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搶人大戰打響 什麽樣的城市隻漲房價不漲GDP?

口述 / 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曾經我提過一個觀點,認為中國的城市在未來有沒有競爭力,主要取決於四個年輕:有沒有年輕的人;有沒有年輕的錢;有沒有年輕的產業;有沒有年輕心態的政府。

有了這四個年輕,城市就會充滿活力。而這四個年輕的背後,涉及的一個名詞是“營商環境”。

最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了《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對我國35個大中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了排名,其中有些數據在意料之中,比如深圳、上海、廣州、北京、重慶繼續保持在前5名。

但也有些數據讓人出乎意料,比如營商環境排名前10的城市中,出現了一個不起眼的中部城市——長沙;而東南沿海的明星城市——廈門,它的營商環境排名居然被昆明、貴陽等西部城市超越了。

那麽為什麽長沙的營商環境在進步,而廈門的營商環境在惡化呢?

首先來說說長沙。

這兩年中國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打得非常火熱,可是相對於武漢、西安、成都、杭州、深圳等城市,長沙在搶人方面並沒有特別高調;抖音等軟影片社交軟體的興起帶火了一批網紅城市,長沙顯然也沒能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

但是回到城市經濟的基本面,長沙在過去幾年裡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根據數據統計,去年長沙的GDP第一次超過了1兆人民幣,跟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等新一線城市平起平坐。長沙每1000人擁有的市場主體數量為103個,超過了北京和上海。長沙的常住人口是792萬人,持續人口淨流入,增速是3.57%,位於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

也就是說,長沙的經濟總量、市場主體注冊新增數量和存量、吸引人口流入方面都排在了全國前列,這些跟長沙在新興產業發展和扶持年輕人創業等方面的努力是分不開。

除此之外,長沙在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房價卻一直是溫和增長,最中心的地段也不過1萬多元/平米,大大減輕了年輕人買房的壓力。

跟長沙相比,廈門的處境卻剛好相反。

去年廈門的商品住宅已經達到了4萬元/平米,超過杭州,房價收入比排在全國第一,達到了29。

房價收入比指的是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之比,它反映的是房價水準和居民的自住需求相匹配的程度。

舉個例子,一對夫妻在廈門想買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按單價4萬元來算,房子總價是360萬元,而夫妻兩人年收入相加是12.5萬元,那麽房價收入比就是360÷12.5=28.8。也就是說,這對夫妻大概要29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下這套房子。

而在經濟學上,房價收入比的合理區間值是4~6。

更讓人遺憾的是,廈門的城市經濟表現得並不如人意,根據數據統計,去年廈門的GDP總量是4350億元,在全國範圍排不進前40名,在省內被泉州的7548億元和福州的7104億元甩開。同時,去年廈門GDP同比增長是7.6%,也不及泉州的8.3%和福州的8.5%。

除此之外在產業結構上,廈門的優化效率也相對較低。

以服務行業來看,去年廈門的服務業增長值是7.9%,而南京、杭州、長沙等城市都在10%以上。在投資額方面,去年廈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額是2734億元,跟武漢的7871億元、南京的6215億元、杭州的5857元相比,均不在一個量級上。

所以廈門的營商環境排名落後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政府在房價的調控上缺乏有效的力度,另一方面城市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沒有被激活。

所以這個曾經東南沿海的明星城市,今天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見的考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