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最愛的人不一定最愛你

   《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愛情

  1929年9月,上海中國公學的一間教室裡,一位瘦削的年輕人站在講台上面紅耳赤,手足無措,他就是沈從文。也許是被來聽課的學生中那個清麗出眾的女學生吸引了目光,才讓本就有些木訥的他在課堂上洋相百出,而那個女學生便是日後成為他夫人的張兆和。

   時年18歲的張兆和聰明美麗,而且出身於富貴名門之家,這樣的女子身後自然有許多的追求者。

   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二姐張允和曾取笑說,沈從文大約只能排為“癩蛤蟆第十三號”。

   雖然湘西玲瓏剔透的山水,賦予了沈從文卓越的才華和柔順多情的個性,可自卑木訥的他卻不敢當面向張兆和表白愛情 ,他悄悄地給自己的學生寫了第一封情書。

  老師的一封封情書如石沉大海,未在少女的心湖激起太大的波瀾,她卻把每封情書都認真地一一做了編號。

   後來學校有傳言說沈從文因追求不到自己的學生要自殺,張兆和情急之下拿了所有情書去到校長胡適辦公室理論,胡適表示願意為她和沈從文做媒,沈從文是那麽頑固的愛著她,可張兆和卻斷然拒絕說:我並不頑固地愛他。

   後來沈從文到山東青島大學任教,多情執著的他依然我行我素,繼續著他感情文字的狂轟濫炸,進行著他馬拉松式的追愛之旅。

   就這樣一堅持就是四年,四年中張兆和每天都會收到沈從文的信,雖然她從不回信,可沈從文依然不管不顧的認為 ,自己寫了、寄了對方就會看到。

   “我走過無數的橋,看過無數的雲,喝過無數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這是沈從文寫的一封情書中的一段。

   四年的堅持,四年的癡情如何打動不了那顆少女的心,那些熾熱深情的文字一點點滲入了張兆和的心扉。

   1932年夏天,張兆和畢業回到蘇州老家。沈從文帶著一大包西方文學名著做禮物,叩響了張家大門。

   此次張家之行,張兆和對他的態度改善了好多,回到青島的沈從文激動的給二姐張允和寫信: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很快張允和只有一個“允”字的電報便給在青島大學任教的沈從文帶去了莫大地歡喜。

   1933年9月,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園結婚。

  因為有了張兆和的陪伴,激發了沈從文最大的創作激情。

   從1931年開始,沈從文陸續創作出了《邊城》,《湘行散記》等大師級的作品。他好幾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無一例外地皮膚略黑,相貌清秀,比如《邊城》中的翠翠。而這種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張兆和。沈從文還寫過一篇名叫《三三》的小說,而沈從文就是一直以“三三”來稱呼張兆和,張兆和反過來稱呼沈從文作“二哥”。

   這樣美好的日子在1946年後發生了改變。因為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政治見解發生了分歧,導致了他們的感情也產生了危機。

   沈從文與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分居,只有到每天晚上,他才能回家去吃飯,走之前,還要帶著第二天的早飯和中飯。而每天的晚飯也只是冰冷的豆腐和饅頭。

   沈從文不明白,自己得了抑鬱症去清華園療養的兩個月裡,自己的妻子為何沒有去陪他,也沒有去探望他。

   沈從文不明白,張兆和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選擇了和他分居,而不是在身邊安慰和鼓勵他。

   1988年5月10日,飽經滄桑的沈從文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再不用糾結自己最愛的那個女子愛不愛他,在不在乎他了。他把無限的眷戀留給了雖然白發蒼蒼卻是他一生最愛的妻子,就如同留給了人間無限柔美的湘西。

   妻子張兆和在沈從文逝世之後,開始整理他的文稿。她這樣為他們的婚姻做結論:“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的遺稿。過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

   也許作為局外人的胡適看的更透徹些吧。他寫給當年深陷愛情之中的沈從文的那封信中說: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

   愛最悲哀的是:那個人在你身邊時,自己不知珍惜,待到懂得珍惜時,那個人已再也尋不見了。

  在青山綠水之間

  我想牽著你的手

  走過這座橋

  橋上是綠葉紅花

  橋下是流水人家

  橋的那頭是青絲

  橋的這頭是白發

   ——沈從文致張兆和的情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