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群姑娘靠睡覺治近視,每天只需29.9|女性安全指南046

大家好,我是田靜。

朋友阿花愛美,可是卻重度近視600度,每天不得不戴著框架眼鏡出門。她嫌麻煩,更覺得不好看。

她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戴美瞳或普通隱形眼鏡。只是戴得時間稍微久些,眼睛就乾癢難受,甚至流淚、過敏。

前段時間,她找到我,說「靜姐,你認識的醫生朋友多,我想問問近視手術靠譜不?我這多年的近視眼實在太麻煩了......」

想做近視手術,但不了解效果,又擔心副作用而不敢去,相信是很多人的心聲。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衛計委、原衛生部)統計,截止至2018年,我國近視人數已達4.5億,約九成大學生患有近視。近視人數越來越多的同時催生出一系列的「近視治療行業」,其中魚龍混雜,市場缺乏有效監管。

我找到一位老朋友,由她來給大家講講近視手術是否真的靠譜,以及除了手術外,還有沒有其他恢復視力的方法。

作 者 :懷笛

一個關注女性安全的撰稿人

編 輯 :田靜

想做近視手術卻擔心高風險,相信這是多數近視患者的心理。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會詳細介紹近視手術及其風險。另外告訴大家,在不做手術的情況下,如何校正和保護視力。

談近視手術之前,我們先要了解近視的成因,以便大家理解後續內容。

為什麼會近視?

1.近視的原因

近視的原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後天的環境影響。比如說,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或從事微雕、手術等精細工作,使得眼睛長時間得不到休息。

要想進一步理解環境因素如何導致近視,先得從眼睛的結構說起。

人的眼球包含屈光系統與感光系統。

角膜、晶狀體屬於屈光系統,它們的存在類似於照相機的鏡頭,能把看到的東西送到照相機的底片,即感光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視網膜。在這兩個系統中間,睫狀肌是必不可少的「零件」,它相當於照相機中調節焦距的部分,幫助鏡頭聚焦,以便景象能夠清晰地定格在底片上。

屈光系統+睫狀肌+感光系統共同才能看清東西

一個人若想清楚看見遠處的物體,他的晶狀體會在睫狀肌的調解下拉長變薄,改變屈光系統的折射率,使「鏡頭」處於「遠焦模式」;若想看清楚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就會在睫狀肌的調整下變厚,從而切換為「近焦模式」,使近處物體清晰成像。

但如果持續近距離用眼(看書、玩手機等),「鏡頭」就會長期處於「近焦模式」,角膜或晶狀體的曲率變大(曲率越大,表示曲線的彎曲程度越大。晶狀體也就越厚),或是調節焦距的睫狀肌緊張、痙攣(肌肉拉不動晶狀體了),此時無法切換成「遠焦模式」,捕捉的景象也就沒辦法清晰地聚焦於視網膜上,而是聚焦於視網膜之前。這時,近視眼就會產生。

2.近視也分真假

知道了近視的原理,我們就能理解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的區別。

實際上大多數人剛開始都是假性近視。這個時候,近視往往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負責調節焦距的睫狀肌緊張、痙攣,從而無法順利切換遠近焦模式。

此時,做眼保健操或使用眼部按摩儀,都可以幫助睫狀肌充分放鬆休息,重新發揮應有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部分人早期都屬於假性近視,但也不排除例外。

只有專業的眼科醫院才能區分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建議近視沒多久的朋友,莫心懷僥倖,先去醫院做眼睛檢查,如果的確屬於假性近視,在醫生的幫助下,你可以少走歪路,儘快恢復視力。

然而遺憾的是,真性近視已經是多數人的現狀,這類近視,大多是「鏡頭」出了問題——角膜或晶狀體的曲率變大,從而變厚——以致於無法把景象清晰地投放到視網膜。

想矯正真性近視,只有三條路:

1.佩戴框架(或隱性)眼鏡

2.使用角膜接觸鏡

3.做近視手術

在這裡 ,我著重介紹大家關心的近視手術。

近視手術靠譜嗎?

