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節氣 | 今日大暑:願你尋一處清涼,度一場清歡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宋代詩人曾幾寫過這麼一首詩: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即夏天最熱的時候。

大暑,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恍惚間一年就過半了。

大暑之後就是立秋,這恰好符合大自然物極必反之規律。

唐代詩人元結認為,如果你用心體察的話,在這大暑之中,甚至已經可以嗅到秋的氣息。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瑩

螢火蟲有水生和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節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成的。

唐代詩人徐夤,專門為這些閃耀在夜空的生命留下了一首詩: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二候土潤溽暑

氣象悶熱,土地潮濕,空氣快能擠出水來了!

三候大雨時行

大的雷雨氣象頻繁出現,一些城市將會進入今年的多雨模式。大雨又使暑濕減弱,氣象開始要向立秋過度了。

大暑避暑

正所謂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這麼熱的天,避暑當然是首要話題。

三國時候的袁紹在鎮守河朔時,喜歡在三伏天約人喝酒,而且把自己灌醉,然後就不覺得熱了,可以安心睡覺:

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

雲以避一時之暑,

故河朔有避暑飲。

沒想到在800多年後,宋代詩人梅堯臣,在避暑時仍然不忘調侃一下這位顢頇的諸侯袁紹: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你看,我在這深山古剎之中,與高僧煮茶論道,清談避暑,比你那喝得酩酊大醉、忘乎所以,境界是不是高出了許多?

避暑,依靠清風徐來,更需要平心靜氣。如香山居士白居易所言: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可惜,無論心境如何放平,終究也敵不過「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的暑氣。

大暑養生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這個習俗。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食苦瓜

多吃苦味食物,食用清熱解暑的食物,如綠豆湯、冬瓜等,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等。

吃鳳梨

台灣有句名言:大暑吃鳳梨。

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同時,人們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

所以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暑氣,保護好心神,讓心靜下來,確保精神飽滿。

關於這個夏天,古人也許會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但凡事物極必反,就像暑熱從小到大。

看過東邊太陽西邊雨的奇觀,聽過池塘裡的蛙聲連成一片,直至嗅到稻花香裡的豐年。

才會驚覺,人們在漫長夏日裡早已收穫滿滿,暑熱也將漸行漸遠了。

其實,也用不了多長時間,雲一淡一輕,風一清一涼,我們終將盼來,豐收的秋天。

注「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