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至 || 一年中艾灸養生最佳時機,只需兩個穴位讓你陽氣初生

陽氣自冬至始:冬至一陽生 冬至

大吉之日。

下一個循環開始,是

開始興做漸強,代表

陽氣回升,天地陽氣

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這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中醫理論認為冬至養生應適當補養陽氣,而穴位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穩固陽氣、防病保健的功效,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0 1 「冬至艾灸」適宜人群

1.老年人:體質較弱,陽氣不足,冬天更是疾病的高發期,艾灸不僅能溫補老年人的虛,還能化解體內的淤。除此之外,艾灸還具有調節血壓、降低血脂,增強臟腑的功效,讓老年人這個冬天更健康。

2.中年人:進入中年,身體機能逐漸衰弱,各種疾病由於免疫力的低下紛紛而來。而冬至艾灸可以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使身體陽氣上升。

3.青年人:工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易出現陽氣虧損,身體易乏,精神無法集中,工作效率低,失眠健忘等亞健康癥狀,其實這些都是陽氣不足所致。冬至艾灸就更不可少了。

4.兒童:是最容易患病的時期,特別是冬天,室內外的溫差過大,很容易受涼。在冬至前後對兒童進行艾灸,不但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調理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堅持艾灸幾天,令孩子一冬不感冒。

冬至 12月22日 0 2 艾灸時間表

冬至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即將開始,冬至艾灸結合「三九灸」效果會更好。

三九灸時間表

引灸:2018年12月19日~2018年12月21日

一九:2018年12月22日~2018年12月30日

二九: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8日

三九: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17日

加強灸: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5日

每個階段艾灸兩次,共10次,以腹部、腰部為主。以任脈補陰,以督脈不陽,以達到固本歸元的目的。

0 3 「冬至艾灸」穴位

冬至艾灸的穴位首選神闕穴。神闕穴就是肚臍眼,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甦之功效,並可強健脾胃功能,預防疾病。據《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後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後尿瀦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並且可防治遺尿、尿頻,隆閉、少腹脹痛,脫肛、疝氣、遺精,白濁、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惡露不盡、不孕,中風脫證、虛勞贏瘦等。

冬至推薦艾灸穴位

神闕

取穴:

功效:

神闕穴是連接我們先天后天的一個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陰陽交接的時辰或此前此後的四天裡艾熏神闕穴,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扁鵲 心書》指出:「依法熏蒸,則榮衛調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體開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益氣延年。」

神闕者,神之舍也。(闕為宮殿的大門)

艾灸神闕,神妙二字盡解其意

神在而有使,何愁病不自愈?

神之使為何?精滿氣足,營衛調和,經絡通暢,一氣周流。

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去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增強機體功能,達到治丙保建之目的。

艾灸方法:

神闕又名臍中,屬任脈。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之效。在此穴施灸可益氣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養生家的重視。臨床上多用神闕隔薑灸和神闕隔鹽灸。

神闕隔薑灸

取0.2~0.4厘米厚的鮮薑一塊,用針穿刺數孔,蓋於臍上,然後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於薑片上點燃施灸。每次3~5壯,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9點鐘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

神闕隔鹽灸

《類經圖翼》卷八曾載有,在神闕穴行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如用於保健,可取乾淨食鹽適量,研細填滿臍窩,上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施灸。最好與神闕穴隔薑灸配合使用,以防食鹽遇火起爆,導致燙傷。

神闕懸灸

點燃艾條的一段,距離臍中約3-5CM,灸10-15min,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宜,操作時謹慎,切勿燙傷皮膚。

當然,你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關心,除了冬至這天,最好能在整個節氣裡常灸神闕,喜歡的話還可加上中脘、關元穴、足三裡、命門等穴。

取穴:

冬至灸的穴位可選「關元」。關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也就是肚臍正下4指處。

功效:

該穴位具有溫腎壯陽、培元固本、調氣回陽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為歷代強壯保健的主穴。

《景嶽全書》說:「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關元灸恰好滿足了「補必兼溫」的特點,可達到溫壯元陽,提高人體的強身抗病能力。

配穴:

《扁鵲心書》記載:

「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

為加強補虛養生作用,可配合神闕、足三裡、中脘、肺俞等穴位。

艾灸方法:

腎俞、至陽

取穴:

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準兩旁一寸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50至60次,兩側同時或交替進行。對腎虛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屬督脈。別名肺底。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

冬至當護陽氣,《黃帝內經》上說:「冬三月,此謂閉藏。」也就是要關閉所有開泄的氣機,要收藏住。冬至一陽生,從這一天開始陽氣慢慢回升了。艾灸腎俞、至陽可以保護陽氣,藏住腎精。

艾灸方法:

艾條懸灸或艾灸器具溫灸

《古艾傳奇》

山東傳灸法,
蘄春尋艾草。
神術哪裡來,
扁鵲孫思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