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彭靜山:眼診與眼針

眼診

此法為後漢華佗首創,《證治準繩》也有記載。主要通過觀察球結膜(白睛)上的血管變化,推測病情。將球結膜分為相等的8個經區進行觀察,每個經區所代表的臟腑如下:1區為肺和大腸,2區為腎和膀胱,3區為上焦,4區為肝膽,5區為中焦,6區為心和小腸,7區為脾胃,8區為下焦(詳見圖1)。

(圖1)眼球經區劃分圖

(一)方法:

1、觀察血管形狀的變化

(1)血管根部粗大甚至象樹枝似的分齣兒個叉,均由血管瘀滯所致。上部的血管根部在上,多發生在瞳仁水準線以上,下部的血管根部在下,多發生在瞳仁水準線的下部。

(2)血管的曲張,甚至怒張,多屬血瘀證。

(3)血管從某一經區變長、彎曲,並延伸到鄰近經區,這是病起於一經傳至另一經的現象。

(4)血管隆起一條如壟,六腑疾病常見。如發生左眼大腸區,多屬痔漏或肛門病;發生在右眼小腸區,多屬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5)瘀血凝集成模糊小片,多發生於肝、膽、下焦三區。

(6)延長的血管末端懸垂如露水珠狀,多見於蟲積或瘀血患者。

2、觀察血管顏色的變化

(1)顏色淺淡為虛證或寒證。(2)鮮紅色多屬新發實熱證。(3)紫紅色為熱盛,紅中帶黑為新病轉熱。(4)暗灰色為陳舊性病灶。(5)深紅色為病勢加重。(6)紅中帶黃為病勢減輕。(7)淡黃色為胃氣將復,疾病將愈。

3、辨傳變順逆:

如某經區的血管延伸至其他經區,而且原發經區血管顏色深重,為邪傳它經,原發經之病仍重。反之,為不傳它經,原發經的癥狀巳漸減退。

(二)適用疾病範圍:

主要適用於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泌尿系統中的大多數疾病。他如胃病、膽囊炎、膽道蛔蟲、肝炎、消化不良、肛門疾病、腰腿疼痛、頭面五官疾患等也適用。

眼針

(一)穴位:環眼眶一周,在距離眶外緣一橫指的區域定穴,這叫「眼周眶區穴」,共計8區13穴(詳見圖2)。

(圖2)眼周眼區十二穴圖

如圖所示,按鐘錶刻度計算,每一個經區為7分30秒(如左眼一區,為順時針11時52分30秒至12時;右眼一區,為逆時針6時37分30秒至6時30分)。

)取穴

方法有三:

1、循經取穴: 根據血管的形狀、顏色和部位,在相應的經區取穴。

2、看眼取穴即三焦經區取穴。頭頂、上肢及胸腔疾患取上焦;上腹部、腰背部及內容臟器的疾病取中焦;髂骶、小腹、生殖泌尿系統及下肢疾患取下焦。

3、找穴決定取用某經區穴位,便在相應的「眼周眶區穴」內找穴.具體方法有:(1)用點眼棒或三棱針按壓,找到敏感點;(2)用經絡測定儀探索。

針法

1、找出針刺點的可直刺按經區刺的應沿皮橫刺,2、先以左手指壓住眼球,嚴密保護眼瞼,使眼眶部皮膚繃緊,右手持32號5分不鏽鋼針輕輕刺入;3、直刺抵骨膜即止,橫刺由經區邊緣進針,沿皮刺入皮內,不可超過所刺經區界限。

(四)手法

一般不用手法,不需留針。如未得氣,可把針稍提出一些,調整位置後刺入之。如要留針,以5至15分鐘為宜。起針時,輕輕拔出後,急用消毒棉球壓迫片刻。

(五)注意事項

1、刺入後,在針休內側可以摸到眼眶,患者睜眼無痛苦,方稱安全;2、眼瞼肥厚或瞼靜脈顯露者宜慎用或不用;3、可單獨或配合體針或藥物使用均可。

六)適應範圍

與體針同。對神經系統疾病效果較好,尤對疼痛、麻痹、運動障礙等特效。

病案舉例

例1

王xx,男,70歲,乾部。患心肌梗塞,住某醫院治療好轉,惟隔肌痙攣,呢逆不止。邀余會診,看眼雙中焦區有明顯變化。採取雙中焦區眼針,1次減輕,2次呃止。

例2

趙x,男,35歲,工人。傍晚發生劇烈胃痛,注射杜冷丁未止。翌晨由急診室轉針灸科治療,針雙中焦區,針入痛止。迄今數載未發。

例3

詹xx,男,45歲,乾部。搬運重物致腰部活動受限,不能前俯後仰、左右側彎。觀眼下焦區變化較大,用針尖在雙下焦區輕點三下,針後立即恢復正常。

例4

楊x,女,40歲,醫生。患腦血栓形成,右半身偏癱,肌力零級。住院治療,臥床不能坐立。邀余會診時,正在點滴。觀眼後針上、下焦經區,針後離床試行,由護士提著點滴瓶,繞屋行走如常。第2天出院,步行半裡。繼續針10次,半月後上班工作,迄今3年無恙。

○ 本文摘自《安徽中醫學院學報》,作者:彭靜山 。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