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甄嬛傳》清宮劇小主們的衣服穿對了沒?

清宮劇帝後妃嬪服飾穿戴歸謬——以電視劇《甄嬛傳》為例

孫寧寧: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研究生。

清宮劇濫觴於上世紀80年代,從最初的《戲說乾隆》《戲說慈禧》《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到近幾年的《大清后宮》《步步驚心》《宮》,多不勝數。這些作品在內容上是否符合史實暫且不論,僅從製作態度和精致度來看則是良莠不齊。其中,《甄嬛傳》因被認為在史實、人物設定、清宮禮儀及服飾穿戴等方面極為切近清代史實,而被視為近年來清宮劇的扛鼎之作。《甄嬛傳》電視劇改編自流瀲紫同名小說《后宮·甄嬛傳》,導演鄭曉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拍的是歷史正劇,而不是古裝偶像劇,皇帝並不全部都是帥氣白面書生,必須要符合歷史。”[1]且其他主創人員也有意無意地強調此劇為歷史正劇。但通觀這部作品,在史實的處理上與真實的歷史狀況仍然有較大出入,本文僅以《甄嬛傳》中帝後服飾的謬誤之處為切入點,來揭示當代清宮劇創作諸多病症的冰山一角。

圖一:《甄嬛傳》第四十五集劇照

一、朝服任性遊廟堂

《甄嬛傳》中皇帝所穿服飾,出鏡率最高的當屬朝服。但在其形製以及穿戴場合等問題上,卻存在諸多謬誤。(如圖一)

朝服,又叫具服或朝袍,是帝後臣僚在朝會、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按季節不同又分為冬朝服和夏朝服。按照性別則分為男朝服和女朝服。按照等級不同,會在各自的朝服之上刺繡不同的紋樣加以區別。清宮劇中出現的朝服問題,主要存在於穿用場合和穿用樣式方面。

皇帝的朝服又分為冬朝服和夏朝服,包括朝冠、朝袍、朝珠等幾部分。首先在皇帝朝服的穿用樣式方面,《清會典》[2]對皇帝夏朝服的標準式樣作了如下記載,“夏用片金緣,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平水一……”[3](見圖二)據此分析,《甄嬛傳》第四十五集中皇帝所穿的這套裝裝(見圖一)應為夏朝服。但劇照中的這件朝服看不到《清會典》中記載的十二章紋[4],八寶平水[5]更是難以觀察到。朝服裳[6]的部分應該襞積[7]在上,下部平滑,但劇中的朝服在“裳”的部分卻是襞積到底,這顯然是不符合規製的。

其次是在穿用場合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據《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清末和碩醇賢親王奕譞第七子、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七貝勒愛新覺羅·載濤回憶,“朝衣按領(俗稱披肩)、高頂朝帽[8],皆有一定的典製,非朝會大典不用。”[9]可見,只有在朝會等極為重要的場合皇帝才可以穿用朝服。而在其他比較隨意的場合,比如“燕居”[10]之時,以及平時召見大臣等場合是不必穿用朝服的。如此重要的服飾在當代清宮劇創作中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各類清宮劇中造型各異的朝服和疑似朝服樣式的服裝,被不分場合、時間、劇情地隨意穿用。但一朝之服蓋有一朝之制度,絕不可隨意使用,尤其是居禮服之首的朝服。然而,即便是在《甄嬛傳》這樣製作較為精良的“歷史正劇”中,隨意穿用朝服的問題也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圖二:《大清會典圖》卷三 皇帝夏朝服圖

