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搞科研的老師不是好老師?研究型教學了解一下

無論中外,高校中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人們不斷爭論的一個議題。7月5日,《高等教育界》雜誌採訪了400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校教師,請他們回答了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這一調查結果及其所引發的問題,或許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有所啟發。

《高等教育界》於7月10至12日在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召開“卓越教學論壇”。其7月5日刊發文章所拋出的問題與“研究型教學”有關。採訪的問題很多,但核心問題直言不諱:有一種觀點認為,不搞科研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您對此有何看法。大約50%的受訪者反對這一觀點,也有21%的人讚同這個說法。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反對者高達44%,而讚同者為25%。

凡是接受採訪的高校教師,都對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常見的觀點無外乎兩種:

不少人認為,一個人的教學水準高低,與科研沒有太大關係。一位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後說,根據其個人經驗,自己所遇到過的最好的大學老師都不怎麽做科研,但卻教學經驗豐富。一位高級講師說,與基礎研究相比,教學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技能;前者需要鑽研,而後者則需要博采眾長。一位科學領域的教師認為,科研的範圍狹小,而教學的內容與主體則非常廣博。因此,兩者很難相提並論。

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沒有學術研究,一個人的教學是無法達到卓越的。有不少學者提出,一位在自己教學中也有超級本領的研究型教師,通常要比那些隻注重教學的教師更能提供對於知識與內容的洞見。只有那些真正做過科研的人,才可以真正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並能夠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何為真正的教學。一位科學領域的教授提出,學生期待教師站在學術前沿,讓學生感受到學術的真實性,也能夠增長信心。委內瑞拉的一位大學校長認為,激發學生的動力與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不做科研的教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參與度上可能面臨很多困難。

科研明星一定就教得好?

接受採訪的人們對於那些科研做得很好的所謂科研明星,是否一定具有高超的教學水準表示出了普遍的懷疑。大約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最好的教學來自最好的研究者,而高達49%的人則不同意這一觀點。對此觀點持反對意見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與醫學領域的學者更是高達54%。

甚至有人認為,偉大的研究者大都是很糟糕的大學教師,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學生溝通與交流。一位商法領域的教師說,在自己所在的高校,最好的研究者往往是得到學生抱怨或者投訴最多的課程教師。

上述觀點得到了荷蘭學者新近出爐的調查結果的證實。6月出版的《教育經濟學評論》雜誌刊發的文章指出,針對馬斯特裡赫特大學商學與經濟學院的調查,在本科階段,頂尖研究者的教學並不能提升大學生的成績,只有到了碩士研究生的課程中,這些學者的作用才會體現出來。從學生的反饋來看,他們也並不會給這些頂尖研究者更高的教學評估分數。甚至很多本科學生給學校最好的研究者的分數,低於學校的平均值。

有些人認為,科研型學者的研究,有時候妨礙他們成為一名好教師,因為他們可能過於拘泥於個人的研究。有些學者缺乏核心的教學技能,甚至無法跟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係,這妨礙了他們的教學工作。有人則認為,頂尖學者都無心於教學,也無意去提高個人的教學水準,他們有時候輕視教學,甚至以少上課為榮。

科研與教學實際是分離的

牛津大學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帕弗裡曼在接受採訪時提出,現在的大學,至少在不少英國名校中的一些做法,會使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科研與教學是分離的。

首先,人們把科研與教學聯在一起的說法,聽上去牢不可破,但實際上教學中並無太多科研內容,這種聯結不過是人們的一個主張而已。他說,好的教學當然會包括學者最先進的學術研究,但這並不意味著必然要把學術研究中的寶藏挖掘出來,放到教學的舞台上。

其次,他提到,現在大學有不少的政策與其所倡導的策略有所不同。比如,在英國,有不少研究型大學都會給那些科研做得好的學者盡量安排較少的教學任務。同時,有不少大學很清楚,一所大學的“名望”是建立在把科研精英留在實驗室或者圖書館的基礎上的,只有他們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所在高校才會收獲聲譽與名望。

最後,儘管近年來,英國教育管理部門一直在倡導高校要重視教學,並頒布了卓越教學的鼓勵措施,但很多英國名校並不太理會,依舊我行我素重視科研,導致很多高校非常懷疑教學與科研到底有無如此密切的關係。

科研與教學之間的平衡點

當然,更多的學者反對將教學與科研完全對立起來。如何在教學與科研之間找到平衡點,也是很多學者討論的話題。

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一位研究中心主任表示,教學不是把書中的知識簡單地拿出來展示給學生,而是要有能力寫出這樣一本書。一位美國教授說道:“雖然在我個人的教學中很少有知識來自個人的研究,但我的研究經歷則對我理解自己所講授的絕大多數教學內容有極大的幫助。”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福克斯更是從個人經驗出發提出,如果不去發表文章、出版著作,參加學術會議,就無法清晰地知道目前的知識與技能都到達了哪一步。期望教授們都熱衷科研,這將有助於加強教師的責任感,使他們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

該不該引入研究型教學

過去的教學是以知識與資訊傳播為目的,即便提到研究,也主要指帶有研究基礎性質的教學。然而,近年來,一則新的概念“研究型教學”或稱“研究導向型教學”開始流行並進入高校。那麽,這一概念的意義到底何在?

