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噁心!千萬別再吃了!美女吃後結腸變成「豹紋、蛇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輕信江湖傳言,相信黑心傳銷產品,犧牲的不光是你的美貌,還有你的大腸甚至生命!

案例一

32歲的曉麗原本皮膚光滑白皙,身材豐滿,但她總覺得自己太胖,一心想減肥。兩年前,她開始服用熟人推銷的,宣稱有排毒養顏神效的某保健茶,期待自己能像廣告吹噓的「月瘦十斤,貌美如花」。

起初還算有一定的作用,可幾個月後效果就越來越差了,還時常出現便秘,於是她開始加大劑量,但病症卻越來越嚴重,食慾差、腹脹腹痛、還長痘痘,她實在覺得難以忍受,才去醫院就診。

腸鏡可見,其結腸已大範圍發黑,黑色素呈條紋狀、斑片狀沉著在結腸黏膜上,彷彿「豹紋」,又像蛇皮,看著著實嚇人,被確診為結腸黑變病。見下圖:

▲ 腸鏡圖片

案例二

22歲的阿敏是一名活潑可愛的大三女生,近日卻被確診為大腸癌。原來,她從二年前開始,出現了輕微便秘,一般得3天排一次大便。

她開始相信朋友推薦的,據說有排宿便養顏功效的某保健品,開始的確有效,慢慢的需要加大劑量,甚至不吃就無法排便,現在的排便的周期延長至7-10天,並且對瀉藥的依賴也是越來越厲害,劑量也成數倍的增加,可是效果卻大不如從前,無奈她才選擇去醫院檢查治療。

沒想到,腸鏡下看到腸壁上到處都是黑斑,而更不幸的是,醫生髮現了其中一塊黑斑中,有個腺瘤已經癌變,萬幸還不算太晚。

▲ 腸鏡圖片

什麼是結腸黑變病?

結腸黑變病(MC)是以結腸黏膜色素沉著為特徵的代謝性非炎症性病變,是一種少見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在近幾年隨著便秘患者的增加以及結腸鏡檢查的普及,其發病率明顯增加,國內有報導其檢出率為 3.23% 或 3.03%,女性檢出率高於男性。MC 累及腸段的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左半結腸、右半結腸、直腸、全結腸、全大腸。結腸黑變病常與息肉、腫瘤伴發,也有觀點認為有一定的癌變幾率。

色素沉著可發生於結腸的任何部位,一般不超過回盲瓣和齒狀線,發病遠端為多見,但也有報導以近端為多見,亦可累及全結腸,不累及小腸黏膜。

這病一般沒有癥狀,亦無特異性體征,故隱蔽性很強,只有在腸鏡檢查時才會發現。

由於MC患者中伴生腺瘤率較高,國外學者在內鏡及組織學隨訪中均已觀察到正常結直腸黏膜→MC→結直腸腺瘤→癌變的變化過程,因此引起人們對該病的重視。故對MC的早期治療,防止其併發症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病,消除致病因素即可逆轉,但其短期內不能治癒 且其尚無特別的藥物治療方法。

文獻報導顯示 MC 常常在服用蒽醌類瀉藥 5 個月內發生,在停用瀉藥 6~12 個月後逆轉。所以應及時停用相關蒽醌類瀉藥,對便秘者給綜合治療措施,盡量使用促腸道動力葯及非蒽醌類瀉劑通便,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增加粗纖維飲食,如必須使用蒽醌類瀉藥,應該短時間、間斷服用,大便通暢後即停用。

但是如不及時處理,任其長期惡化,可能導致腸道增生息肉、腺瘤、結腸潰瘍甚至癌變。

三年前自行服用瀉藥「清腸」。

需要注意的是 MC 中沉積的是脂褐素而不是黑色素

停用瀉藥三年後複查腸鏡檢查(腺瘤已切除)

為什麼會得黑變病

MC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與便秘有關:便秘的患者,糞便在腸道記憶體留的時間太長,腸道吸收細菌合成的色素顆粒導致了MC。

2. 與葸醌類藥物有關:長期應用蒽醌類瀉藥是目前公認的引起MC的主要原因。蒽醌類瀉藥到達大腸後被吸收轉化為其活性形式,他們破壞上皮細胞,導致細胞凋亡,凋亡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並通過基底膜小孔移行到黏膜固有層,形成色素沉著,當大量凋亡細胞被吞噬後,最終形成典型的MC。

