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個「完美媽媽」 11歲小班長患上抑鬱症

指導專家:肖曉楊 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

成績優異、做事細緻、文靜秀氣……如果一個11歲的女孩是如此表現,大部分父母肯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好孩子。可事實上,在文靜與做事細緻的背後,這個11歲的小女孩卻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門/診/故/事

11歲小班長常說肚子痛 變得少言寡語

11歲的琪琪(化名)是重慶某知名小學的學生,是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不僅成績優異,一直擔任班上的班長、學生會主席等職務,而且與同學關係相處也非常好。但從今年開始,琪琪突然變得少言寡語,而且總喊肚子痛,幾次在考試前突發腸胃炎和蕁麻疹。去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老師以為是家長給她的學習壓力太大所致,就讓家長到學校談話。可父母表示,他們對琪琪沒有任何要求,別人家的孩子還經常報補習班和興趣班,他們卻不要求琪琪去學習。可反倒是琪琪自己總是要求參加一些興趣班,而且都是很有難度的奧數、英語、鋼琴等課程。

小升初前 父母發現琪琪的「遺書」

本以為只是暫時的,可就在小升初考試前,媽媽在琪琪的抽屜裡發現了一封類似遺書的信,信裡寫到:「我好累,我為什麼不可以做得更好,我覺得我已經儘力了……也許只要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就輕鬆了。」媽媽嚇壞了,問同學都說琪琪最近不愛說話,有時還一個人躲在廁所裡哭。

媽媽能乾又漂亮 孩子也「自我高要求」

父母只好帶琪琪去看心理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髮現琪琪是一個在性格上非常追求完美的人,自我壓力過高,最終陷入了過度焦慮和抑鬱的陰影裡。

可她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家庭治療中,醫生髮現琪琪有一個「完美媽媽」,媽媽能乾又漂亮,從小學習成績一流,如今事業上也發展順利,在處理家庭事務時,也奉行近乎苛刻的高標準: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有條不紊,每樣東西都有絕對固定的位置,誰都不能亂動。經常外出時,媽媽也是大家眼中的焦點。因此,在潛意識裡,琪琪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像媽媽那樣完美,但隨著琪琪逐漸長大,對自己的外貌、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後,她發現自己無法做到媽媽那樣完美,便開始絕望和自責。

/相/關/病/例

智商最高天才兒童因抑鬱企圖自殺

美國男孩賈斯廷7歲時,被天才發展中心評估智商為二百九十八,是歷來最高的,且比官方天才水準高出一百三十點。但去年11月,賈斯廷看《哈利波特》電影時精神崩潰,聲稱是頭痛。醫院替他開出止痛藥,其母當晚發現他服食過量止痛藥躺在地上,後來發現是企圖服藥自殺。

他的精神病治療師說:「母親為了展示兒子的聰明,作出的演講行程,對孩子的心理功能和發展構成損害。」一名鄰居指出,她相信男童為母親「表演」,因為「他非常地害怕失去她的愛」。

/數/據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為0.4%至8.3%

兒童抑鬱症是起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精神障礙。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為0.4%~8.3%。美國研究者的調查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為0.4%~2.5%,在10歲以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以後隨年齡的增加女性患病率逐漸增加接近男女比1∶2。

/專/家/點/評

四大原因 容易導致兒童抑鬱

本應該是最天真無邪的快樂童年,為何也會陷入抑鬱呢?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肖曉楊從事多年的兒童心理問題的行為及家庭治療,她表示,其實兒童的抑鬱原因相當複雜,與家庭遺傳和父母關係都密切相關。

直系三代以內有人抑鬱 孩子風險高

肖曉楊主任表示,如果直系三代以內有親戚患有抑鬱症或因自殺死亡,那孩子患抑鬱症的風險就很高。此外,如父親或母親患上抑鬱症,也會將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從小就形成一個不正常的行為認知模式。

過度保護或批評 易讓其缺乏安全感

父母與孩子不恰當的相處方式也容易讓其陷入焦慮、抑鬱的漩渦。譬如,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批評,在孩子面前經常流露出驚慌和害怕的表情等。遇事經常緊張的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也是惶惑焦慮的;而情緒不穩、愛責打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長期被忽略、責打、否定的狀況下,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感。

孩子抑鬱影射了父母關係的不和諧

如果父母在婚姻關係上有裂痕,他們自己不願意麵對,而通過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來彌補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時也會下意識地配合父母,表現出一些焦慮的癥狀,使家裡的矛盾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願地做「替罪羊」,避免父母關係破裂。

喪失親人和學習壓力是最普遍原因

「遭遇親人去世和學習壓力,是兒童抑鬱最為普遍的原因。」肖曉楊主任表示,喪失親人,尤其是最親密的人對於孩子的心理會造成極大的創傷。如果父母不給予正面積極的解釋和安慰,孩子很容易陷入悲觀絕望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預/防/治/療

發現這些異常 要及時進行心理乾預

及早發現孩子的抑鬱情緒,並及時進行有效的心理乾預是防治兒童抑鬱症的最佳方法。肖曉楊主任表示,可通過以下癥狀來發現。

軀體有不明疼痛,檢查卻無異常。如身體不舒服、容易疲勞、反應遲鈍、喜歡哭泣、有不切實際的罪惡感、喜歡把自己隔離起來和易怒。

沮喪,對曾經最喜歡的事物突然不感興趣。看他是否出現長時間的抑鬱、沮喪情緒。最明顯的一個判斷標準是,突然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了,哪怕是對曾經最喜歡的事物也沒興趣時,父母就需要將孩子送到專科醫院進行心理評估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