對於這一概念,人們說法各異。有人認為,所謂研究型教學就是用自己或者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所要傳播的知識。它可以是建立在教師個人研究基礎上的教學,也可以是圍繞著研究課題開展的教學活動,還可以是將學生帶入到最新研究之中的教學。當然,人們更多地還是認為,它實際上就是在更大程度上加強了教學與科研之間的聯結。

一位科學領域的教授對此作了描述,所謂研究型教學就是教學生了解如何去做研究,讓學生通過提問、研究的方式去學習這一過程中的一切。學生通過非常實際的研究性任務而強化並內化了知識與技能。

然而,也有不少教師對於所謂的“研究型教學”表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特別是以教學為主型的大學,更是對此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有歧視教學型高校的嫌疑。

在很多支持教學型高校的人看來,不是所有學生——甚至事實上是少有學生——未來會成為研究者。為此,南非大學的一位院長質問道,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所謂的研究與通識教育的學位具有多大的關聯性呢?這位院長指出,這樣的問題在南非等國家表現得尤為明顯。這裡的教師大都是白人、男性學者,他們所從事的研究都與全球有關,目的是要獲得國際聲譽,而他們的學生所需要的則是地方化的、去殖民化的知識與技能。而有些學者考慮得更為實際,研究型教學聽上去很美,但對於超過300人的大班上課來說,其實是很難實現的。

研究型教學勢不可擋

儘管有不少異議,但很多大學依然在竭盡全力地推進研究型教學。比如,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大學生參與研究達到了新的高度,他們很多人都參與到由微軟公司資助的一個創建量子電腦的課題之中,所獲資金為10億美元。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鼓勵其大四的物理系學生到該校或者哈佛大學做一年的學術研究,進入到相關領域中高級別的課題中。在(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每年有超過300名大學生進入暑期項目中。還有很多高校都在推廣讓大學生進入科研項目進行學習的活動。

由此,我們或許可以說,在研究型為主的高校,研究型教學的興盛時期早已到來,而在一般普通高校中,甚至是教學為主型的高校,研究型教學也已形成了難以阻擋之勢。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短評

大學教師為何要做科研

研究型教學的興起所引發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大學教師為何要做科研?如何實現以研究為導向的教學?如何將科研成果引入教學之中?

現在,幾乎中國所有名校都有教授給大學生上課的相關規定,而我們知道,今天的絕大多數教授都是達到學校幾乎是最高的科研要求的佼佼者。因此,說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科研水準代表著一所高校的最高水準,這話不說完全正確,也不無道理。換句話說,很多名校的上述規定,其實是要求科研水準處於學校最高層次的人必須要給大學生上課。

這樣的規定,一般公認為來源於西方的高等教育體制與經驗。柏林洪堡大學的創建者洪堡就把大學教師與研究者視為一體,他把這一類型的教師當做是大學最理想的教師。自此之後,越是好的大學,越是名校,講課者越是在學科前沿進行研究的學者。這幾乎成為了西方高校向學生與社會推銷自己的法寶。迄今為止,這樣一種理念對西方的研究型大學都有著重大影響。而在改革開放之後,這種理念也逐漸成為了中國高校所普遍推行的一種教授講課制度。當然,這樣的理念與制度,無論中外,不僅在名校中成為了制度,在一般的普通高校,特別是以教學型為主的高校,也逐漸開始推行開來。其中的一個標誌就是要求所有教師或者鼓勵所有教師都要有博士學位。

簡言之,大學教師要從事科研或者學術研究的理由大致有三個:首先,大學教師不同於中小學教師、職業教師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做學術研究,這是大學教師的身份、職責所確定的任務之一。

其次,大學教學的目的在於教育、激發與影響,這不單單是知識的問題。作為大學教師,你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去學習,沒有學術研究做支撐,在當代社會很難實現真正幫助學生的目標。當然,出色的研究者不能隻滿足於吸引自我的研究,時刻要牢記的是,自己所從事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最後,要重新理解何為學術研究或者科研。“英國大學生研究大會”的創辦人、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莎士比亞研究專家裡弗斯提出,人們需要轉變觀念,不要把研究或者科研當做高不可攀的崇山峻嶺,上面坐著各種權威人士。他認為,人們需要多從創新角度去考慮何為研究或者科研,同時,應該多從如何讓所有師生參與其中而形成新的知識的角度去考慮何為研究或者科研。要讓本科階段的研究活躍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研究文化,這對提高師生的研究能力至關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