3. 與食物滯留有關:消化道內食物殘渣滯留,在酶的作用下蛋白分解產生的多肽及氨基酸轉變成色素顆粒沉積於腸黏膜,形成黑變病。

4. 與結腸上皮細胞凋亡有關:Byers等提出結腸上皮細胞凋亡破碎後產生大量的色素,色素沉著最終形成黑變病。

5. 與金屬元素及礦物質的攝入有關:近年來認為MC可能與微量金屬元素或礦物質如鐵、鎂、矽酸鹽、鈣、鈀、鋅礦石、鉛、鎘、鎳、庫珀和錳等攝入有關。Cha等報導了一個因慢性腎病長期(5年)年攝入硫酸亞鐵的女性在迴腸黏膜固有層發現含鐵血黃素沉著,導致黏膜黑變。

6. 其他

一些慢性炎症性腸病及潰瘍性結腸炎和慢性腹瀉也可能是導致 MC 的因素。

如何治療黑變病?

當然是看醫生!

MC是一種良性病變。針對導致MC的不同病因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服用蒽醌類瀉劑致病者,應停用瀉劑;對於排便不暢的患者,應儘早對症治療,改用促進胃腸動力葯和微生態製劑及粗纖維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恢復正常排便;對於老年性頑固性便秘患者應改用潤滑性瀉劑等。而對於炎性腸病或無明顯原因的MC患者, 應以嚴密的隨訪為主。

此外,確診為MC的患者要定期隨訪行腸鏡檢查,MC可與結直腸息肉、腺瘤及結直腸癌並存,以便早發現,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總之,MC被認為與便秘後服用瀉藥或長期攝入微量金屬元素、礦物質等有關,診斷主要依靠內鏡下表現。MC與結腸腺瘤或結腸癌的關係尚不明確,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及早、正確的防治可使其逆轉。

便秘不是小病

很多人對便秘存在認識誤區,覺得是小病,隨便買點瀉藥吃就解決了,這樣短期內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能掩蓋病情,貽誤治療時機。同時,長期服用瀉藥還會導致瀉劑依賴性結腸,導致便秘的不可逆性,造成一生痛苦。

便秘是有許多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可歸結為兩種,

一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便秘,如腸腫瘤、炎症等引起的腸道狹窄或肛門部出口梗阻;

二是功能性便秘,如結腸動力功能低下,腸蠕動功能減緩等。

其中,功能性便秘,經過合理治療是可以恢復正常排便習慣的,但若有報警信號,如便秘腹瀉交替、大便帶血或附有粘液、便前腹痛等,則必須進行檢查以排除結直腸癌器質性病變。

保健品排毒減肥不靠譜

宿便是商業廣告創造出的辭彙,在醫學教材中並不存在。

食物經胃部消化,依次通過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排出體外。只有進入結腸後,食物殘渣中水分被吸收,才開始凝聚成形。對於健康人,糞便在腸道蠕動作用下自然排出,不存在久 「宿」人體的狀況。頑固性便秘患者,多數人有長期服用清腸茶或瀉藥的經歷。

腸壁形成依賴,會漸漸喪失排便本能,腸道蠕動變慢,情況會越來越糟。

偶爾出現便秘癥狀,能夠盡量通過非藥物的方式治病是最理想的。偶爾使用瀉藥也可以,一旦癥狀緩解就要停葯。不要以減肥美顏的借口長期服用!

市面上很多標榜著「清腸」、「通便」、「養顏」的保健飲品其實都含有這類物質!

怎麼預防呢?

1.積極治療便秘和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

2.避免長期服用蒽醌類瀉藥,多食蔬菜、水果及纖維豐富的飲食,以及多喝水、多鍛煉,以減少便秘或排便困難,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一旦發現本病應儘早停用瀉藥。

3.在進行結腸鏡檢查時,發現結腸黑變病者應警惕結腸息肉及腫瘤的存在,注意定期複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4、生活中多進食蔬菜、水果以及纖維較豐富的食物,多飲水,多運動,對於老年頑固性便秘患者應改用潤滑性瀉劑、胃腸道動力葯或微生態製劑來予以對症處理,而對於炎症性腸病及無明顯病因的患者,重點給予嚴密隨訪。

分享擴散,讓大家遠離此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