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湖南長沙銅官窯古鎮錢幣博物館 揭秘“錢”世今生五千年

錢幣素有“國家名片”之稱。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鑄造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從夏朝至現在,已有近5000年的貨幣史。 聽聞長沙市望城區銅官窯古鎮的錢幣博物館已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湖南省首家錢幣博物館,也是中國錢幣民間收藏第一館,收藏了上下五千年共5000 多件貨幣,是錢幣的世界,貨幣的海洋。 於是,慕名前往。

錢幣博物館是一座呈八邊圓椎頂型建築的博物館,在銅官窯古鎮古色古香的盛唐風格的古建築群中,格外漂亮,格外引人注目。 錢幣博物館,分兩部分陳列:第一部分為中國歷代貨幣,涵蓋了從殷、周到民國上下五千年的多形製貨幣,包括中國歷代古錢、民國錢幣、歷代紙幣;第二部分為專題陳列,包括湖南貨幣、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幣、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以及匯通萬國。

錢幣博物館珍藏了從夏商到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下五千年,各朝各代的貨幣,包括貝幣、布幣、紙幣、銀幣、銅幣,還有鐵、錫、鋁、鉛、鎳等金屬幣,以及陶瓷幣等等,品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據說,每一枚錢幣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串錢幣則能講述一段波詭雲譎的浩瀚歷史。

在錢幣博物館,講解員如數家珍:中國歷代的錢幣,除了銅錢、鐵錢、銀元、銀錠、紙幣之外,還曾用海貝、骨貝、石貝、玉貝作為錢幣。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夏末商初的貝幣。 那時的貝幣非常粗糙且大小不一,感覺和在海邊撿到的貝殼差不多,但貝殼在古代的中原地區是很少見的,所以充當的貨幣職能。5枚貝幣為一串,兩串叫“一朋”。據說在當時,8朋貝幣能換一畝良田,20朋貝幣能換一個奴隸,50朋能買一匹好馬。

除了外邊圓裡邊方的孔方兄,老祖宗們還曾使用過刀幣,布幣,蟻鼻錢和環錢等各種形狀的錢幣。 在秦朝之前,各諸侯國的錢幣不僅形製不一,而且鑄造量也較少。 秦始皇一統天下,不但統一了度量衡,還統一了貨幣。 至漢代,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錢幣進入第一個大發展期。史載,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平帝元始年,在不到120年的時期內,漢朝官鑄錢達280億萬餘。並且,有些地方還出現了鉛錢或鐵錢,補充銅錢之不足。

在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晚期)我國就已正式鑄造銅質貨幣。 唐代,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唐玄宗時期。國力昌盛,每年鑄錢達3億2千7百萬枚。 宋神宗時,每歲鑄銅錢500餘萬貫,鐵錢88萬餘貫。 宋以後,由於紙幣及銀兩貨幣的興起,錢幣鑄造由盛轉衰,但鑄幣仍保持較高的技術水準,直至清末為銅元所取代。

我們還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來自中國,北宋仁宗時發行的交子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是“大明寶鈔”,高約30厘米,寬約20米,它是明朝官方發行的唯一紙幣。 到了民國,紙幣就成為貨幣的主流。在展覽的最後,還能看到最早的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除了常規的面值,還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這樣大面值的,其中最大的面值竟然是50000元。

太平天國時期的錢幣上,國字裡不是“玉”字,而是“王”字。取意“王在其中”。 我國的第二套人民幣中有一款十分罕見的人民幣-深色的3元人民幣,這是我國唯一發行的面額為3元的人民幣紙幣。

從夏商的實物貨幣,再到現代的紙幣,我們“穿越”了時空。 快來長沙銅官窯古鎮錢幣博物館大開眼界吧! 文/圖 納蘭小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