近視手術種類繁多, 其中公認有效且相對安全的主要有兩種:

「雷射角膜屈光手術」「有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為便於閱讀,後文將分別用雷射手術和晶狀體植入術表示)。

1.雷射手術怎麼做

雷射手術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雷射削薄「鏡頭」的一部分——角膜,人為地使其變薄,從而改變角膜曲率,形成「遠焦模式」,讓它把捕捉到的景象送到視網膜上。

眼角膜看起來只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的薄膜,實際上結構很複雜,一共分為五層。

不過,要理解雷射手術,我們只需要認識兩層就夠了:

上皮層——角膜最上面的一層,很薄很薄,裡面含有豐富的神經纖維。

基質層——角膜中最中間的一層,與其它層相比,特別厚,而且不含有神經纖維。

基質層沒有神經纖維,自然會成為切削對象。畢竟,上皮層有豐富的神經纖維,一旦動了刀子,人就會痛得哇哇叫,給醫生和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壓力。

傳統雷射手術:

雷射手術剛問世時,醫生需要結合手術刀,從角膜上皮層開始手術。術前,醫生要先給患者的眼睛滴酒精,以麻醉角膜上皮層的神經纖維;之後,再用雷射將含有基質層的部分削薄;結束後,還要給患者戴接觸鏡(與隱型眼鏡的大小厚度類似)保護眼睛。手術全過程較繁瑣。

醫學上有規定,為確保安全,醫生在術後應當保留特定厚度的角膜(0.3毫米以上,相當於5根頭髮絲的厚度),否則,術後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視網膜脫落、白內障等。

新晉雷射手術:

後來,隨著雷射手術的發展,傳統雷射術就退居二線,僅為角膜偏薄、眼窩偏深等不適合直接動基質層的患者服務。

現在大家經常提的飛秒(LASIK)、全飛秒(SMILE)都是新晉雷射手術的代表,這兩項技術可以穿過上皮層,直接用雷射把基質層削薄,省了諸多繁瑣步驟。

飛秒和全飛秒手術的主要區別在於:

1.在削基質層之前,飛秒手術需要醫生在角膜上切出小孔。這樣,雷射才能射到基質層。

2.全飛秒採用的雷射可以直接削到基質層,不需要醫生手動開孔,只不過,基質層削好後,醫生必須在角膜上切個小口子,把削掉的部分從眼睛裡取出來。

3.飛秒最後要補好切出的小孔,全飛秒則不需要補小切口。

注意事項: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雷射手術!

首先,不同的手術類型,能矯正的度數都不盡相同。

當度數超過700的時候,傳統雷射手術便難以發揮作用;新型的飛秒、全飛秒手術也無法拯救1000度以上,且散光或遠視超出600度的高度近視。

其次,角膜會隨年紀的增長而自己變薄。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通常會遠視,需要藉助老花鏡(遠視鏡)看東西。因此,50歲以上的人也無法進行雷射光術。

另外,一些有眼球疾病的人,比如白內障、青光眼等,都不能做包括雷射術在內的任何近視手術。

最後,運動員、極限運動員、警察、拳擊手等從事對抗性工作的人,最好不要做飛秒。因為這類人很容易遭受大力衝撞。

飛秒需要在角膜的最上面開孔,即使有術後癒合,原本開過孔的地方也很脆弱,經不起衝撞,而一旦遭受衝撞,原本開過孔的地方就容易裂開。

術後風險:

雷射手術的術後風險也值得注意。在這裡,我隻提大家最關心的部分。

雷射手術的價格不便宜(2-3萬元之間),而眼睛又是重要的人體器官之一。

因此,很多朋友擔心做完手術後視力會回退嚴重,結果花冤枉錢不說,還讓身心健康都受損。

其實,只要你是去正規機構,找專業醫生做的手術,術後視力嚴重回退的發生概率是很小的。

即使發生回退,也無外乎三種理由:

1.術後用眼不健康,依舊長時間緊盯電子看板,導致視力再度回退。

2.年過半百,角膜變薄或晶狀體自然渾濁,看不清遠方。

3.醫生水準不高,操作不當,導致患者術後得了嚴重的併發症。

這個嚴重的併發症,是醫源性圓錐角膜。

術後,如果剩餘的角膜厚度達不到安全數值(0.3微米以上),就會讓角膜持續性向前擴張、變薄,導致裸眼視力持續下降。

目前,應對醫源性圓錐角膜,最好的辦法是找最專業的醫生做最全面的的眼睛檢查,並認真聽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畢竟,醫源性圓錐角膜一旦產生,除了做角膜移植手術,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2.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有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植入術(PIOL)是區別於雷射手術的另一種近視矯正手術。

醫生常說的ICL晶體植入術就是PIOL的典型代表。原理就是把縮小的迷你鏡片植入患者眼內,以矯正近視。

PIOL的好處是不需要切削角膜,能保證角膜的完整,而且涵蓋人群廣,能治療2000度以下,散光小於500度的近視患者。

另外,其植入的晶狀體,日後如有需要,可以取出或更替,以解決患者術後出現的異常。如果你是高度或超高度近視,在能承受高昂手術費用(一般3-5萬元)的前提下,不妨考慮PIOL。

