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素就是隻吃蔬菜?這樣吃素,身體才會健康沒毛病!

聽說你每天隻吃菜,號稱自己是素食主義者。

素食作為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為大家所接受,並且大部分人都認為素食不僅有利於健康還能幫助大家減肥。

但是在「吃素」這件事上,很多人走了不少彎路,為了健康就不能吃肉?那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該怎麼獲取?大家一窩蜂的跑去吃素,又是不是真的在善待身體呢?


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素


有些人喜歡吃素,然而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吃素。

例如肝、腎功能有代謝性疾病的病人,術後需要補充營養以及對營養有特殊需求的人都是不建議嚴格吃素的。

而對於沒有以上情況的人,吃素食時,仍需注意飲食的營養配比。


為了減肥而吃素,當心適得其反


有些減肥的小夥伴會刻意吃素,但他們可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減肥與食物的熱量有關,與食物的種類沒有關係。

不吃肉食的話身體會流失一些蛋白質,而當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夠時,人體內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就會失去平衡,導致記憶力減退、貧血、免疫力下降、消化等問題的出現。

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長期吃素不吃肉的影響會更為嚴重。蛋白質減少會導致激素分泌失常,月經無規律,甚至還會影響生殖能力。

因此,是否能夠減肥,與素食無關,關鍵還是看整體均衡,還要適當的多活動活動。


吃素≠隻吃菜不吃肉

吃素分為

嚴格素食

一點動物性食物都不吃

彈性素食/ 半素

看情況會吃點肉

魚素

肉類食物裡隻吃各種魚類

蛋奶素

喝牛奶、優酪乳,吃各種蛋類

其實健康的號召一直是強調均衡飲食,對於常常大魚大肉的朋友,建議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比例,而不是完全不吃肉。

素食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促進心血管健康。

這裡說的素食是指一種少吃肉、家禽、海鮮等動物產品的飲食方式,但絕對不是純素食——「粗茶淡飯如苦行」。

如何吃素才健康?

所有人都需要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這些重要的營養物質。

素或不素的區別只在於,營養物質的來源,是植物性的還是動物性的。只要攝入營養均衡,身體一樣可以棒棒的。

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不一定要吃肉才能攝取蛋白質,實際上很多天然的食物中都富含有蛋白質,比如腰果、雞蛋、花生、豆製品等。

豆類中不僅富含蛋白質,還含有鐵、鈣等人體所需營養。

別過多的加入油脂

素菜應該是清淡、少鹽、少糖的,這才符合素食之健康取向。吃素就要加工少的、原汁原味的。

菌藻:吃藻好比吃魚


素食者吃果蔬是肯定的,但廣義上屬菜類的菌藻也不能少。海藻富含長鏈n-3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是純素食者從食物中獲取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途徑之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研究發現,真正在自己體內合成DHA、EPA和DPA的是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們——海洋藻類,而魚類隻不過是攝取藻類中這些脂肪酸並保存於自身。

素食者應經常拌點海藻絲吃,再加點芝麻,實現口感和營養雙贏。和藻類近親的菌菇類食物也要有,它們是素食者維生素B12和鐵、鋅等的重要來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