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人道中年容易患肩周炎?治療絕招在這裡

50歲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坎。人在午睡之後,身體機能會慢慢的退化。所以50歲以後是肩周炎的高發年齡。首先,肩周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實肩周炎就是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所以讓我通過下面這篇文章了解一下什麼是肩周炎?為什麼50歲以後又是肩周炎的高發年齡以及肩周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的兩種原因較為常見:

1、由於年齡的增加,很多的人肩關節活動變得少了,因此,這樣會導致代謝障礙的發生,因此,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訓練事項,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的出現,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多多的運動下。

2、免疫反應:人們觀察到,50歲以後,穩定肩關節主要的肌肉岡上肌肌臆明顯變薄弱,產生磨損,同時該肌腱止點存在局限性壞死現象。而岡上肌部位在人體上肢外展時,經常與肩峰下反覆撞擊,產生炎症反應。這種片面的無菌性炎症可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肩關節瀰漫性關節囊炎,使肩關節出現粘連和活動障礙。

肩周炎常見癥狀:

1、肌肉痙攣和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晚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出現肌萎縮,上舉大概後彎時疼痛減輕,三角肌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表現為肩關節外展、後旋受到限制。

2、肩部疼痛,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爆發,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疲勞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色,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

下面就教大家幾招,讓大家在家就能夠輕鬆搞定肩周炎:


1、頭頸部取穴及方法:

啞門刮大椎、風池刮肩井(雙側)

刮痧時取坐位,在需刮拭部位塗抹刮痧油,然後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90°,順兩穴位軌跡由上至下刮拭6~12次,力道、速度以適宜為宜,刮拭部位以出痧為宜。

註:大椎皮下肌肉較少,刮痧時力道應輕柔。


2、腰背部取穴及方法:

天宗穴(雙側)

刮痧時取坐位或俯臥位,在需刮拭部位塗抹刮痧油,然後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90°,由上至下刮拭6~8次,力道、速度以適宜為宜,刮拭部位以出痧為宜。

註:部分瘦弱的人,天宗穴皮下肌肉較少,刮痧時力道應輕柔。

3、胸腹部取穴

雲門、中府(雙側)

刮痧時取坐位或仰臥位,在需刮拭部位塗抹刮痧油,然後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90°,由內向外刮拭6~7次,力道、速度以適宜為宜,刮拭部位以出痧為宜。


4、上肢部取穴

肩髎、肩貞、臂臑、臑會、曲池、外關(雙側)

刮痧時取坐位,在需刮拭部位塗抹刮痧油,然後用刮痧板薄邊,與皮膚呈45°~90°,由內向外刮拭6~7次,力道、速度以適宜為宜,刮拭部位以出痧為宜。

5、下肢部取穴

足三裡至條口(雙側)

用刮痧板厚邊稜角點按條口,點按至產生酸麻脹痛感時保持7~8秒,鬆手,休息3~5秒,重複6次,完成一邊後換另一邊。刮痧看上去像在「受刑」,但其中好處,身體一試就知道!


肩周炎常見緩解方法搖肩法:病員取坐位。術者立於後側,左手按壓息肩,右手握住患肢前臂,用力使肘樞紐關頭屈曲.由外向上,越過頭頂模健側耳朵,然後再使患肢經胸煎向對側肩部拉動。反覆數遍。溫馨提醒: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如果出現了肩周炎的情況要馬上進行調理,建議優先選取保守調理,如常見的按摩、膏貼、等,其中膏貼是使用範圍最廣、歷史最悠久的方法。


頸肩腰腿疼患者顧問病情+微信 gcd20169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