不過,有多大的好處,就有多大的風險。

PIOL看似簡單,實際卻是一項難度很大的精密型手術。因為PIOL是直接把「隱形眼鏡」放進眼睛內部,其眼內感染的風險會高於其它類型的近視手術。而且,一旦「隱形眼鏡」的位置沒放對,就有可能導致青光眼或其它安全隱患,嚴重者可造成視力嚴重下降,甚至面臨失明風險。

因此,迷你鏡片固定的位置,需要特別精密的術前測量。

這意味著,PIOL的術後風險高低,完全取決於主治醫師的水準。

因此,選擇專業的眼科醫院,做詳細的眼睛檢查,聽從醫生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是保障手術效果,規避術後風險的最好辦法。

如果在檢查後,醫生告訴你,你不適合做近視手術,你可以做什麼來保護視力?

不做手術恢復視力的方法

擔心手術風險的朋友們可以考慮佩戴角膜塑形鏡

角膜塑形鏡屬於隱形眼鏡中非常特別的一類。

普通的隱形眼鏡,其弧面會與人眼表面的弧度相貼合。

角膜塑形鏡則是中央平坦、周邊較陡。

如此設計,是為了讓鏡片適當按壓角膜,通過物理方法暫時改變角膜曲率。當角膜被塑形鏡按壓了一晚上之後,人在睡醒時將鏡片摘下,就能暫時性降低近視度數,並清楚地看到周圍的物體。

自問世以來,角膜塑形鏡就在不斷發展,如今,已經從OK鏡設計發展到了CRT設計。

CRT設計的鏡片比較薄,較普通塑形鏡能提高大約30%的透氧性,從而減輕佩戴時的異物感。此外,鏡片的前後厚度都比較均勻,且中央到兩端過渡平滑,降低了鏡片對角膜的摩擦,提高了佩戴的舒適性。

研究人員表示,當前的角膜塑形鏡,有較好的安全性,可以作為近視的長期治療方案。

不過,角膜塑形鏡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

1.能降低的近視度數總體而言平均在600度左右,無法無限制降低;

2.長久停戴塑形鏡,會讓暫時降低的近視度數回升;

3.近視度數過高的人不能佩戴;

4.有眼部疾病的人不能佩戴等等。

作為醫療器械,角膜塑形鏡只有專業的醫療機構及其醫生才能進行驗配,一般的眼鏡店是無法承擔驗配工作的。

另外,由於塑形鏡的鏡片會接觸角膜,因此,佩戴者需要謹遵醫囑,按時複查,並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護理、清潔和更換鏡片,否則,會有很大幾率造成感染,或染上其它眼睛疾病。

假如你的醫生告訴你,你無法做近視手術,也不適合佩戴角膜塑形鏡,那麼除了注意用眼衛生,別無他法,以下幾點可參考使用。

當然,任何治療方法都不能用的情況是少見的,但同樣可以減少用眼疲勞,盡量緩解視力的下降速度。

田靜後記:

看完文章,相信大家都對近視手術的原理和風險有了一定認識。

我國目前有4.5億的近視人群,平均每三個人中,就至少一人是近視。恐怕沒有那種疾病的「傳染率」有如此之高了。

我不禁懷疑,在今天,過度用眼的習慣是否能用近視手術去拯救。

其中的雷射手術,就存在術後視力回退的風險。按理說,在正規醫院接受雷射手術是不存在視力嚴重回退問題的。但關鍵在於,我們長期的習慣很難改變——「術後用眼不健康,依舊長時間緊盯電子看板」。

想想看,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睜開眼,那麼第二件事一定是拿出手機不自覺地看下微信消息或朋友圈。

來到部門,面對電腦辦公的我們,幾乎做不到每隔20分鐘就休息下眼睛,或者大多數人所謂的休息,就是掏出手機放鬆。

辛苦一天回到家後,吃飯時也不忘刷會小影片或看個綜藝;就連睡前也是抱著手機度過。

「一邊滴著眼藥水,一邊刷著手機熬夜」真的可以稱為現代人的無奈了。

希望看完這篇長文的你,也讓眼睛休息一下吧,我的朋友。

參考文獻:

[1]侯思夢,張景尚,萬修華.高度近視手術矯正及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眼科新進展.

[2]陳智鵬.800度近視還有救嗎?有,方法還不止一種!

[3]常征.警惕近視手術導致的醫源性圓錐角膜!

[4]王凱.近視手術,患者應該怎麼選擇?

[5]張新立,李海崗.角膜塑形鏡停止矯治後對近視患者角膜與屈光狀況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

[6]呂帆.角膜塑形鏡在控制近視進展中的作用[J].中國眼鏡.

[7]角膜塑形鏡科普知識[J].中國眼鏡科技雜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