圖三:《甄嬛傳》第十三集劇照

以第十三集雍正皇帝在九州清晏家宴中所穿的服裝(見圖三)為例。此處情景為雍正皇帝初登大寶未幾,在九州清晏舉行家宴。既然是家宴,既非重大的朝會祭祀,又非節日喜慶,皇帝本不用穿戴朝服,若要烘托隆重氣氛,選擇吉服[11]還在情理之中。但此時皇帝所穿的並不是吉服,而是一件沒有“按領”(即披肩)的朝服,演員頭上戴的朝冠也確證了朝服的形製。在家宴上安排皇帝穿朝服出鏡,如果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劇情需要或者視覺衝擊,就未免過於輕薄,極易給觀眾造成一種錯覺,認為皇帝每天都穿著這種服裝行動。但這顯然是不夠準確的,且不說古人的服裝有一定的制度規定,即便是現代人也不可能天天正裝加身。因此朝服的穿用應該與一定的情節、場合和時間相搭配,《甄嬛傳》如此僭越規製隨意使用顯然有違“歷史正劇”之名。

皇帝朝服如此,皇后的朝服式樣也存在不夠嚴謹的問題。如《甄嬛傳》第二十九集皇后穿用的朝服(見圖四),依據規製,皇后所穿朝服由朝冠、朝珠、朝褂、朝袍、朝裙等組成。另據《清會典》記載,“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為簷”[12],朝袍“冬用片金加海龍緣”[13](亦即冬朝服中的朝袍衣緣處應有海龍皮毛邊出風)。劇照中皇后朝冠以青絨為簷,且朝袍衣緣處並無冬朝服必備的海龍皮毛邊,可見,劇中皇后朝服為夏朝服。

圖四:《甄嬛傳》第二十九集劇照

《清會典》中記載的皇后夏朝服有兩種形製,第一種繡文為“前後繡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腰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14](見圖五)。

第二種形製的紋樣為“繡金龍九,間以五色雲。中無襞積(也作襞績,指古代衣袍上的褶襇),下幅八寶平水。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15](見圖六)。

圖五:《大清會典圖》卷三十皇太后、皇后夏朝服圖一

依據《清會典》記載,此處皇后所穿的夏朝服,其紋樣應為“正龍”[16]“行龍”[17]等。而劇中所採用的圓形團龍紋樣顯然與規製不符,使這件夏朝服看起來更像吉服袍(見後面吉服部分)。與皇帝朝服一樣,皇后的朝服也應該明確樣式和繡紋,配合相應的場合及時間穿用才能體現劇作的嚴謹態度。既為朝服,“非朝會大典不用”,那就盡量不要在其他較為隨意的場合穿用才是。

二、吉服隨心壞禮樂

所謂吉服,“是帝後妃嬪下至王公文武百官及公主、命婦在舉行‘筵燕、迎鑾’、冬至、元旦、慶壽等一應嘉禮及某些吉禮、軍禮活動之時,所穿戴的冠服,故稱吉服,又稱為盛服,由吉服冠、吉服袍、吉服褂、吉服腰帶、吉服朝珠幾部分組成,地位僅次於朝服”。[18]《甄嬛傳》裡多次出現使用吉服的場景,與朝服的問題相似,吉服的穿用也存在樣式、場合和時間等方面的問題。

圖六《大清會典圖》卷三十 皇太后、皇后夏朝服圖二

圖七:《甄嬛傳》第二十七集劇照

圖八:《大清會典圖》卷七十二 皇太后、皇后吉服袍圖二(吉服袍亦俗稱龍袍)

圖九:《大清會典圖》卷七十二 皇太后、皇后吉服袍圖三(吉服袍亦俗稱龍袍)

如第二十七集甄嬛過生日,在這樣的場合她理應穿著吉服。依劇中服裝來看(見圖七),身居嬪位的甄嬛此時穿用的似為吉服袍(如圖八、圖九所示)。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國朝宮史》記載,“嬪……吉服袍,用香色領袖俱石青色,繡金龍九,間以五色雲、福壽紋。下幅‘八寶平水’。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如朝袍,左右開裾,以襲吉服褂。緞綢紗裘,隨時所宜。”[19]可見,吉服袍的紋樣應為龍紋,且樣式應為團龍紋,也就是圓形的龍紋圖案(如圖九、圖十所示)。但甄嬛這件吉服袍所用紋飾不是“正龍”“行龍”等龍紋,而是圓形的團花圖案。如果據此斷定這件不是吉服袍,而是日常便服,顯然也不正確,因為這裡甄嬛還佩戴了一盤前面提及的與吉服相配的吉服朝珠,這就表明她所穿的這件實為吉服。一件未按記載刺繡龍紋的吉服袍,在形製上與《清會典》中的記載不符,這又是一個明顯的疏漏。

