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只知道祛濕,但濕熱、寒濕又有什麼不一樣?

中醫上有一種說法,千寒易除,濕氣難去,很多朋友日常飲食習慣不太好,不知不覺中身體出現了濕氣,其實體質不同,人體濕氣類型也不同,這個時候如果不先進行辨別,盲目祛濕可能會適得其反。

濕熱、寒濕有什麼區別? 體內濕寒入侵,易腹瀉

一般平時愛吃生冷食物的人,體內的陽氣容易受到損傷,出現腎虛的情況,對於體內寒濕入侵的人來說,寒氣亂竄,人體容易出現腸胃功能異常。會有胃口差、腹瀉的情況出現。這一類人不適宜食用寒涼食物來祛濕。

小編建議

寒濕入侵的人,在平時要注意保暖,日常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補食物,比如茯苓、黨參等,在做菜時可以適量加一些陳皮、薑片等,來幫助排出體內寒氣。

體內濕熱入侵,易口苦口乾

平時喜愛吃油炸、燒烤等油膩高熱量食物,辛辣口味的人,容易對腸胃造成刺激,出現身體內濕熱氣重,人容易有口苦口乾、大便粘膩不成形、浮腫的情況出現,時間長了夜間睡眠質量還容易受到影響,白天出現精神不佳、四肢乏力的情況。

小編建議

體內濕熱入侵,可以在平時多吃薏米、薏仁等祛濕食物,薏米被稱為水中人蔘,具有很好的祛濕除熱效果,能夠幫助人體改善水腫的情況,同時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避免脂肪堆積,健脾補胃,改善口苦口乾的情況。

想要祛濕體內的濕氣,大家應該先根據日常飲食習慣來判斷,否則胡亂祛濕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平時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祛濕呢?

圖片來源搜狐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艾葉泡腳,驅寒除濕

冬天到了,大部分人體內容易被寒氣入侵出現濕氣,這個時候不妨試著,在睡前用艾葉水泡腳,艾葉具有良好的祛濕散寒的功效,能夠幫助人體驅除寒氣,泡腳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人體補充腎氣,建議大家在泡腳前可以先加入艾葉,用熱氣熏一會腳底,會有更好的祛濕效果。

2、每天快走40分鐘,常吃扁豆、芡實等食物

人在運動的時候,汗腺會進行工作,將人體內多餘的濕氣、毒素一起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此對於想要祛除體內濕氣的朋友,不妨每天堅持快走40分鐘,平時可以多吃扁豆、芡實等中性食物,來幫助祛除體內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