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肩:中國服飾文化的典範

近期宮廷劇刷屏,劇中的道具和服裝亦成為熱點。尤其是出鏡率較高的《如懿傳》《延禧攻略》。

拿服飾來說,雲肩的出鏡率十分的高。很多人吐槽雲肩是漢民族的服裝配飾,不應該出現在旗裝裝飾裡。

其實,清朝一直奉行漢化,乾隆時期,漢文化融入程度已很深入,朝服基本都是帶有雲肩的。

▲清乾隆,孝賢純皇后朝服像 ,絹本,設色,縱194.8cm,橫116.2cm。故宮博物院藏

這張就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朝服像,雲肩是不是看上去很美很莊嚴。

▲清乾隆 慧賢皇貴妃朝服像軸 絹本,設色,縱196cm,橫123cm。故宮博物院藏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朝服畫像。

▲清道光,孝全成皇后與幼女像軸,絹本,設色,縱177cm,橫96.5cm。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圖繪清宣宗孝全成皇后與幼女日常生活的場景。看來雲肩不僅朝服有,常服也有。

《延禧攻略》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劇照。

《延禧攻略》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劇照。

雲肩,也叫披肩,雲肩是從隋朝(581-618)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

說起來雲肩原來的用途跟現在套袖類似,是為了保護肩部的布料磨損,最早期的雲肩是用獸皮做的。後經過不斷的更迭演變成為一種既美又實用的裝飾。

圖案常用四方四合雲紋,並多以彩錦繡製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

雲肩,在漢民族服飾文化中,是一種獨特的服飾款式,也是中國服裝史上,平面與立體設計巧妙構思的典範。

歷史演變

雲肩的形成歷史,秦漢以前的文獻尚無有關文字記載,從服飾款式看,其當受北方遊牧民族觀念的影響。

其圖象資料,最早見於敦煌隋代壁畫,已經中國化的觀音菩薩身披雲肩。雲肩,在漢民族中盛行,至遲在唐宋時期,上層貴族社會服飾已經流行“五雲裘”衣,雲肩盛裝了。

雲肩,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係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於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天人合一”空靈恢巨集的民族服飾文化典範。

工藝魅力

雲肩裁剪布局講究層次豐富,片與片之間有大小漸變、長短穿插、色彩變幻;裝飾刺繡手法有片繡、珠繡、盤金、串珠、平針與打籽繡等多種技巧。

紋飾寓意

雲肩的圖案構成,完全是運用藝術符號及其數字所組成,圖案雖有護身符作用,但不同於道教驅鬼召神的“符”,更不是調兵遣將的“虎符”遺風;每件雲肩都各自有一個主題,都離不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層彩繡釘銀四季春如意式大雲肩

▲雙層彩繡柳葉式垂珠大雲肩(清)

▲雙層彩繡萬代綿延瓜形式大雲肩(清)

▲四方如意結線式鏤空大雲肩(清)

▲單肩無領彩繪八吉祥釘銀大雲肩(民國)

▲多層彩繡四季春如意式大雲肩

“四方雲肩”體現四方如意,事事順心(“四”與“事”諧音);“八方雲肩”反映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八個節慶的平安祥和,方方面面均使著裝人置於天際地氣之間。

“四合如意式”的雲肩自元代就正式列為官服制度,男女均可使用,它由四面“如意形”的條狀雲頭前後對合而成,象徵天下四方祥和如意;“四方柳葉式”的雲肩造型有八條、十六條、十八條等數量不等的柳葉形作放射狀構成,象徵春色滿園,生命長青。

▲雲肩細節

▲雲肩細節

▲雲肩細節

雲肩之美

雲肩,內涵多義,像詩、像雲、像彩虹...色彩豐富有情調,滿足人們視覺上享受和美的愉悅,似雲霞爛漫,繁花似錦!

訂閱2019年中國博物館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