圖十:《大清會典圖》卷七十二 皇太后、皇后吉服冠圖

另外,此處吉服的配飾也存在問題。長期從事古代服飾及織繡保管和研究的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宗鳳英,曾在《清代宮廷服飾》一書中說:“至於吉服冠的應用場合,應與吉服袍、吉服褂的應用場合相一致,因為只有穿吉服時,才戴吉服冠,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0]可見,穿吉服時應佩戴吉服冠。

吉服冠和朝冠一樣也有男女和冬夏之分。《清會典》中隻記載了一種吉服冠:“皇太后、皇后吉服冠不綴鳳翟,頂用東珠。……皇貴妃、貴妃用東珠,妃、嬪用碧琧?。”[21](見圖十)在實際運用中,“秋、冬戴薰貂皮簷的吉服冠;春夏則戴鈿子。鈿子是《大清會典》中沒有規定的女夏吉服冠”[22]。據此來看,清代後妃在穿用吉服時,秋冬季節佩戴吉服冠,而夏天則佩戴“鈿子”。那麽,《甄嬛傳》中後妃穿吉服時,也應該冬戴薰貂吉服冠,夏戴鈿子才是。但劇中人物佩戴並非以上與吉服相應的配飾,而是大拉翅(大拉翅又名“大京樣、大翻車、達拉翅、旗頭、旗頭板”等,是流行於清晚期滿族已婚婦女中的一種頭飾),這顯然是不符合規製和史實的。

《甄嬛傳》中多次有穿用吉服的場景,甄嬛這套香色衣服出鏡率也是極高的。但誠如前面所言,古人服飾講究的就是一個規矩規行。朝服不能隨意穿用,吉服也是如此。即便場景允許,如過生日等喜慶日子可以穿用,也應該在服裝樣式和配飾上切合一定的規製。從服飾來看,此劇儘管已經算是近年來清宮劇的翹楚,也依然存在不夠嚴謹的問題。

三、燕居便服亦逾矩

“便服,即帝後、妃嬪等宗族及文武百官、命婦、軍民人等平時無任何重大的活動時,居家休閑或走親訪友,接待客人時所穿的衣服。”[23]這種服裝是相對於前面說到的朝服、吉服等服飾而言的一種生活裝。便服的樣式、質地和顏色在《清會典》中雖然不像其他服裝那樣要求嚴格,但也並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穿戴。據《清會典》載,“王公以下不得用上用服色,黃色、秋香色及黑狐皮。其端罩裡及朝服蟒袍之色,惟特賜金黃色,得用金黃色。特賜黃褂者,行褂得用明黃色。”[24]服裝的顏色尚有如此嚴格的規定,可見古人對於等級的重視,以及對於禮製的維護。然而在如今的清宮劇中,便服的穿用問題極為突出。

以女服為例。女性便服最常見的樣式是氅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旗服或叫旗袍(這裡的旗袍與民國時期的旗袍不是一類)、旗裝。如圖十一,圖中從左起依次為富察貴人、甄嬛和安陵容,這三個角色所穿服裝均為氅衣。

