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驚蟄到,帶娃需記「3少2多」,養護脾胃,孩子不咳嗽、少生病

馬上驚蟄節氣了,「春雷驚百蟲」,意味著仲春的來臨,這段時間氣溫回升、雨水增多,也是乍暖乍寒的時候,「倒春寒」虎視眈眈。

這個回暖的過程中,寶媽們就需要特別注意,因為晝夜溫差大,中午穿單衣熱,早晚穿棉衣還涼颼颼,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性差,要及時增減衣物,否則孩子很容易「三天一咳嗽,五天一感冒」,讓寶媽們心疼又無奈。

那怎麼在這個過渡時期給孩子養護身體吶?中醫常說:「孩子的病都是吃出來的」,腸道免疫佔據了整個免疫系統的2/3,想讓孩子體質棒、少生病,一定要做養成強健的脾胃。首先,寶媽要從飲食入手,讓孩子做到「3少」:

1、少吃水果、太寒涼

很多寶媽不理解,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發育,為什麼要少吃吶?其實,在氣溫較低的時期,水果並不適合孩子吃,尤其是早春。

早春氣溫回升,加上孩子陽氣旺盛,新陳代謝強,很容易出汗、感覺熱,大部分水果是寒性的,寒氣跟隨水果進入腸胃,就會讓孩子獨自不舒服,脹氣、腹瀉,甚至脾胃虛弱,運化功能降低,免疫力被破壞,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如果讓孩子多吃水果,可以煮熟了「熱著吃」,易消化、養護脾胃。

2、少吃小灶、不規律

寶媽帶娃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時刻關注孩子餓不餓,即使不到正餐時間,只要孩子一喊餓,立馬給孩子做吃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不知饑飽,看見愛吃的就容易吃多,家長經常給孩子「開小灶」,三餐不規律,脾胃得不到休養生息,很容易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孩子就會積食、脾胃虛弱。

所以一定要給孩子養成三餐定時,不吃「零嘴」的好習慣,規律的飲食才能給脾胃足夠的時間恢復功能,孩子消化好、脾胃強才不容易生病。

3、少吃零食、沒營養

過去生活條件差,孩子們的零食種類少、也買不起,現在有條件了,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覺得給孩子買零食、小吃就是疼愛孩子,殊不知,這些零食調味品、添加劑多,只是讓孩子味蕾滿足,營養價值卻很低,對孩子身體發育沒有好處,而且高熱量、難消化,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積食,導致腸道免疫力大大降低,孩子就經常生病。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孩子吃零食,不能太放任。

除了飲食方面做到「3少」,保護孩子的脾胃不受傷,寶媽們還要,幫孩子健脾和胃,增強腸道免疫力,做到「2多」:

1、一清強脾胃

俗話說「小兒脾常不足」,孩子天生脾胃功能發育不足,所以體質弱、容易生病,家長平時要注意給孩子調理,注意補充雙低聚乳清,雙低聚乳清作為多糖、蛋白的聚合體,能刺激腸胃蠕動並分泌消化液,提高消化因子活性,促進食物分解、消化,增強腸道免疫力,同時促進脾臟運化營養、促進孩子身體發育。

2、運動強體質

現在的孩子年紀很小就開始玩手機,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所以身體素質一代不如一代。現在氣象逐漸變暖,寶媽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參加活動,制定適宜的運動計劃。年紀小的可以去遊樂園,玩滑梯、蹦床,或者散散步,稍大一點可以打羽毛球、籃球、跳繩、游泳等,都可以幫孩子增強體質,還有助孩子的性格養成,也是不錯的親子體驗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