:科技寺和正潤創服在部分年份的淨利潤為負值,為了方便比,各家企業的淨利潤均取絕對值。

從補貼佔比幅度來看,數值最低的恰恰是賺錢能力最強的創富港和創新工場。

從年限上來看,2016年補助佔比最高的是創富港,2017年是正潤創服,2018年是蘇河匯。

其中,連續三年虧損的正潤創服拿到的政府補助相當可觀,有些年份的政府補助甚至是淨利潤的2倍以上。

但目前情況有所變化,隨著行業開始洗牌,雙創熱度降溫,政府補貼逐漸減緩正成為大勢所趨。接下來拿不到政府補貼的孵化器,該拿什麽“續命”呢?

轉型,成為這些孵化器的不二選擇。

模式轉型二選一:要麽租工位,要麽靠投資

從已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租金及孵化服務收入依然是大多數新三板孵化器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PropTech研習社發現,有一些孵化器開始謀劃轉型,逐漸從“二房東”“純孵化”模式,向 “投資+服務”模式轉型。

“投資+服務”轉型最早的,當屬創新工場和蘇河匯。

公開信息顯示,當年為了順利掛牌,創新工場剝離了旗下基金管理業務。近年來,創新工場不斷的去“孵化”,重“投資”,目前已經轉型成為一家“VC+AI”的機構。

而蘇河匯作為投資型孵化器,骨子裡就帶著投資機構的基因。與其他孵化器“去孵化,重投資”不同,蘇河匯近年來一直在向科技服務公司轉型。

在過去的6年裡,蘇河匯投資了吉刻聯盟、flowerplus、眾人幫、希鷗網、蛋解創業等150多個項目,覆蓋消費升級、企業服務、人工智能、時尚創意等領域。

除了轉向投資模式的創新工場和蘇河匯,創富港、莘澤創業、贏家偉業在做好主業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優質標的,但投資業務帶來的收入佔比均不到1%。

行業疾行多年,其實自2016年開始,模式早就開始分化。一個眾創空間名下,既有聯合辦公模式也有投資孵化器模式。走到現在,靠譜的盈利模式只能“二選一”:

要麽像創富港那樣在聯合辦公領域做到極致,賺租金和增值服務的錢;要麽像創新工場那樣專注投資,賺投資收入的錢。目前來看,模式不清晰,服務不極致的選手正在被市場洗牌出去。

而這幾家新三板公司的財報也在證實這一點:市場正在拋棄中庸,模式“二選一”必須側重一端,沒辦法兩全。(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