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環肥到燕瘦,或許只有一碗粥的距離


中醫認為,肥胖與痰濕內蘊的關係最為密切。

這裡的「痰」,不是一般概念中的痰,它指的是人體津液由於運行不暢,發生異常而積留下的濁氣,是一種病理性的產物。

痰濕是共稱,指的就是水氣、濕氣、濁氣。當我們體內的痰濕積蓄過多,時間久了,與無法消化掉的食物一起慢慢堆積成脂肪,從而變得肥胖。

這個醫理很好懂,就好比一根塑料管子,如果隻向裡面注入清水的話,管子不會形成太多的汙垢,也不會膨脹。如果不斷地向管子注入溫熱的油膏,時間長了,必然引起管子的膨脹。

引起痰濕內蘊的原因很多,脾胃氣虛是它的一個根本原因。

因為脾主運化,掌管著水谷精微及水濕的運化。當脾胃健康,水谷精微化作氣血,濡養全身。當脾胃氣虛時,體內的水汽便會無法升清,濕氣無法運化,濁氣、痰濕與其他無法運化的物質堆積在一起,轉化成脂肪,人體就變得肥胖。

這種類型的人,最明顯的特徵是倦怠無力、肢體困重、食欲不振、脘腹脹滿、浮腫尿少、舌淡苔膩。對付這類肥胖,健脾開胃是最佳的選擇。


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款健脾開胃粥品——赤小豆山藥粥

材料包括赤小豆、山藥各30克,白糖適量。先把赤小豆淘凈,煮成半熟;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和赤小豆一起煮熟,最後加白糖調味即可。

粥中的赤小豆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利水消腫的功效,其功效正如《食性本草》所說:「久食瘦人。」山藥不僅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而且由於山藥入肺、腎二經,因此有助於肺的呼吸和腎的排水功能,幫助人體排出濁氣和水濕。所以《本草綱目》概括出它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

另外,嗜食肥甘是痰濕內蘊,導致肥胖的直接原因。這在古代醫書中早有說明。《素問·通評虛實論》中說:「肥類人,則膏粱之疾也。」簡單解釋,就是肥胖是愛吃肥膩甘甜的人的疾病。

對於嗜食肥甘的人來說,常喝大麥茶非常有好處,因為大麥茶能去油膩,促消化。

可見對於痰濕內蘊造成的肥胖,如果做到利濕化痰,就能標本兼治,減肥瘦身。除了食補,艾灸豐隆穴、水道穴和水分穴也是對付這類肥胖的好辦法。


作者:錢小米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麽麽噠(づ ̄ 3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