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健康的孩子能痛快地對父母發火

本文由:可可的粽子媽

授權發布

前幾天有好幾個媽媽諮詢我關於孩子打人、發火的事情,覺得孩子脾氣會不會太大了?自己大部分時間是可以理解孩子的,覺得孩子生氣是正常的,但是家裡的人總是不理解,會覺得媽媽太慣著孩子了,這樣下去孩子的脾氣會變得越來越差,以後會出大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有理有據的講講孩子發火到底要怎麼處理才是科學的,對孩子心理健康有益的。

英國心理學家,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所著的《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對於兒童來說,沒有什麼比坦率、直接和主動地表達敵意與嫉妒更有幫助的了(幫助他們調節心理健康)。

對於父母來說,也沒有什麼職責比平靜的接納諸如「媽媽,我恨你!」或「爸爸,你這個畜生!」之類的表達更有有價值。

我們通過接納兒童的情緒向他們表明,我們不害怕怨恨,也相信他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此外,我們也給兒童提供了一個有利於其自控能力的發展的寬容氛圍。

書中這部分向我們展示了孩子能夠順暢的對父母表達攻擊性,表達憤怒是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很有價值的。

而現實中,情況卻不是這樣的,父母一般會通過兩種方法來組織孩子發脾氣:

1. 以暴製暴,通過更強硬地打罵來鎮壓。

2. 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脾氣對父母造成了很嚴重的傷害,用內疚來控制。

第一種情況,有個妹子在後台問我:孩子打我真的很疼,我能還手嗎?我回答:如果你很生氣的打了你老公,你老公能還手嗎?妹子一下就明白了。

如果父母習慣性用這種方式來應對孩子的攻擊性,孩子會容易認同暴利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長大後會更容易發展出暴力行為,更叛逆,嚴重的甚至更容易去犯罪。

第二種情況就好比是孩子生氣打了你,然後你戲精附體,開始演,自己有多痛有多傷心,孩子真的就會信了。

如果父母習慣用這種方式來應對孩子的攻擊性,孩子會逐漸壓抑自己的攻擊性,由對外表達逐漸變為對內。也就是說孩子會發展出過多的內疚、自責,日後甚至會習慣於去尋找貶低自己的伴侶、關係。

我們的文化其實是傾向於認為孩子生來就是壞的,人性本惡的說法。即使是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育兒類書籍也大多都是教你如何訓練孩子,這些訓練方法裡,不可避免的會加入各種懲罰手段,即使是看起來溫和的懲罰手段,本質也是覺得孩子需要被糾正,而不是覺得這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階段,需要被理解。

我很久沒有提到的睡眠訓練也是一樣,不是說睡眠訓練完全不可以進行,而是要明白睡眠訓練是為成年人服務的,是為了讓成年人更輕鬆,而不是為了孩子好。

在媽媽自身狀況不允許那麼勞累且沒有幫手的情況下,媽媽第一保全自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即使是這樣的初衷也一樣會為孩子留下一些心理發育上的影響,在孩子逐漸長大以後,媽媽的精力恢復一些,家裡人也能來幫忙時,可以逐漸補償孩子。

但這不能被理解為:我訓練孩子就是為孩子好。孩子需要的真的不是被訓練,尤其是嬰兒,他們需要的就是最大程度的被滿足,這樣才能保證最完好的成長髮育。當我們無法避免的讓孩子去體驗挫折時我們心裡要清楚,這是遺憾的,而不是把這些挫折等同於為了孩子好。

上周和朋友聊天,聊到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還是會推崇馴獸式的育兒,這件事其實是有歷史基礎的。

我們的爺爺奶奶輩兒,面臨的最大的危機就是生存危機,戰亂、饑荒,讓大部分人根本沒可能活得正常。爺爺奶奶一輩兒的人最喜歡做的就是囤積,剩飯捨不得扔,穿了十幾年的衣服也捨不得扔,就算是家裡的布頭也要留下來,為的是某一天可能會用到。

當人的基本生存的安全感都無法滿足的時候,是根本談不上尊重、包容的,他們對孩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活下來,即使活不下來也可以默默地接受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幾個人能夠去真的給到孩子成長所需的愛?這種環境下父母更容易出於生存焦慮和恐懼而牢牢地控制孩子以及讓孩子承接自己的焦慮。

所以我們父母這一輩兒的人,「能忍」是他們最大的特徵,他們可以為了有一個完整的婚姻,陷在一段惡性循環的關係裡一輩子。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忍受自己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並且因為整個社會都是如此,所以他們也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

從小就吃苦,吃習慣了,會一輩子都習慣吃苦,所以即使我們出生的這一代已經沒有什麼物質上的擔憂,至少不用擔心吃不飽飯了,但父母還是會流露出對生存的各種焦慮。總覺得錢不夠,需要節約,不提倡創業、個體,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找到鐵飯碗。

而教育方面更是覺得不打不成才,從小就要各種高標準嚴要求,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孩子以後能夠足夠穩定的掙到錢(不被餓死)。

大環境如此,我們這一輩的人成長模式也幾乎都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有了孩子,接觸到了那些發達國家的育兒模式(因為他們早就沒有了生存焦慮,所以會更容易尊重孩子)以後,自然會很衝突。

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對孩子心理健康有好處的育兒方式,但我們的身體記憶卻還忠誠於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方式。

如何能夠讓我們最深層的身體記憶也變得和大腦一樣有愛呢?

那就要主動去追尋去創造愛與被愛的瞬間。一個是和孩子的互動中,真的能夠體驗到什麼叫無條件的被愛,孩子不在乎你美醜、貧富,甚至你對他發火,他轉頭還是要你抱對你笑。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能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過度的親密會讓我們不願意和孩子分離,不願意見到他成長,因為成長就意味著分離。所以,我們還是要去發展屬於自己的情感生活,無論是和伴侶、朋友、同事還是親人,總之,只有當你真的體驗過好的關係,才可能去複製好的關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