圖十一:《甄嬛傳》第三十二集劇照

宗鳳英在《清代宮廷服飾》一書中提到,“氅衣是清代後期才出現的一種圓領、右衽、直身、衣肥袖寬而高高挽起的,左右開裾的款式新穎的女式外衣。”[25]以此來看,氅衣是清代後期出現的,但《甄嬛傳》的時代背景為清代中前期的雍正朝,此時還沒有出現氅衣這種樣式的服裝。然而,劇中所有後妃在一般場合無一例外穿的都是氅衣,氅衣“穿越”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氅衣的穿戴規矩。《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提到,“尚有一長衣,似便服而非便服,則襯衣是也。凡穿官服之袍,前後均有開衩,若內無襯衣則露腿,所以必須內穿此衣。”[26]這句話是針對清代官員穿戴官服而言的,但從中可以看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穿開衩的衣服時,裡面必須套穿襯衣(不開衩的袍子)。男裝尚且如此,何況更加保守的女裝。“所以,帝後群臣在穿吉服袍、常服袍、行服袍、氅衣和大褂襴等開裾的外衣時,其內必須要穿襯衣。”[27]但在《甄嬛傳》中,女性角色的氅衣穿著並未因循這一規製。

在第十三集中(見圖十二),甄嬛戲水時險些落水,身體傾斜時直接露出了裡面的中褲(穿在襯衣和內衣之間的衣服,上衣為中衣,下衣為中褲),卻不見襯衣。若以古製而言,這樣直接露出中褲與現代意義上的“裸奔”已經沒有多大差別。《甄嬛傳》雖自詡為“歷史正劇”,但就這一細節而言未能恪守古製。對於清宮題材影視作品,並不是說要百分百還原歷史,但也應該明確古人穿衣的基本規製,以符合古人的道德標準為基準。這一細節上,由劉詩詩、吳奇隆等主演的清宮穿越劇《步步驚心》值得借鑒(見圖十三)。

圖十二:《甄嬛傳》第十三集劇照

從圖中可以看到,女主角馬爾泰若曦所穿的仍然是近似氅衣的服裝,但在氅衣的裡面配穿了底裙,這樣一來就能防止前面提到的中褲直接暴露在觀眾眼前。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步步驚心》一劇毫無槽點,但就其對氅衣這一細節的處理來看,顯然是要高於《甄嬛傳》的。

圖十三:《步步驚心》定妝照

四、結語

儘管《甄嬛傳》已經是近些年清宮劇的扛鼎之作,其服飾設計和製作也是遠遠超出其他同類型作品,但即便如此,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紕漏。“良心之作”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劇作了。

客觀來講,影視作品中出現此類問題是可以理解的。電視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策劃製作首先要計算成本,服飾完全遵照史實記載來製作、一絲不差地再現是不現實的。其次,清宮劇製作往往缺乏在各方面均有較高研究造詣的專家團隊,這就容易使創作流於信馬由韁。第三,影視劇是藝術作品,而藝術作品不可能百分百還原歷史現場,出現一些藝術化了的服飾是可以接受的。影視劇本身就是一種面向大眾的、以娛樂性為主的大眾藝術形式,為了迎合多數觀眾的欣賞需求,有所創造和革新也無可厚非。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之間的關係究竟該如何平衡呢?在《故宮退食錄》中,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清史專家朱家溍先生曾就電影《火燒圓明園》的拍攝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歷史上的大事和大人物都不能有所變更,不過電影或話劇是文學藝術作品,不能照直隻搬歷史過程而沒有文學藝術創作,所以情節有所創作是允許的,也是必要的。但所創作的情節,必須不違反當時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不超出歷史條件。”[28]朱老這番話雖是針對歷史情節而言的,但在本文討論的服飾問題上也同樣適用。例如前面提到的便服女裝——氅衣,它本身出現於晚清,如果將其使用在以晚清為歷史背景的劇作中,則在允許的範圍內,衣服上的紋飾和顏色可以由設計者根據藝術創作需要進行改造和新變。但如果是在以清代中前期為歷史背景的劇作中,氅衣的出現本身就已經是個錯誤,更不用說紋飾顏色的使用了。其他諸如朝服、吉服等服飾,若要使用,也應該詳細考證其樣式和使用場合、時間等,不能一味地為了視覺感官需要而作“超出歷史條件”的再創造。

