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05

俠醫世家導讀:承接上一章節的何為六經,想要理解張仲景的治病用藥思維,必須先理解張仲景六經辯證體系,本章會詳細講解六經辨證體系。

六經辯證將人體分為表,裡,半表半裡三個層面;每個層面都有一對陰陽,三陰三陽就是「六經」。

我們知道,後世中醫多用五行臟腑辯證,經絡辯證等,這些也是《黃帝內經》裡的辯證方式。為什麼張仲景要在《黃帝內經》之外提出一套六經辯證來指導湯液學呢?想真正理解《傷寒雜病論》的思路,就必須先弄清楚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湯液學是用藥物來治病的,所以還是要在藥物上找答案。

後世常說某葯入肝經,入膽經,入腎經之類。事實上藥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舉例說明,黃芩這味葯,苦寒葯,後世說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說它清肝火,清大腸火,說法不一,很混亂,都對也都不對,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藥物不能單獨走到某個臟腑或者某個經絡,藥物只能走人體的層面。

比如我們吃辣椒,一吃就一頭汗,身上也有汗,說明辣椒這味葯它是走人體表層。大黃這味葯,一吃就腹瀉,說明它走裡走下。事實上藥物最多只能精確到走表,裡或者半表半裡這幾個層面,而不能精確到入肝入腎,更不可能單獨順某經絡巡行。藥物在人體裡作用是粗線條,走大層面的。我們若是用局部的思路去指導用藥,反而不準確。

六經辨證體系是針對人體大層面的,所以適用於指導藥物治病。《黃帝內經》裡的經絡臟腑辯證體系主要是指導針灸之類的療法,這些治療可以具體定位到某經某穴,以及對應的臟腑。所以《黃帝內經》裡講針灸的多,不出藥方。很多人在爭論《黃帝內經》裡的辯證正確,還是《傷寒論》裡的辯證正確?其實都正確,只是分工不一樣。

那麼這兩種辯證的方法是否有矛盾呢?其實在仲景的理論體系裡,臟腑經絡辯證不能涵蓋六經,而六經卻涵蓋了臟腑經絡,因為六經是人體的大層面,大層面裡自然包涵具體的臟腑經絡層面。

比方說,"太陰"在六經是指"裡"這個層面,自然也包含著這個層面相關的臟腑和經絡,比如肺和手太陰肺經,脾和足太陰脾經。其它經絡臟腑看圖就清楚了。這個在臨床有沒有意義呢?是由意義的,舉例說明,胡希恕先生曾總結過,腎腹水用越婢湯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為什麼?其實從六經的大層面來看經絡臟腑就能解釋:

腎經被稱為足少陰腎經,少陰經在六經裡是表經,說明腎經是走人的表層,自然可以從表層論治。越婢湯是治表層的方子,自然治腎腹水有用。

肝經稱為足厥陰肝經,厥陰在六經裡歸屬半表半裡,可以理解為肝經是走半表半裡這個中間層面的,柴胡方是專治半表半裡病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

再舉個藥物例子,在《傷寒論》裡常用炮附子溫陽,尤其是溫表陽。當陰證的出汗不止時,張仲景是用炮附子來止汗的。後世說炮附子是溫腎陽。為什麼所謂溫腎陽的葯能止汗呢?因為汗出是表徵,而腎經是在人的表層,炮附子溫表陽,表陽也能歸腎。

這就是張仲景對於六經和臟腑經絡的思考方法,他雖然沒有在書中明確解釋,卻是可以通過他的組方用藥規律和臨證的效果反推出來的。弄懂了六經統經絡臟腑的辯證體系,如此一打通,在臨證上會有無窮的妙用。

但要切記一點,不可用臟腑經絡辯證來強解六經,也不能將六經辯證納入到臟腑辯證裡來理解運用。對於湯液學而言,只能將經絡臟腑辯證納入六經辯證體系裡,把它作為人體三個大層面裡所包含的具體臟腑經絡來理解,作為六經辯證的參考。此主次關係不可顛倒,因為藥物之力隻作用於人體大層面,不能入局部,仲景之後近兩千年,湯液學之失便在此處。

後世用《黃帝內經》裡的經絡臟腑等理論來解釋《傷寒論》,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和道理,但是有個問題,對人體而言,我們能夠生存,依靠的就是脾胃吸收營養,再通過其它臟器的配合將能量往表層輸送,將代謝的廢物從裡層排出。表裡運行是人體最大的運行,是陰陽運行之大法門。

肺炎病人若不能及時解表退燒,24小時內就可能病危。至於五行,五行只是現象,陰陽運行所派生出來的表象。如果不從本質入手,是很難左右表象的,就像太陽從南回歸線回來了,我們阻止不了春天的到來,所以張仲景的辯證體系不從五行入手,而是直接入陰陽。

更重要的是,上古經方醫學之法門,也是《傷寒論》的治病理念和後世醫學的治病理念的不同之處在於:《傷寒論》不是以方葯直接治病,而是順應人體排病途徑,協助人體去治病的,而表,裡,半表半裡這三個途徑是人體排除病邪的天然通道。

針灸火罐類的治病原理也是治的人體表層,由表來治裡。幾根針扎在體表就能治好體內的疾病,這是一種大道至簡的治療方式,典型古人的大智慧。

為什麼古人用湯藥和針石來治病,而不是用別的方式?比如我們古來就有中醫外科手術,華佗就是代表。"文革時期"還有外國的紀錄片導演在中國農村拍到過完全用針灸麻醉的中醫剖宮產,這個影片網上就有。為什麼我們明明早就有中醫外科手術,卻不普及這種治療方式?

其實古人早就認識到人體是可以通過由外治內來治癒疾病的,不需要在人體內部進行傷害性的定點治療。西醫看似大巧,實質上是大拙,上帝創造了疾病這把鎖,就一定留下了鑰匙,如果治病一定要拆開人體,甚至切除器官,實則是侮辱了上帝的智慧。後世中醫獨重臟腑辯證,將疾病歸結為諸如肝的問題,脾的問題,氣的問題,血的問題,然後用藥去調這個肝脾氣血,這種思維從本質上已經接近西醫的定點思維了,而偏離了傳統中醫真正的大循環整體觀,以至於中醫越來越背離其真正的傳統。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前,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在幾百年後的東漢。也就是說在仲景之前,那些經絡臟腑五運六氣之類的理論早就有了,為什麼張仲景要用六經來論病?是因為真正適合湯液學的是六經辯證體系,他才寫了這部書來「撥亂反正」。只是張仲景沒想到的是,後世醫家又用他摒棄的紛亂的理論體系來主導湯液學,甚至很多醫家用這些雜亂的理論體系來解讀《傷寒雜病論》,以至於中醫越來越複雜,方子和藥物越來越多,療效也越來越不理想。

這次白話註解《傷寒論》的立場:

1:萬法歸一,只為證道,循道而行才不會偏離大道;

2:用張仲景的語境和思維邏輯來解讀,絕不引入其不涉及的理論,這樣才能確保其理論體系的純正和解讀接近原意;

3:所解讀的理法必須放在《傷寒論》的原文裡做對比,在組方用藥的規律裡去印證,做到有理必有據,解讀無矛盾無死角,方可不自欺欺人;

4:回溯至《傷寒論》,所有心得皆在臨證上運用過,療效顯著,方才確信。

合此四條,方敢言去偽存真,以期破解《傷寒論》的心法和古經方的組方規律,讓更多的中醫愛好者學會並掌握傳統古中醫的精髓,造福一方。

如果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論》,建議參考胡希恕,劉希彥版本《傷寒論》,必會受益匪淺!

人人都可以成中醫,未完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