今天,藝術創作更多地被披上了商業消費的外衣,創作者和傳播者更多地是憑借娛樂性來吸引大眾眼球,以實現商業利益的最大化,娛樂性和商業化自然得到重視。影視劇固然先天具有娛樂屬性,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它的文化傳播功能。影視作品或者說藝術作品天然帶有文化傳播功能,而這種建立在大眾傳播媒介基礎上的藝術傳播,因為比其他傳播途徑更為直接、迅捷,觀眾更容易在獲得感官愉悅的過程中解讀歷史、了解文化,甚至將電視劇中的藝術真實當做歷史真實來看,致使藝術作品在實現其文化傳播功能的同時,也產生了某種誤讀。

《甄嬛傳》這部清宮劇的影響可謂深遠,從“甄嬛體”“小主”滿天飛可見一斑。更因其號稱“歷史正劇”、製作精良,很多人將其台詞、妝容、服飾奉為正宗,且深信不疑。筆者就曾在某論壇看到過用《甄嬛傳》服飾作為正宗清朝服飾來比對反駁其他清宮劇的網絡熱帖。與一般清宮劇相比,此類打著“歷史正劇”的宣傳標語創作的看似製作精良的清宮劇,給觀眾帶來的誤讀更為深重。本文雖然圍繞清宮劇服飾問題展開,但最終目的卻是揭開當代清宮劇創作諸多病症的冰山一角。電視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固然不可避免地帶有大眾文化的特質,即“在工業社會中產生的、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現代傳媒傳播的、無深度的、模式化的、易複製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文化現象,它是現時代社會快節奏、高效率、方便、時髦、流動的生活方式的體現。”[29]但作為藝術作品,承載著文化傳播這一歷史使命的古裝歷史劇,仍然應該在更大程度上保持其應有的歷史樣貌。這不僅體現了影視劇製作者對於作品的嚴謹態度,更是清宮劇歷史文化傳播功能對今天的大眾藝術生產者提出的要求。

[本文為2016年沈陽師范大學校內項目(XNW2016035)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1] 看完《甄嬛傳》就沒人想要穿越了[N].東方早報,2012-3-15

[2] 《清會典》:清代制定的具有行政法性質的重要法典,亦即記載清朝政府中央機構的執掌和功能的官書,是研究清代典章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五朝會典(全稱《欽定大清會典》),其中光緒朝會典總括以前諸朝本,可謂會典集大成者。本文引用內容出自中華書局1991年版,此書即是據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出版的。

[3]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0

[4]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製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指中國古代帝王禮服上刺繡的十二種紋飾,分別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

[5] 八寶平水:即服裝袖口、下擺等部分的水紋紋樣。

[6] 古人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7] 襞積:也作襞績。其中“襞”指衣服折疊,“積”指聚集,也就是古代衣服上的褶襇。

[8] 朝帽,即朝冠。

[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338

[10] 退朝而處,閑居,即日常家居。

[11] 吉服:是清代僅次於朝服的服裝,一種級別比較高的禮服。

[12]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1

[13]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1

[14]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1

[15]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1

[16] 正龍:指龍頭面向正面,其姿態是頭部左右對稱,好像一條正面而坐的龍,所以有時也叫“坐龍”,是龍紋中至尊的紋飾。

[17] 行龍:指龍作行走的姿態,也叫走龍。

[18]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05

[19]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國朝宮史[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164

[20]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10

[21]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1

[22]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09

[23]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飾[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61

[24] 清會典.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91:244-245

[25]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飾[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70

[2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晚清宮廷生活見聞[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341

[27] 宗鳳英.清代宮廷服飾[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68

[28] 朱家溍.故宮退食錄(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522

[29] 張惺.大眾文化: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博弈[J].新聞愛好者,2009(10):10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